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七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15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七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15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06 20:56:25

文档简介

第15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明朝中叶以后,外国贡使制度逐渐衰落的原因不包括()
A 对外国贡使的回赐 B对贡使附载商货的超值收购
C明中后期国力的逐渐衰退 D外国贡使制度手续繁琐
2、你认为下列事件能体现我国对外友好交往传统的是()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3、明朝郑和实现远航的最重要条件应是()
A郑和的冒险精神 B皇帝的大力支持
C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D随行人员的密切配合
4、在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市有这样的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颂的解除任务和事迹是()
A玄奘西行天竺 B鉴真东渡日本 C马可`波罗来华 D郑和下西洋
明朝崇祯皇帝时,在______ 主持下,聘任的国传教士汤若望等按地理经纬度概念,重新制定历法 ()
A 宋应星 B 徐光启 C利玛窦 D 郑成
6、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往 B使明朝活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7、下列关于外国传教士来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是在明末清初
B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是最早来到中国的传教士之一
C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也将一些西方科学传入中国
D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制定了《大清时宪历》
二、材料分析题
[宣德六年(1431)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请回答:
(1)“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某人”的历史地位和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
第15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右图是当代史学研究者对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的评价。你认为材料中所提到的这一“主轴”的起点应该是( )
A.西汉的洛阳 B.西汉的长安
C.西汉的成都 D.西汉的河西走廊
2、2010年5月l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清朝设伊犁将军
3、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 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鉴真东渡日本 D.马可·波罗来华
4、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的古代重要商路,对开通此商路功劳最大的是( )
A.毕升 B.张骞 C.蔡伦 D.郑和
5、据报道,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一位扬州唐代高僧的座像将再次回乡省亲,他就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 )
A.鉴真 B.玄奘 C.空海 D.圆仁
6、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7、9年级(17)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8、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
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9、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年多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
A.红海沿岸 B.英吉利海峡 C.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沿岸
10、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明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二.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郑和远航还将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货物销往各国,载回了东南亚地区的香料、染料、药物及大量皇室贵族享用的珍珠、玛瑙、宝石、象牙等奢侈品。
回答:
1.材料中的“郑和远航”指什么事件? 开始于哪一年?(4分)
2.材料说明了“郑和远航”有哪些影响?(2分)
3“郑和远航”最远到达哪儿?(4分)
第15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选择题
1、“海上生明月,扬帆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点是( )
A 广州港 B 泉州港 C 南京港 D 刘家港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是( )
A 榜葛剌 B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 古里 D 满剌加
3、从1405—1433年,明朝郑和奉朝廷之命率船队出海远航先后一共有几次( )
A 一次 B 五次 C 三次 D 七次
4、郑和下西洋、外国传教士来华等历史事件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封建君主专制,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D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5、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也起了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作用。其中有一传教士帮徐光启等按“地球”和地理经纬度概念,重新制定历法,是我国的天文学体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是( )
A 马可波罗 B 汤若望 C 汤显祖 D 阿倍仲麻吕
6、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李约瑟的论证:明初,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他这样评价的历史依据是( )
A 郑和率船队下西洋 B 戚继光率戚家军扫平倭寇
C 郑成功率船队收复台湾 D 明朝 的海军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7、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③限制了明朝对外交流和发展 ④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8、明朝年间,有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其中在传教的同时还把西方文化传人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是( )
A 利玛窦 B 汤若望 C 徐光启 D 布鲁诺
9、郑和7下西洋,并没有像哥伦布等航海家一样,为世界历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可是,他也取得了若干实质性的成果( )
①郑和远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开辟了广泛而又稳定的航线。
②郑和远航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建立起经常而又友好的联系,推动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相互了解。
③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物资交流同时也推动了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
④郑和远航向亚非各国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亚非各国的文明进步。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10、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 )
A 郑和 B 郑成功 C 戚继光 D 鉴真
11、中国人民对外交往源远流长,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 地区的经济交流。( )
A 亚非 B 美洲 C 东亚 D 欧洲
12、外国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开始于( )
A 明朝万历年间 B 明朝永乐年间 C 明朝嘉靖年间 D 清朝康熙年间
13、制定《大清时宪历》的汤若望是( )
A 德国传教士 B 法国传教士 C 美国传教士 D 英国传教士
14、明朝中叶后,外国贡使制度逐渐衰落下去的原因有( )
①国势衰败 ②传教士来华的影响 ③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 ④清军入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第15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的条件是﹙ ﹚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与最远到达的地点分别是﹙ ﹚  
福州 印度半岛 B、刘家港 印度洋上的波斯湾  
C、福州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B、促进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繁荣 D、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4、郑和下西洋、外国传教士来华等历史事件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 封建君主专制,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 D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5、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也起了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作用。其中有一传教士帮徐光启等按“地球”和地理经纬度概念,重新制定历法,是我国的天文学体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是 ( )
A 马可波罗 B 汤若望 C 汤显祖 D 阿倍仲麻吕
6、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李约瑟的论证:明初,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他这样评价的历史依据是 ( )
A 郑和率船队下西洋 B 戚继光率戚家军扫平倭寇
C 郑成功率船队收复台湾 D 明朝的海军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7、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正确的是 ( )
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③限制了明朝对外交流和发展 ④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8、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 ( )
A 郑和 B 郑成功 C 戚继光 D 鉴真
9、中国人民对外交往源远流长,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 )地区的经济交流。 ( )
A 亚非 B 美洲 C 东亚 D 欧洲
10、明朝中叶后,外国贡使制度逐渐衰落下去的原因有 ( )
①国势衰败 ②传教士来华的影响 ③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 ④清军入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二、简答题
1、郑和下西洋远航成功的原因?
2、外国贡使制度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
3、外国传教士来华的时间、目的、带来的影响、著名的传教士。
课件3张PPT。汤若望利玛窦传教士与《大清的宪历》 利玛窦是意大利的传教士。1601年,他到北京,向万历皇帝进贡《坤舆万国全图》及自鸣钟等,得到召见,并获准在北京居住传教。在与明朝士大夫接触过程中,他介绍了当时西方的一些天文、地理、数学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与徐光启合议《几何原本》,并将四书译为西文,寄回本国。 钦天监,中国古代国家天文台,承担观察天象、颁布历法的重任。钦天监,相当于国家天文台台长。由于历法关系农时,加上古人相信天象改变和人事变更直接对应,钦天监正的地位十分重要。???? 汤若望是明清之际著名传教士。他是德国人,受耶酥会的派遣到中国传教。清初,他负责管理钦天监,制定《大清时宪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