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学校教师教学资料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8~99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培养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扇形统计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你对它了解了多少?
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我国居民平均月膳食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就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你还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点击出现相关内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发现,生活中有时用扇形统计图,有时用条形统计图,还有用到折线统计图的情况。那么人们在选择统计图时,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3.揭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类统计图特点的复习,唤醒学生对已有知识基础的回忆,为接下来统计图的选择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98页例2第(1)组数据。
课件出示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仔细观察,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如果让你用统计图表示这一组数据,你觉得可以用哪一种统计图?
学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竖轴表示什么?怎样确定竖轴上的数据每一格表示多少?(课件演示绘制过程)
教师:还可以用其他统计图吗?
学生: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如果学生没有说到条形统计图,教师课件展示。)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条形统计图能不能把统计表中的信息完整地表示出来呢?
学生:可以把每年的树木总量表示出来;还可以通过条形的起伏看出大致的变化趋势。
引导比较:这张统计表中的信息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你觉得用哪一种更合适,为什么?可以同桌讨论。 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对来说,这里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一些。
【设计意图】通过对第(1)组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明确如何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特点来制作统计图,不局限于选择某一种统计图,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最后通过观察比较,选择更为合适的统计图种类。
2.学习教材第98页例2第(2)(3)组数据。
我们还对绿荫小学的树木进行了其他方面的统计,请看下方表格(课件出示统计表)。
请仔细阅读统计表信息,它们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试着在练习纸上画一画。
比一比:你认为哪种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达统计表中的信息?
交流反馈:
第(2)张表格: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也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课件演示)。
比较:都能表示出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但扇形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各种树木的数量和树木总量之间的关系。是的,当需要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时,选择扇形统计图更合适。
第(3)张表格:给出了各种树木的数量,只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为什么不用其他的统计图?
各种树种处于平等、独立的地位,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是不合适的。
因为缺乏相应的百分比数据,所以也无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3.课堂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内容可以包括: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在描述各种数据的时候可以用哪些统计图?其中哪些更有优势?用哪些统计统计图又是不合理的?
【设计意图】例题反映了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统计图。第(2)张表格可以用不同的统计图,第(3)表格只能用一种统计图,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能更适当、清晰反映数据,通过让学生在自主分析数据以及制作、选择、比较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的理解。
巩固练习
1.教材第99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在林业科学里,通常根据乔木生长期的长短将乔木分成不同的类型。下面是我国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构成情况。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描述?哪种更直观?
(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统计图(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完成,也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完成)。
引导比较:用扇形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考考你:选择最合适的统计图。
(1)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清晰地反映世界人口从1957—2014年的变化情况,你认为选择哪种统计图最合适?
(2)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反映2014年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你认为选择哪种统计图最合适?
(3)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反映2014年各大洲人口的具体情况,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3.教材第103页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利用练习让学生在选择统计图的多样化选取和优化选择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对三种统计图产生整体的认识。
四、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现在你知道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图了吗?
作业设计
一、填空。
1. 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
2. 要统计淘气家一年饮食、水电、服装、文化教育等各项支出分别是多少元,可以用( )统计图;要统计他家一年中各月份的支出变化情况,可以用( )统计图;要统计他家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可以用( )统计图。
3. 育才小学学生书屋共有3600册图书,各类图书情况统计如下图。
(1)其他类图书占图书总数的( )%。
(2)( )类图书最多,占图书总数的( )%;
( )类图书最少,占图书总数的( )%;文艺类图书有( )册。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扇形统计图可分为单式扇形统计图和复式扇形统计图。 ( )
2. 把每班做好事的件数制成条形统计图较合适。 ( )
3. 扇形统计图能明显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 )
4.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同整体之间的关系。 ( )
三、选择。
1. 五(2)班四个小组比赛谁收集的废品多,可选用( )统计图。
A.折线 B.条形 C.扇形
2. 下图是某工厂职工的文化程度扇形统计图。在该工厂职工中,( )
文化程度的职工人数相等。
A.大学和中专 B.大学和高中 C.中专和初中
3. 果园工人选用( )来表示梨、苹果、桔子的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比。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四、看图回答问题。
1.下图是希望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竞赛获奖人数情况统计图。
(1)获三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百分之分?
(2)已知获三等奖的人数是36人,那么这次比赛一共有多少人获奖?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 )统计图。
2. 要统计淘气家一年饮食、水电、服装、文化教育等各项支出分别是多少元,可以用( 条形 )统计图;要统计他家一年中各月份的支出变化情况,可以用( 折线 )统计图;要统计他家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可以用( 扇形 )统计图。
3. 育才小学学生书屋共有3600册图书,各类图书情况统计如下图。
(1)其他类图书占图书总数的( 10 )%。
(2)( 社会科学 )类图书最多,占图书总数的( 45 )%;
(其他)类图书最少,占图书总数的( 10 )%;文艺类图书有( 648 )册。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扇形统计图可分为单式扇形统计图和复式扇形统计图。 ( × )
2. 把每班做好事的件数制成条形统计图较合适。 ( √ )
3. 扇形统计图能明显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 × )
4.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同整体之间的关系。 ( × )
三、选择。
1. 五(2)班四个小组比赛谁收集的废品多,可选用( B )统计图。
A.折线 B.条形 C.扇形
2. 下图是某工厂职工的文化程度扇形统计图。在该工厂职工中,( C )文化程度的职工人数相等。
A.大学和中专 B.大学和高中 C.中专和初中
3. 果园工人选用( C )来表示梨、苹果、桔子的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比。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四、看图回答问题。
1.下图是希望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竞赛获奖人数情况统计图。
(1)获三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百分之分?
1-15%-25%=60%
答:获三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60%。
(2)已知获三等奖的人数是36人,那么这次比赛一共有多少人获奖?
36÷60%=60(人)
答:这次比赛一共有60人获奖。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