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鹭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白鹭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5 12:2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白鹭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
美丽的荷塘边,一群鹭鸶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载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多么美的画面的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白鹭的优美。
白 鹭
读唐诗,猜谜语:
白鹭
雪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杜牧
打一动物:
导入新课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
作者简介
词语表
精巧 配合 身段 适宜 白鹤
生硬 寻常 忘却 流线型 镜匣
清晨 孤独 安稳 悠然 黄昏
恩惠 形象化 美中不足
近义词
精巧—精妙 适宜—合适
生硬—生涩 寻常—平常
嗜好—爱好 清澄—清澈
反义词
精巧—粗糙 生硬—柔和
寻常—特殊 忘却—牢记
悠然—忙碌 清澄—浑浊
读课文,边读边想:
1.画出描写白鹭独特的美的句子。
2.说说你对白鹭的整体印象。
想一想
外形(颜色、身段)
生活习性(觅食、栖息)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白鹭的?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白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如何评价?
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要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那雪白的/蓑毛,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那铁色的/长喙,
那青色的/脚,
增之一分/则嫌长,
减之一分/则嫌短,
素之一忽/则嫌白,
黛之一忽/则嫌黑。
朗读指导:注意通过语气、重音、停顿读出白鹭的美。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看着这美丽的白鹭。那画中的颜色、身段,美丽的外形让郭沫若先生着迷,犹如一首精巧的小诗,让人回味。
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你能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吗?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拟人
水田钓鱼图
比喻,将清水田比作玻璃框、镜匣,描写了白鹭捕鱼的情景,和谐自然。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清晨望哨图
作者捕捉到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的嗜好,揭示了白鹭的悠然,而作者喜爱的也正是这样的白鹭。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恩惠”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情景的喜爱。
黄昏低飞图
清明;清澈。
白鹭飞行图
为什么说“白鹭的低飞”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
因为“白鹭的低飞”为平淡的乡居生活带来了一种 “清澄”的美,带来了生命力,所以说是一种“恩惠”。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又有什么不同?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对上文描写的一个总结,既突出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又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
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处两句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这两个段落,表明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总结全文
呼应开头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感情?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清田独钓、清晨望哨、黄昏低飞画面的描述,赞美白鹭美在无声,美在自然,美在含蓄,美在骨子里,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板书设计
白鹭
总写:
分写:
总写: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赞美白鹭
首尾呼应
当堂测评
一、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
2.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
3.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它却很悠然。( )
适合
平常
悠闲
当堂测评
二、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B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了白鹭的精致,体现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解析:比喻是将一物比作另一物,拟人是将一物比作人。这里将“白鹭”比作“精巧的诗”,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