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全国甲卷(文)3年(2021-2023)真题分类汇编-解答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数学全国甲卷(文)3年(2021-2023)真题分类汇编-解答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25 12:0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数学全国甲卷(文)3年(2021-2023)真题分类汇编-解答题
一、解答题
1.(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文)真题)记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
(1)求;
(2)若,求面积.
2.(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文)真题)如图,在三棱柱中,平面.

(1)证明:平面平面;
(2)设,求四棱锥的高.
3.(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文)真题)一项试验旨在研究臭氧效应,试验方案如下:选40只小白鼠,随机地将其中20只分配到试验组,另外20只分配到对照组,试验组的小白鼠饲养在高浓度臭氧环境,对照组的小白鼠饲养在正常环境,一段时间后统计每只小白鼠体重的增加量(单位:g).试验结果如下:
对照组的小白鼠体重的增加量从小到大排序为
15.2 18.8 20.2 21.3 22.5 23.2 25.8 26.5 27.5 30.1
32.6 34.3 34.8 35.6 35.6 35.8 36.2 37.3 40.5 43.2
试验组的小白鼠体重的增加量从小到大排序为
7.8 9.2 11.4 12.4 13.2 15.5 16.5 18.0 18.8 19.2
19.8 20.2 21.6 22.8 23.6 23.9 25.1 28.2 32.3 36.5
(1)计算试验组的样本平均数;
(2)(ⅰ)求40只小白鼠体重的增加量的中位数m,再分别统计两样本中小于m与不小于m的数据的个数,完成如下列联表
对照组
试验组
(ⅱ)根据(i)中的列联表,能否有95%的把握认为小白鼠在高浓度臭氧环境中与在正常环境中体重的增加量有差异?
附:,
0.100 0.050 0.010
2.706 3.841 6.635
4.(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文)真题)已知函数.
(1)当时,讨论的单调性;
(2)若,求的取值范围.
5.(测试使用,请勿下载(全国甲卷理数))已知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且.
(1)求;
(2)设F为C的焦点,M,N为C上两点,,求面积的最小值.
6.(测试使用,请勿下载(全国甲卷理数))已知点,直线(t为参数),为的倾斜角,l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
(1)求;
(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l的极坐标方程.
7.(测试使用,请勿下载(全国甲卷理数))设,函数.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曲线与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2,求.
8.(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文)试题)甲、乙两城之间的长途客车均由A和B两家公司运营,为了解这两家公司长途客车的运行情况,随机调查了甲、乙两城之间的500个班次,得到下面列联表:
准点班次数 未准点班次数
A 240 20
B 210 30
(1)根据上表,分别估计这两家公司甲、乙两城之间的长途客车准点的概率;
(2)能否有90%的把握认为甲、乙两城之间的长途客车是否准点与客车所属公司有关?
附:,
0.100 0.050 0.010
2.706 3.841 6.635
9.(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理)试题)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
(1)证明:是等差数列;
(2)若成等比数列,求的最小值.
10.(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文)试题)小明同学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了一个封闭的包装盒,包装盒如图所示:底面是边长为8(单位:)的正方形,均为正三角形,且它们所在的平面都与平面垂直.
(1)证明:平面;
(2)求该包装盒的容积(不计包装盒材料的厚度).
11.(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文)试题)已知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也是曲线的切线.
(1)若,求a;
(2)求a的取值范围.
12.(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理)试题)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点,过F的直线交C于M,N两点.当直线MD垂直于x轴时,.
(1)求C的方程;
(2)设直线与C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A,B,记直线的倾斜角分别为.当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AB的方程.
13.(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理)试题)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曲线的参数方程为(s为参数).
(1)写出的普通方程;
(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求与交点的直角坐标,及与交点的直角坐标.
14.(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理)试题)已知a,b,c均为正数,且,证明:
(1);
(2)若,则.
15.(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理)试题)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产品,产品按质量分为一级品和二级品,为了比较两台机床产品的质量,分别用两台机床各生产了200件产品,产品的质量情况统计如下表:
一级品 二级品 合计
甲机床 150 50 200
乙机床 120 80 200
合计 270 130 400
(1)甲机床、乙机床生产的产品中一级品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2)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甲机床的产品质量与乙机床的产品质量有差异
附:
0.050 0.010 0.001
k 3.841 6.635 10.828
16.(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文)试题)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且数列是等差数列,证明:是等差数列.
17.(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文)试题)已知直三棱柱中,侧面为正方形,,E,F分别为和的中点,.
(1)求三棱锥的体积;
(2)已知D为棱上的点,证明:.
18.(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文)试题)设函数,其中.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的图象与轴没有公共点,求a的取值范围.
19.(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理)试题)抛物线C的顶点为坐标原点O.焦点在x轴上,直线l:交C于P,Q两点,且.已知点,且与l相切.
(1)求C,的方程;
(2)设是C上的三个点,直线,均与相切.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0.(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理)试题)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
(1)将C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设点A的直角坐标为,M为C上的动点,点P满足,写出Р的轨迹的参数方程,并判断C与是否有公共点.
21.(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数学(理)试题)已知函数.
(1)画出和的图像;
(2)若,求a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1)
(2)
【分析】(1)根据余弦定理即可解出;
(2)由(1)可知,只需求出即可得到三角形面积,对等式恒等变换,即可解出.
【详解】(1)因为,所以,解得:.
(2)由正弦定理可得

变形可得:,即,
而,所以,又,所以,
故的面积为.
2.(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由平面得,又因为,可证平面,从而证得平面平面;
(2) 过点作,可证四棱锥的高为,由三角形全等可证,从而证得为中点,设,由勾股定理可求出,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
【详解】(1)证明: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
又因为,即,
平面,,
所以平面,
又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2)如图,

过点作,垂足为.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所以四棱锥的高为.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
又因为,为公共边,
所以与全等,所以.
设,则,
所以为中点,,
又因为,所以,
即,解得,
所以,
所以四棱锥的高为.
3.(1)
(2)(i);列联表见解析,(ii)能
【分析】(1)直接根据均值定义求解;
(2)(i)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得,从而求得列联表;
(ii)利用独立性检验的卡方计算进行检验,即可得解.
【详解】(1)试验组样本平均数为:
(2)(i)依题意,可知这40只小鼠体重的中位数是将两组数据合在一起,从小到大排后第20位与第21位数据的平均数,
由原数据可得第11位数据为,后续依次为,
故第20位为,第21位数据为,
所以,
故列联表为:
合计
对照组 6 14 20
试验组 14 6 20
合计 20 20 40
(ii)由(i)可得,,
所以能有的把握认为小白鼠在高浓度臭氧环境中与在正常环境中体重的增加量有差异.
4.(1)在上单调递减
(2)
【分析】(1)代入后,再对求导,同时利用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化简,再利用换元法判断得其分子与分母的正负情况,从而得解;
(2)法一:构造函数,从而得到,注意到,从而得到,进而得到,再分类讨论与两种情况即可得解;
法二:先化简并判断得恒成立,再分类讨论,与三种情况,利用零点存在定理与隐零点的知识判断得时不满足题意,从而得解.
【详解】(1)因为,所以,


令,由于,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在上恒成立,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2)法一:
构建,
则,
若,且,
则,解得,
当时,因为,
又,所以,,则,
所以,满足题意;
当时,由于,显然,
所以,满足题意;
综上所述:若,等价于,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法二:
因为,
因为,所以,,
故在上恒成立,
所以当时,,满足题意;
当时,由于,显然,
所以,满足题意;
当时,因为,
令,则,
注意到,
若,,则在上单调递增,
注意到,所以,即,不满足题意;
若,,则,
所以在上最靠近处必存在零点,使得,
此时在上有,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则在上有,即,不满足题意;
综上:.
【点睛】关键点睛:本题方法二第2小问讨论这种情况的关键是,注意到,从而分类讨论在上的正负情况,得到总存在靠近处的一个区间,使得,从而推得存在,由此得解.
5.(1)
(2)
【分析】(1)利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联立直线和抛物线方程求出弦长即可得出;
(2)设直线:,利用,找到的关系,以及的面积表达式,再结合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其最小值.
【详解】(1)设,
由可得,,所以,
所以,
即,因为,解得:.
(2)因为,显然直线的斜率不可能为零,
设直线:,,
由可得,,所以,,

因为,所以,
即,
亦即,
将代入得,
,,
所以,且,解得或.
设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所以,

所以的面积,
而或,所以,
当时,的面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找到的关系,一是为了减元,二是通过相互的制约关系找到各自的范围,为得到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提供定义域支持,从而求出面积的最小值.
6.(1)
(2)
【分析】(1)根据的几何意义即可解出;
(2)求出直线的普通方程,再根据直角坐标和极坐标互化公式即可解出.
【详解】(1)因为与轴,轴正半轴交于两点,所以,
令,,令,,
所以,所以,
即,解得,
因为,所以.
(2)由(1)可知,直线的斜率为,且过点,
所以直线的普通方程为:,即,
由可得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7.(1)
(2)2
【分析】(1)分和讨论即可;
(2)写出分段函数,画出草图,表达面积解方程即可.
【详解】(1)若,则,
即,解得,即,
若,则,
解得,即,
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
(2).
画出的草图,则与轴围成,
的高为,所以,
所以,解得.
8.(1)A,B两家公司长途客车准点的概率分别为,
(2)有
【分析】(1)根据表格中数据以及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求得结果;
(2)根据表格中数据及公式计算,再利用临界值表比较即可得结论.
【详解】(1)根据表中数据,A共有班次260次,准点班次有240次,
设A家公司长途客车准点事件为M,
则;
B共有班次240次,准点班次有210次,
设B家公司长途客车准点事件为N,
则.
A家公司长途客车准点的概率为;
B家公司长途客车准点的概率为.
(2)列联表
准点班次数 未准点班次数 合计
A 240 20 260
B 210 30 240
合计 450 50 500
=,
根据临界值表可知,有的把握认为甲、乙两城之间的长途客车是否准点与客车所属公司有关.
9.(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依题意可得,根据,作差即可得到,从而得证;
(2)法一:由(1)及等比中项的性质求出,即可得到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计算可得.
【详解】(1)因为,即①,
当时,②,
①②得,,
即,
即,所以,且,
所以是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方法一]:二次函数的性质
由(1)可得,,,
又,,成等比数列,所以,
即,解得,
所以,所以,
所以,当或时,.
[方法二]:【最优解】邻项变号法
由(1)可得,,,
又,,成等比数列,所以,
即,解得,
所以,即有.
则当或时,.
【整体点评】(2)法一: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的最小值,适用于可以求出的表达式;
法二:根据邻项变号法求最值,计算量小,是该题的最优解.
10.(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分别取的中点,连接,由平面知识可知,,依题从而可证平面,平面,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即可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于是,最后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出;
(2)再分别取中点,由(1)知,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体积加上四棱锥体积的倍,即可解出.
【详解】(1)如图所示:
分别取的中点,连接,因为为全等的正三角形,所以,,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同理可得平面,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而,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2)[方法一]:分割法一
如图所示:
分别取中点,由(1)知,且,同理有,,,,由平面知识可知,,,,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体积加上四棱锥体积的倍.
因为,,点到平面的距离即为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

[方法二]:分割法二
如图所示:
连接AC,BD,交于O,连接OE,OF,OG,OH.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四棱锥O-EFGH的体积加上三棱锥A-OEH的倍,再加上三棱锥E-OAB的四倍.容易求得,OE=OF=OG=OH=8,取EH的中点P,连接AP,OP.则EH垂直平面APO.由图可知,三角形APO,四棱锥O-EFGH与三棱锥E-OAB的高均为EM的长.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
11.(1)3
(2)
【分析】(1)先由上的切点求出切线方程,设出上的切点坐标,由斜率求出切点坐标,再由函数值求出即可;
(2)设出上的切点坐标,分别由和及切点表示出切线方程,由切线重合表示出,构造函数,求导求出函数值域,即可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1)由题意知,,,,则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设该切线与切于点,,则,解得,则,解得;
(2),则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整理得,
设该切线与切于点,,则,则切线方程为,整理得,
则,整理得,
令,则,令,解得或,
令,解得或,则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1
0 0 0
则的值域为,故的取值范围为.
12.(1);
(2).
【分析】(1)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即可得解;
(2)法一:设点的坐标及直线,由韦达定理及斜率公式可得,再由差角的正切公式及基本不等式可得,设直线,结合韦达定理可解.
【详解】(1)抛物线的准线为,当与x轴垂直时,点M的横坐标为p,
此时,所以,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
(2)[方法一]:【最优解】直线方程横截式
设,直线,
由可得,,
由斜率公式可得,,
直线,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
,所以,同理可得,
所以
又因为直线MN、AB的倾斜角分别为,所以,
若要使最大,则,设,则,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最大时,,设直线,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
,所以,
所以直线.
[方法二]:直线方程点斜式
由题可知,直线MN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
由 得:,,同理,.
直线MD:,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同理,.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所以,同理可得,
由斜率公式可得:
(下同方法一)若要使最大,则,
设,则,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最大时,,设直线,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所以,所以直线.
[方法三]:三点共线
设,
设,若 P、M、N三点共线,由
所以,化简得,
反之,若,可得MN过定点
因此,由M、N、F三点共线,得,
由M、D、A三点共线,得,
由N、D、B三点共线,得,
则,AB过定点(4,0)
(下同方法一)若要使最大,则,
设,则,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最大时,,所以直线.
【整体点评】(2)法一:利用直线方程横截式,简化了联立方程的运算,通过寻找直线的斜率关系,由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直线AB的斜率,再根据韦达定理求出直线方程,是该题的最优解,也是通性通法;
法二:常规设直线方程点斜式,解题过程同解法一;
法三:通过设点由三点共线寻找纵坐标关系,快速找到直线过定点,省去联立过程,也不失为一种简化运算的好方法.
13.(1);
(2)的交点坐标为,,的交点坐标为,.
【分析】(1)消去,即可得到的普通方程;
(2)将曲线的方程化成普通方程,联立求解即解出.
【详解】(1)因为,,所以,即的普通方程为.
(2)因为,所以,即的普通方程为,
由,即的普通方程为.
联立,解得:或,即交点坐标为,;
联立,解得:或,即交点坐标为,.
14.(1)见解析
(2)见解析
【分析】(1)方法一:根据,利用柯西不等式即可得证;
(2)由(1)结合已知可得,即可得到,再根据权方和不等式即可得证.
【详解】(1)[方法一]:【最优解】柯西不等式
由柯西不等式有,
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
[方法二]:基本不等式
由,,, ,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
(2)证明:因为,,,,由(1)得,
即,所以,
由权方和不等式知,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所以.
【点睛】(1)方法一:利用柯西不等式证明,简洁高效,是该题的最优解;
方法二:对于柯西不等式不作为必须掌握内容的地区同学,采用基本不等式累加,也是不错的方法.
15.(1)75%;60%;
(2)能.
【分析】根据给出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甲机床生产的产品中的一级品的频率为,
乙机床生产的产品中的一级品的频率为.
(2),
故能有99%的把握认为甲机床的产品与乙机床的产品质量有差异.
16.证明见解析.
【分析】先根据求出数列的公差,进一步写出的通项,从而求出的通项公式,最终得证.
【详解】∵数列是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
∴,
∴当时,
当时,,满足,
∴的通项公式为,

∴是等差数列.
【点睛】在利用求通项公式时一定要讨论的特殊情况.
17.(1);(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先证明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体积公式可得三棱锥的体积;
(2)将所给的几何体进行补形,从而把线线垂直的问题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然后再由线面垂直可得题中的结论.
【详解】(1)由于,,所以,
又AB⊥BB1,,故平面,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2)由(1)的结论可将几何体补形为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如图所示,取棱的中点,连结,
正方形中,为中点,则,
又,
故平面,而平面,
从而.
【点睛】求三棱锥的体积时要注意三棱锥的每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例如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一个侧面作为底面,另一条侧棱作为高来求体积.对于空间中垂直关系(线线、线面、面面)的证明经常进行等价转化.
18.(1)的减区间为,增区间为;(2).
【分析】(1)求出函数的导数,讨论其符号后可得函数的单调性.
(2)根据及(1)的单调性性可得,从而可求a的取值范围.
【详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
又,
因为,故,
当时,;当时,;
所以的减区间为,增区间为.
(2)因为且的图与轴没有公共点,
所以的图象在轴的上方,
由(1)中函数的单调性可得,
故即.
【点睛】方法点睛: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往往可转化为函数的最值的符号来讨论,也可以参变分离后转化不含参数的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中注意等价转化.
19.(1)抛物线,方程为;(2)相切,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已知抛物线与相交,可得出抛物线开口向右,设出标准方程,再利用对称性设出坐标,由,即可求出;由圆与直线相切,求出半径,即可得出结论;
(2)方法一:先考虑斜率不存在,根据对称性,即可得出结论;若斜率存在,由三点在抛物线上,将直线斜率分别用纵坐标表示,再由与圆相切,得出与的关系,最后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依题意设抛物线,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与相切,所以半径为,
所以的方程为;
(2)[方法一]:设
若斜率不存在,则方程为或,
若方程为,根据对称性不妨设,
则过与圆相切的另一条直线方程为,
此时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即不存在,不合题意;
若方程为,根据对称性不妨设
则过与圆相切的直线为,
又,
,此时直线关于轴对称,
所以直线与圆相切;
若直线斜率均存在,
则,
所以直线方程为,
整理得,
同理直线的方程为,
直线的方程为,
与圆相切,
整理得,
与圆相切,同理
所以为方程的两根,

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直线与圆相切;
综上若直线与圆相切,则直线与圆相切.
[方法二]【最优解】:设.
当时,同解法1.
当时,直线的方程为,即.
由直线与相切得,化简得,
同理,由直线与相切得.
因为方程同时经过点,所以的直线方程为,点M到直线距离为.
所以直线与相切.
综上所述,若直线与相切,则直线与相切.
【整体点评】第二问关键点:过抛物线上的两点直线斜率只需用其纵坐标(或横坐标)表示,将问题转化为只与纵坐标(或横坐标)有关;法一是要充分利用的对称性,抽象出与关系,把的关系转化为用表示,法二是利用相切等条件得到的直线方程为,利用点到直线距离进行证明,方法二更为简单,开拓学生思路
20.(1);(2)P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C与没有公共点.
【分析】(1)将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化为,将代入可得;
(2)方法一:设,设,根据向量关系即可求得P的轨迹的参数方程,求出两圆圆心距,和半径之差比较可得.
【详解】(1)由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可得,
将代入可得,即,
即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
[方法一]【最优解】
设,设


则,即,
故P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曲线C的圆心为,半径为,曲线的圆心为,半径为2,
则圆心距为,,两圆内含,
故曲线C与没有公共点.
[方法二]:
设点的直角坐标为,,,因为,
所以,,,
由,
即,
解得,
所以,,代入的方程得,
化简得点的轨迹方程是,表示圆心为,,半径为2的圆;
化为参数方程是,为参数;
计算,
所以圆与圆内含,没有公共点.
【整体点评】本题第二问考查利用相关点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问题,
方法一:利用参数方程的方法,设出的参数坐标,再利用向量关系解出求解点的参数坐标,得到参数方程.
方法二:利用代数方法,设出点的坐标,再利用向量关系将的坐标用点的坐标表示,代入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得到点的轨迹方程,最后化为参数方程.
21.(1)图像见解析;(2)
【分析】(1)分段去绝对值即可画出图像;
(2)根据函数图像数形结和可得需将向左平移可满足同角,求得过时的值可求.
【详解】(1)可得,画出图像如下:
,画出函数图像如下:
(2),
如图,在同一个坐标系里画出图像,
是平移了个单位得到,
则要使,需将向左平移,即,
当过时,,解得或(舍去),
则数形结合可得需至少将向左平移个单位,.
【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函数图像数形结合求解.
试卷第1页,共3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