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一、借助资料袋,理解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开始四年级第一单元的语文学习。唐朝诗人王维曾有诗云: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意思是说江水流长,山色迷朦,诗句赞美了江河山川的雄奇壮丽。在这个单元我们将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习作是学着向别人推荐一个好地方。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一课,板书(1.观潮),跟着老师一起读课题;一观潮师:课题中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潮”就是指观看钱塘江大潮。农历
八月十八日,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所以这天看到的潮水又称为钱塘江秋潮。课后的资料袋向我们做了相关介绍,请你自己读读文字,看看图示,然后来交流一下从中了解了什么?
学生:(看资料袋)
师:谁来交流?
生:读了资料袋里的内容,我知道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更为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钱塘江的入海口杭州湾就像一个喇叭,潮水会受到挤压而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在海宁市的盐官镇横卧在人们眼前的便是这宽阔的钱塘江。再看图,江面越往东越宽,最宽的东面有一百千米,最窄的盐官镇只
有三千米,这一段的江面感觉就像一个喇叭口,涨潮时,潮水会由湾口从东往西涌入,想象一下,这将会是怎样的一帆情景?
生:潮水涌过来时会特别急,波涛汹涌澎湃。
师:难怪,课文开门见山写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
师:这里也有一个“观”字,他的意思和题目中的“观”的意思一样吗?请你借助下面注释想一想。
(学生思考)
生:我认为这两个“观”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天下奇观的“观”应该是适合第二个解释条,景象或样子,“天下”指世界,“奇”是奇特。“天下奇观”就是指世界上奇特的景象。
师:说的对,天下奇观就是指世界上奇特又罕见的景象。刚才,我们借助工具书上的解释条理解了天下奇观的意思,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字词学习
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几个多音字你会读了吗?谁来读一读。出示:薄雾、闷雷、号叫
师:这位同学把多音字的字音都读正确了,薄雾的薄表示少的意思,闷雷的闷读第四声,指声音低沉的雷,它还有一个读音念闷(一声),第一声可以组成词语胸闷,号这个字表示拖长声音,大声叫唤得时候读号(二声),现在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这几个多音字。
2.师:现在我们来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标注自然段号,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听读)
师:课文的自然段号标注好了,谁来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生:我先来交流。我在第二自然段里找到,“这一天早上”,第三自然段里找到“午后一点左右”,所以我认为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师:老师要表扬你读书很细致,能够抓住二,三自然段中表示时间的短语进行推断。请大家再整体的读读课文,想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老师,我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到“江潮还没有来”,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到“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又在第五自然段找到“霎时,潮头奔腾西去”。读了这几句话我知道了课文先写了潮来前,外写潮来时,最后写潮去后。
3.学习潮来前的部分
师:说的很有道理,你关注到了每个自然段中的关键信息,发现了课文的写作顺序。这篇课文就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板书)的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想在潮来前,作者一行人看到了什么?(学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
师:谁先来交流?
生1:我来交流。作者一行人看到的景象是江面很平静,笼罩着一层薄雾,屹立在江边的有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
生2:我有补充。作者他们还看到海塘大堤上观潮的人,很多,真是人山人海。师:这些景物组成了潮来前的画面,请你再读读课文,说说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再读第2段)
师:谁来交流
生1:读了第2自然段,我脑海中浮现的是钱塘江风平浪静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宽阔的江面,烟雾缭绕,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切都是那样宁静而美丽。
生2:我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是此时的钱塘江泛着微波,刚下过雨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远处的小山也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切是那样的静谧。
师:潮来前被薄雾笼罩着的钱塘江风平浪静,这样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谁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生3: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若隐若现。
师:读的很好,还有谁来交流?
生4:我眼前出现的是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的景象,大家翘首以盼,都在等待大潮来临的那一刻,人群中还有个小孩子骑在爸爸的肩上,不停的问爸爸潮水什么时候来呀。
师:是呀,连小朋友的心情都是那样的迫切呢。
生5:我有补充,我关注到“我们随着观赏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它让我的脑海中出现了在这一天,江边的亭子里观潮台上肯定也是人头济济,摩肩接踵的景象,人们都在等待大潮的来临,这样的画面令我印象深刻。
师:虽然大潮还未来临,可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人们对一年一度才能有幸观看到的天下奇观是多么期盼呀。(板书:期盼)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因而潮水最大,也正因此,农历八月十八是观潮最佳的日子。
师:刚才,我们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受到了大潮来临之前的风平浪静。(板书:风平浪静)
师:人们等着盼着,对即将到来的大潮充满着期待。
师:下节课我们将跟着作者的文字去观赏这一天下奇观。这篇课文我们一共要写18个生字,这节课老师重点指导大家写好“滚”和 “贯”这两个字
师:滚,要注意它的笔顺
师:下面要注意老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贯”,写得时候注意贯的第一笔,竖折,竖略带斜势,第四笔长横稍长一些,贝字底最后一笔点可以稍长一些。
师:今天的作业是,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各两遍2.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第一题和第二题。
第二课时
一、学习潮来时部分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还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到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海塘大堤上的人们正急切的期盼着大潮的来临,终于,大潮如约而至,请你读一读3、4两个自然段,说说潮来时江面上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你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师:谁来交流一下?
生:我找到江潮带来这些变化,先是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然后江面上出现了一条白线,白线逐渐拉长,遍布,横贯江面,等到白线靠近,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再近些,就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时候的潮水发出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师:这位同学找到了描写江潮的句子,讲清了江潮的变化,那作者是怎么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呢?
生:我找到了“远处”、“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这些词句,作者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把江潮来时的变化写清楚的。
师,这位同学很会发现,作者就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把潮来时江潮的变化写清楚的,那和潮来前宁静的江面相比,此时的江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看看文中的气泡图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气泡图给我的提示是除了由远及近的顺序,第三和第四自然段还是按照样子和声音两个方面把江潮来时的变化写清楚的。
师:所以,请大家再来读一读第三四自然段中描写江潮变化的内容,能不能区分下潮来时潮水的样子和声音的分别有什么变化。(板书:样子 声音)生:潮水的样子是随我们的距离从远到近而变化的,从作者对它的比喻中就可以发现最初把潮水比做一条白线,近些,比做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越来越近,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我能感受到那种迎面而来的震撼人心的气势。师:你发现了潮来时样子的变化,还感受到大潮的气势。
生:我发现潮来时声音的变化也是由远及近,越来越响的,原来听着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响声越来越大,浪潮越来越近时,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如同山崩地裂的响声是怎样的呢?
生:山崩地裂就是指山岳倒塌,地面开裂,形容声音非常响亮。
小
师:那一定是震耳欲聋的。
师:再读读这些描写江潮变化的语句吧,把他们变成你脑海中的画面,和同学交流。
(学生阅读课文34段)
师:我们先来听听这位同学的发言。
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因为这时我们还没有看到大潮,但已经能听到潮来时的声音了,我曾经听到过打雷,那声音非常响,让人心惊肉跳,而大潮还没有到就已经有这么大的响声了,不由得让人紧张起来。
生2:老师,我想闷雷声和一般的打雷声是不一样的吧。
师:这位同学读的仔细,听的认真,让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闷雷的响声吧。(播放闷雷声)
生:原来这就是闷雷声,作者把钱塘江大潮从远处到来时的声音比作了闷雷,他们滚动而来,我可以想象钱塘江大潮气势宏大的场景。
师,是呀,作者抓住江潮声音让我们初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一定会有令人震撼的场景。这时候,观潮人的情绪也有了变化,谁发现了?
生:课文中写道“顿时人声鼎沸”课前我查了字典,“鼎”是指锅,人声鼎沸就是指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了一样,形容人声吵杂喧闹。
师:潮来前,人们是充满期盼的等着,随着远处隆隆的响声传来,人群怎么就一下子吵杂喧闹起来了?
生1:因为大潮就要来了,天下奇观即将出现,人们开始激动了。
生2:因为从早上等到午后,终于就要见到大潮了,大家的情绪兴奋起来。
师:对啊,期待已久的景象即将出现,人们会兴奋起来激动起来(板书:兴奋 激动)气势雄伟的大潮也确实不负所望啊,让我们继续交流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吧!生:我想象着白浪在我眼前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两丈多高的水墙那有多高呀?
师:是呀,两丈多高大约有六七米高,相当于两层楼,形象的说明了江潮浪潮之高,范围之宽,多么壮观啊。让我们继续来交流。
生1:有一幅画面在我脑海中出现,我站在观潮的人海中,啊,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情不自禁的往后倒退几步,真怕一个巨浪把我卷走。
生2:我也想像了这个画面,请大家看书上的这幅插图,“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江潮犹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飞奔而来,这场面真像一场大战来临,气势恢弘。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三四自然段作者把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写的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请你再读一读这两段话,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这宏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学生读三四段)
师,读着作者的文字,我们的脑海中可以浮现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钱塘江大潮真是天下奇观。那在现场观潮的人群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1:钱塘江大潮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生2:大潮气势磅礴,但也把我看得心惊胆寒了。
师: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了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的变化,生动的向我们描绘了这一奇观。现在,你能否借助这些句子尝试背诵第三到第四自然段呢?生:(看提示背诵三四段)
师:这浩浩荡荡的江潮向我们飞奔而来,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惊心动魄之余,也让我们惊叹钱塘江大潮的气势磅礴(板书:气势磅礴)
师:霎时,潮头奔腾西去,潮去后,江面上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请你再来读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和同学交流。
师:谁来交流
生1:我脑海里依旧是大浪涛天的画面,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生2:我脑海里是一个由动到静的画面,先是江面上还在风号浪吼,然后慢慢地恢复了平静,但堤下的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师: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你们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潮去后那余波依旧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板书:恢复平静)
师:这时候入们可能还在回味之前大潮汹涌湃的景象,大家应该还会赞叹(板书:赞叹……)赞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正如课文开头所写,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其实,古人很早就开始观赏钱塘江大潮,还写下了许多诗篇,课后练习部分刘禹锡所写的《浪淘沙》就是其中的一首,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课后,请你读一读这首诗,从课文中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恢弘气势。这节课就上到这,作业是(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