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上册备课资源包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七年级上册备课资源包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1-06 21:30:54

文档简介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选择题1、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叶方法是( )A、缓慢地切下 B、迅速地一次切割C、迅速地来回拉切 D、缓慢地来回切拉2、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根毛、导管C、根毛、气孔、导管 D、表皮、叶脉、气孔3、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入装有70℃温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的背面冒出的气泡比正面多,这说明( )A、叶片背面的组织细胞排列疏松 B、叶片正面有角质层,背面没有C、叶片背面的气孔多于正面 D、叶片背面的叶脉多于正面4、陆生植物的气孔多分布下表皮,其重大意义是( )A、可加快水分的蒸腾 B、可减少水分的散失C、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D、利于氧气逸出叶片5、使叶片呈现绿色的结构主要是( )A、上表皮 B、下表皮 C、叶肉 D、叶脉6、正在结西瓜的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7、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8、在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空气潮湿、凉爽宜人,这是由于植物进行( )的结果。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输导作用
9、阔叶树在秋天落叶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使树木( )
A、减少水分吸收 B、减少蒸腾作用
C、减少呼吸作用 D、减少无机盐的吸收
10、大面积植树造林的意义是( )
A、保持水土,防止流失 B、降低本地区空气温度
C、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 D、以上都正确
11、植物体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主要经过四步:①根吸收水分 ②通过气孔散发到空气中③通过导管输送到叶④水分化为水蒸气。其正确的顺序应该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二、非选择题
12、___________是植物___________的“门户”,同时也是___________的“窗口”。它是由一对___________形的___________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开闭是受___________控制的。
13、蒸腾作用是受___________的调节,想一想,一天中气孔的开和闭有什么规律?
14、“植物蒸腾作用会散失99%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
么?
15、绿色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16、叶的主要部分是 ;17、气孔的作用是 ;18、表皮细胞区别于保卫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C 6、B 7、A 8、C 9、B 10、D 11、B
12、气孔,蒸腾失水,气体交换。半月形,保卫细胞,保卫细胞的控制。
13、气孔。白天气孔开放,晚上气孔缩小或者关闭。
14、不是,可提高大气湿度。
15、叶,
16、叶肉,
17、蒸腾失水和气体交换,
18、保卫细胞有叶绿体而表皮细胞没有。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选择题1、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杆的生长发育2、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3、滨州市新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树的大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阻止新陈代谢 B、降低蒸腾作用 C、阻止呼吸作用 D、阻止光合作用4、右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关系时绘制的曲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速率与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c点表示a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B、图中a到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C、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D、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5、植物主要靠根从土壤中吸收水,下列各项中与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无关的是 ( )
A、根尖的成熟区      B、根、茎、叶内的导管C、根、茎、叶内的筛管     D、叶片表皮的气孔6、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 ,增加降水  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7、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有机物的动力分别是 ( )A、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呼吸作用8、取甲、乙两盆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菜苗,不浇水等菜苗萎蔫时,向甲盆泥土内浇足水,向乙盆的菜叶上喷水,但不浇湿土壤。将两盆放在阳光下,预计1—2小时后你看到( )的现象。 ( )A、甲、乙两盆采叶都萎蔫 B、甲、乙两盆采叶都不萎蔫 C、甲盆菜叶萎蔫,乙盆菜叶不萎蔫 D、甲盆菜叶不萎蔫,乙盆菜叶萎蔫 二、非选择题1、为了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取叶片数量和形状大小相同的三株幼小的菊花,分别插入三个相同的量筒中,量筒中加入同样多的清水,在水面上滴加几滴植物油,使油膜覆盖水面,量筒口用棉花团封闭,将三套装置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环境 (①光照、潮湿 ②光照、干燥 ③黑暗、干燥)条件下,测出相同时间内量筒中的失水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的分析,可以根据 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 (2)如要研究光照因素对植物蒸腾量的影响,应采用 (选填数字①、②、③)环境条件下的两套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对照组是 ,此实验属于 (选填“定性实验”或“定量实验”)。
(3)在水面上滴加几滴植物油是为了 。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角度,对这句诗进行分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B 4、D 5、C 6、B 7、B 8、D二、非选择题1、(1)量筒中的失水量 (2)②、③ (3)防止试管内水分的蒸发2、 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水分的蒸发,使水蒸气到空中,在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的形式落在地面上,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吸收,剩余的水汇集入江河,由此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汇集流入海洋,海洋中的水不会倒流入河,回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又会蒸发,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的形式从天上来到陆地。从生物圈的水循环角度来看,陆地上的水可以汇入海洋,海洋中的水也可再返回陆地。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植物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A、自身构成B、呼吸作用C、光和作用D、蒸腾作用2、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茎 B、叶 C、根 D、花3、植物体能把根部吸收的水分不断地运输到顶端,其动力主要是来自( )A、根的吸收作用 B、茎的疏导作用C、叶的蒸腾作用 D、叶的光和作用
4、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与此相关的主要生理因素是( )A、水 B、阳光 C、土壤 D、温度
5、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一般植物叶片上表皮的气孔总比下表皮的少,这是因为( )A、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氧的散失 B、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C、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加速水的散失 D、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6、移栽植物时,常常要去掉部分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 )A、降低光合作用 B、降低蒸腾作用 C、减少呼吸作用 D、方便人们栽种
7、阔叶树在秋天落叶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使树木( )A、减少水分吸收 B、减少蒸腾作用 C、减少呼吸作用 D、减少无机盐的吸收8、大面积植树造林的意义是( )A、保持水土,防止流失 B、降低本地区空气温度C、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 D、以上都正确9、植物体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主要经过四步:①根吸收水分 ②通过气孔散发到空气中③通过导管输送到叶④水分化为水蒸气。其正确的顺序应该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10、双子叶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它的茎内具有( )A、形成层 B、伸长区C、木质部 D、韧皮部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植物的根系又将地下水吸收并运送至叶,其中97%-98%的水分又散失到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雨量。⑴上述材料说明了植物对自然界的重要意义是: 。⑵植物将吸收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主要是通过什么生理活动实现的? 。⑶植物吸收的水分有97%-98%散失到大气中 ,这是不是对水分的浪费?试分析说明理由: 。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选择题:1、热带雨林降水丰富,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生长作用2、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 ( )A、叶片 B、树皮 C、花瓣 D、根尖3、植物生活离不开水,其原因不包括 ( )A、环境中水越多植物生长的越好 B、干种子必须吸足水才能萌发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 D、土壤中的无机盐必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4、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A、水和无机盐 B、有机物
C、维生素 D、适宜的温度5、“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 ( )A、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B、山上植物多要修水库C、治山要治水 D、根的特性6、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 )7、植物吸收的水分可以用来干什么? ( )①作为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②作为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参与有机物的合成③参与蒸腾作用,使植物免遭阳光灼伤④溶解并运输无机盐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④8、下列有关植物含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晒干的种子中不含水B、幼嫩的叶中含水量比衰老的叶中含水量多C、植物细胞中的水都贮存在液泡里D、瓜果果肉的含水量约为50%二、非选择题:1、下面左图是一棵生长在水渠边的果树,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根是否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利用这一实验装置完成探究。?(1)根据左图,你提出的假设是:                   。(2)右图中A、B两支试管底部有细小的裂缝。如果试管中有水,会有水从裂缝中渗出。①你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②你预测会有怎样的实验结果?如果没有预期的结果,你认为很可能是什么原因? ,③你对此实验还有什么改进意见? 。2、一株玉米从幼苗出土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消耗200 Kg以上的水,这些水的用途如表所示。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1 872 g?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250 g
?蒸腾消耗的水
?202 106 g
?生产期总用水量(用于上述3项)
?204 228 g
(1)请你计算一下,植物吸收到体内的水分,只有???  %左右真正用于各项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      %左右的水都被蒸腾掉了。(2)请你据此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D 3、D 4、A 5、C 6、C 7、A? 8、B?二、非选择题1、(1)植物的根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2)①每天向B试管中加适量的水,确保B试管周围的土壤保持湿润。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植物A、B两侧的根的生长情况。②预测:靠近B试管一侧的根明显比A侧的根生长快。如果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试管底的裂缝太大,水漏得太多、太快,导致A、B两侧的土壤都很潮湿;或者是试管底的裂缝太小,水漏得太慢、太少,导致A、B两侧的土壤都很干燥。③略2、(1)199(2)提示:①蒸腾消耗的水占99%左右,这是不是一种巨大的浪费?②植物体内的哪些生理过程需要水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