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石壕吏
杜甫
1.重点字音 石壕吏 [ 唐 ] 杜甫
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lì)夜捉人。老翁(wēng)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多音字
咽[yān]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亦称“咽头”) :~喉。
咽[yàn]
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道里去 :~唾沫。狼吞虎~。细嚼慢~。
咽[yè]
阻塞,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哽~。呜~。
2.题解
《石壕吏》
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吏——小官,文中指差役。
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故事中的人物。
3.作者简介
4.背景简介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bì)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
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5.段解
<1>暮投石壕(háo)村,有吏(lì)夜捉人。老翁(wēng)逾(yú)墙走,老妇出门看。
暮:傍晚
投:投宿
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逾: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5.段解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啼:哭啼。
苦:凄苦。
1、2段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跑,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
5.段解
<3>听妇前致词:三男邺(yè)城戍(shù)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去。致,对……说。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戍:防守,这里指服役。
附书至:书,书信。至,回来。捎信回来。
新:刚刚。
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长已矣: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永远完了。
室中:家中
更无人:更,再。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哺乳期的孙子
<3>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ù)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未:还没有。
去:离开
完裙:完整的衣服。
老妪:老妇人。
衰:弱。
请从吏夜归:请,请求。从,跟从,跟随。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犹得:还能够。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3段译文
我听到老妇上前(对差役)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5.段解
<4>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è)。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夜久:夜深了。
绝:断绝;停止。
如:好像,仿佛。
闻:听。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明:天亮之后。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独:唯独、只有。
4段译文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同那个老翁告别。
6.一词多义
一
吏呼一何怒:与“何”连用,多么。
一男附书至:数词,一个。
7.古今异义
走
古义:跑 老翁逾墙走
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致词
古义:对……说话 听妇致前词
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哀悼之类的词语。
裙
古义:泛指衣服 出入无完裙
今义:裙子
去
古义:离开 有孙母未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请
古义:请让我 请从吏夜归
今义: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石壕吏 [ 唐 ]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交代了投宿的时间地点,描绘了兵荒马乱的社会现状。提供了典型环境。
官吏抓人已经不是第一回了
“吏”和“妇”的表现形成强烈对比,两个“一何”加重了感情,有力渲染出
官吏的蛮横气势,并且为下文老妇人的诉说制造出被悲凉的气氛。
壮丁确实已经被抓尽
战场形势危急
劳动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老妇人哭诉,官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
儿媳妇的痛苦,诗人的关切,彻夜未眠。
9.人物形象分析
老妇人——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应征,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差役——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10.主旨
《石壕吏》写诗人暮宿石壕村,听闻了老妇人一家儿子参战,老弱妇孺在家艰难度日的遭遇,目睹了差役强行征兵,连老妇都不放过的情景,反应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