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孤独之旅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理解积累一些词语,体会标题含义。
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题。
过程方法: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所起的作用。
品味体会小说语言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特色。
情感态度:让学生试着体会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感悟人物成长历程,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生学会长大、学会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体会成长。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问题引导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视听结合中创设情境)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并配以导入语:同学们,正如歌词所唱“人生路上
难免曾经跌倒,要勇敢的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孤独之旅》,认识主人公杜小康,了解他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
整体感知,概括旅程
1、走近作者
【曹文轩】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代表作:《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葵花》。
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2、字词积累
狗吠 胆怯 掺杂 给予 肥硕
旧茬儿 嬉闹 稠密 戳破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朦朦胧胧】模模糊糊,不清楚。也可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3、结合阅读提示,快速浏览全文,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技巧:找出主要的人物和主要的事件,然后用“人+事件”的格式进行概括。
(三)对话小康,体会孤独
以杜小康在放鸭旅程所说的四句话为线索梳理出本文的故事情节,同时体会到杜小康在各个阶段不同的心理活动,感受他的成长之路。
1、第一句话:“我不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1)快速浏览助读资料1,了解家道中落前杜小康家的厚实程度。
(2)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一个( )的杜小康?
明确:任性、不懂事。
2、第二句话:“我要回家-----”
(1)“我要回家……”和前一句话相比少了哪些内容?
(2)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在此之前,杜小康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一个( )的杜小康?
明确:有些任性,内心孤独。
3、第三句话:“还是分头去找吧。”
(1)这句话是杜小康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杜小康是如何做的?
(3)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一个( )的杜小康?
明确:不怕风雨,战胜孤独——坚强、成熟有责任心。
4、第四句话:“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1)阳光总在风雨后,经受考验的杜小康父子二人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鸭子长成了真正的鸭,请找出对长大的鸭的描写,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一个( )的杜小康?
明确:激动、喜悦——长大了
5、初到芦荡时的杜小康还吵着要回家,而此时,他却能像一个男子汉一样勇敢担当责任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看看杜小康有什么样的变化。
(屏显展示几组对比的句子,老师和学生合作读,交流体会)
教师小结:短短的四句话,让我们鲜明的感受到了一个男孩杜小康的成长,所以我们可以说,放鸭之旅,孤独之旅就是成长之旅。大家能结合他的经历说说,怎样才算是真正的长大吗?
明确:独立、担当责任、能为父母分忧等。
(四)品味孤独 感悟主题
家道中落,年幼的杜小康在放鸭之旅中饱尝了物质生活的贫乏单调和精神生活的孤独痛苦之后,用稚嫩的双肩帮父亲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假如你是杜小康,回望旅程,你觉得杜小康会怎样看待在芦荡中放鸭的这段经历呢?(屏显曹文轩的名言以及《草房子》中桑桑眼中的杜小康,与同学们分享“孤独中成长”的感悟。)
明确:感谢磨难,感谢孤独
(五)教师小结
孤独,是杜小康在被命运抛弃后所直面的第一道难题,后来,也正是孤独,使他重新诞生了。而我们的人生之路,同样漫长而艰辛,走在成长路上的你是否想过,如果有一天,命运也把你抛出了原来的生活轨道,你做好了在绝境中重新诞生的准备了吗?
这些思考留给大家。
(六)、布置作业
在曹文轩的笔下,成长的孩子有杜小康,还有秃鹤、纸月、细马、桑桑,课外读一读《草房子》,了解油麻地其他孩子的成长故事。
六、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曹文轩
不懂事 孤独
有些任性
坚强成熟
长大了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