化学鲁教版九上2.2.2 氢气燃烧 随堂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鲁教版九上2.2.2 氢气燃烧 随堂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25 15: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
【随堂练习】
知识点一、水的合成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某氢原子只由1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当它失去电子后,不可能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
D.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化合反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
2.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下列变化?
(1)水蒸汽凝结成水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成水
3.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氢气的储存和运输 B.获得氢气的成本
C.制备氢气的原料 D.氢气燃烧的热值不高
4.能源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有着重要的意义。乙醇汽油这种新能源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氢气也是一种新能源,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5.氢气是一种没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的气体,___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
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___________的气体,所以命名为氢气。氢气具有___________性,在空气(或氧气)
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火焰,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
壁有___________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
前,一定要___________。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然后
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发出尖锐的___________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知识点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用双氧水制氧气 B.用氧气炼钢、炼铁
C.用氢气作高能燃料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氮气做食品保护气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3.家里用的不锈钢(主要成分为金属铁)汤勺,常在手柄的上端加一木柄或塑料柄。这说明铁具有的物理
性质是( )
A.铁是电的良导体 B.铁的密度大
C.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 D.铁是热的良导体
4.阅读下列文字,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水通常为无色、无臭的液体;②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③在加热条件下,水可以变成水蒸气;④在通电条件下,水能分解;⑤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1)以上叙述中,属于水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叙述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叙述中,属于水的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
5.把金属钠用小刀轻轻地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钠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
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金属钠具有的性质:
(1)物理性质:硬度 ,密度 ,熔点 ,颜色 ;
(2)化学性质: 。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水的合成
1.【答案】A
考点:氢气的燃烧
2.【答案】(1)水蒸汽凝结成水只是分子间距离发生了改变,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成水有新的分子产生了,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中微观粒子的变化情况进行解释;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
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解成原子,原子又会结合成新的分子。
(1)水蒸汽的温度降低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从而由气体变成了液体。
(2)氢气燃烧时,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大量的水分子聚集成水。
考点:氢气的燃烧
3.【答案】A B
【解析】
试题分析:氢气燃烧生成的是水,无污染,是最清洁的能源。但由于氢气的制取和储存还存在问题,故没
有大规模使用。
考点:氢气的燃烧
4.【答案】(1)混合物;(2)生成物不污染环境,热值高,原料丰富等
考点:氢气的燃烧
5.【答案】颜色 气味 难 轻 小 可燃 热量 淡蓝色 水珠 验纯 爆鸣声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和氢气的验纯的方法,结合题干中的情境,
进行分析填空。
考点:氢气的燃烧
知识点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答案】D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错误;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属于物理性质,正确;C.氮气做食品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属于化学性质,错误;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属于化学性质,错误,故选B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3.【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
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
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家用的不锈钢(铁的合金)汤勺,常在手柄上端加一木柄或
塑料柄。说明铁是热的良导体,这是铁的物理性质。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4.【答案】(1)①③ (2)④ (3)②⑤(此题每空2分,错选、多选不给分,少选给1分)
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5.【答案】(1)小 小 低 银白色 (2)钠与水能剧烈反应
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