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上科学自主学习单( 23 )
第二章 第5节 物质的转化(2)
【学习目标】
1、认知领域:金属单质与其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2、技能领域:能利用物质转化的规律寻找制取物质的途径。
3、情感领域: 通过学习,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我自学】
1.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及方程式
2.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方程式
3.以硫为例,如何将非金属转化为它的氧化物,酸,写出反应方程式:
【我展示】
4.根据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图,完成以下试题。
(1)书写右测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a→ CaO→Ca(OH)2 → CaCO3
; ; 。
(2)请书写右侧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u→CuO→CuSO4→Cu(OH)2→CuO
; ;
; 。
5. 取少量铁粉放在白纸上,观察到铁粉 ( http: / / www.21cnjy.com )呈_____色。取少量淡黄色的硫粉与铁粉混合,用磁铁接近混合物,你看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 。将混合物放进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有什么现象:___________ 。生成物外观如何?_____________。磁铁能否吸引生成物?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已经知道钠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其实很多金属都能在氯气中燃烧,请写出铁、铜分别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7. 在蒸发皿中放1小块生石灰,加水搅拌,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反应类型。其实可溶性碱对应的金属氧化物都能与水发生反应,请写出氧化钠、氧化钾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我检测】
8. 许多物质都能与水发生反应,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与水反应制取的是 ( )
A、H2SO4 B、NaOH C、H2CO3 D、Fe(OH)3
9.下列式子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CuO→Cu(OH)2 B: BaCl2→Ba(NO3)2
C: Cu(OH)2→CuCl2 D: Fe→FeCl3
10. 能用金属与稀盐酸直接反应制取的盐是
A、CuCl2 B、AgCl C、MgCl2 D、FeCl3
11.符合下列转化关系的物质是( )
甲 乙 丙 丁 甲
A、Cu B、CuO C、Fe2O3 D、Mg
【我拓展】
12请写出右图中的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参考答案:
【我自学】:略
【我展示】:略
+盐酸
+硝酸银溶液盐酸
+铁
+氧气浙教版九上科学自主学习单(24)
第二章 第5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3)
【学习目标】
1、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2、举例说明氧化还原反应。
【我自学】
1. 写出下列各组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u→CuO ;Fe→FeS ;
K2O→KOH ;BaO→Ba(OH)2 ;
Fe(OH) 3→FeCl3 ;Fe(OH) 3→Fe2O3 。2.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形式有______态和________态两种。单质中元素的存在形式叫 态;化合物中元素的存在形式叫 态。纯水中的氧元素以______态存在,液氧中的氧元素以_______态存在。
【我展示】
3.金属冶炼原理是将金属从 态变成 态。具体方法有
⑴还原法:如 CuO+ (填一种还原剂)======Cu +
⑵置换法:如 CuSO4 + = Cu +
4. 碳、一氧化碳等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高温下反应,都能夺取金属氧化 物的 元素,得到游离态的金属。
请分别写出碳与氧化铜及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和 的反应。
5.左图实验的现象是: 。
6.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有很多注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项。如组装的装置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其作用是 。通入氢气的导管应伸到试管的底部,这样有利于 。
加热试管前,先通一会儿H2再加热,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操作能防止 。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结束后,要先停止加热再继续通H2直到试管冷却,这样操作是为了防止 。
【我检测】
7. 氢气、木炭、一氧化碳分别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后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B.反应的实验装置完全相同
C.反应后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D.反应类型均属于置换反应
8. 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氧化铜先变成亮红色,后又变黑色。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通入的氢气量不足 B.加热温度不够高
C.撤火过早 D.没有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
9.某同学设计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
CO还原CuO的实验。是回答:
⑴实验开始时,是先给CuO加热,还是先
通入CO? 。
⑵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该实验装置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是 。
【我拓展】
10. 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成CO2和H2O。如果氧气不充分,乙醇燃烧后可能还有CO生成。现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CO2和H2O。
→
无水硫酸铜
石灰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石灰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能证明燃烧产物中有水的现象是 ;能证明燃烧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
⑵实验时,可以观察到装置B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石灰水无变化。
B装置的作用是 ;
C装置的作用是 ;
D装置的作用是 。
参考答案:
4. 碳、一氧化碳等还原剂与金属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物在高温下反应,都能夺取金属氧化 物的 氧 元素,得到游离态的金属。
请分别写出碳与氧化铜及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CuO=== Cu+CO2↑ ; CO+CuO===Cu+CO2 。
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碳 和 氧化铜 的反应。
5.左图实验的现象是: 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
6.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多注意事项。如组装的装置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其作用是 防止产生的水滴倒流回试管底部 。通入氢气的导管应伸到试管的底部,这样有利于 排尽试管内空气 。
加热试管前,先通一会儿H2再加热,这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操作能防止 氢气不纯爆炸 。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黑色粉末变红,试管口有水珠 ,反应方程式为 CuO+H2===Cu+H2O 。反应结束后,要先停止加热再继续通H2直到试管冷却,这样操作是为了防止 灼热的铜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
【我检测】
7、C 8、D
9.⑴先通入CO
⑵红色物质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⑶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我拓展】
10. ⑴无水硫酸铜变蓝; E中黑色物质变红
⑵实验时,可以观察到装置B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石灰水无变化。
B装置的作用是 证明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2 ;
C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CO2 ;
D装置的作用是 证明CO2已被吸收完 。
△或高温
左图
乙醇燃烧产物物
氧化铜
A B C D E F
△
△
左图
△浙教版九上科学自主学习单(25)
第二章 第5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4)
【学习目标】
1、认知领域: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掌握物质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2、技能领域:能利用物质转化的规律寻找制取物质的途径。
3、情感领域:通过学习,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我自学】
1.在H2 + CuO === Cu + H2O这一反应中,夺取氧的反应物是 ;我们把能夺取氧的反应物叫做 剂。失去氧的反应物是 ;我们把能失去氧的反应物叫做 剂。上述反应中 (填H2或 CuO)发生失去氧的反应; 发生夺取氧的反应。我们把失去氧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夺得氧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那么上述的反应中CuO发生 反应,H2发生 反应。
2.写出理论上制取盐的9种方法。
如:① 酸+碱=====盐+水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我展示】
3.将一只生鸡蛋放到盛有稀盐酸的容器中,观察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2分钟后,将生鸡蛋从酸中取出,用水冲洗干净,蛋壳表面__________________。
将鸡蛋继续放到稀盐酸中,10分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取出,用水冲洗干净,蛋壳又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__ __ ____。解释上述变化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完成下列表中鉴别各组物质的过程和方法(缺少的空填完整)
被鉴物质 所用试剂 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H2SO4与HNO3 硝酸钡 产生白色沉淀的是H2SO4
CaO与CaCO3 水
Fe2O3粉与Cu粉
Na2SO4与MgSO4
【我检测】
5.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如下反应来焊接钢轨间的缝隙:2Al+Fe2O3===Al2O3+2Fe(反应条件:高温),其中还原剂是( )
A.铁 B.氧化铝 C.氧化铁 D.铝
6.下列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
A.KNO3和NaCl B.NaOH和FeCl3
C.HCl和NaOH D.Na2CO3和H2SO4
7.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加入酸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u→CuSO4 B. MgO→MgCl2
C.CaCO3→CO2 D.BaCl2→BaSO4
【我拓展】
8.石灰岩地区常常出现各种大小溶洞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溶洞的原因是: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CO2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出现溶洞的反应方程式为 。
溶有碳酸氢钙的地下水在温度升高是又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成不溶性的碳酸钙、水和CO2,洞顶上不溶性的碳酸钙不断向下堆积逐渐形成了钟乳石,请写出形成钟乳石的分析方程式:
。
9. 2005年5月22日,中国登山测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圆满完成珠峰高度最新测量工作。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是氢化钙(CaH2)固体,用它和水反应生成H2供燃烧之需(CaH2+2H2O=Ca(OH)2+2H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aH2中钙元素为+2价,氢元素化合价为 ;
②现有84克氢化钙固体能源与足量水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
参考答案:
⑨ 金属+非金属===盐 。
【我展示】略
【我检测】
5、D 6、A 7、A
【我拓展】
8.石灰岩地区常常出现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大小溶洞。出现溶洞的原因是: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CO2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出现溶洞的反应方程式为 CaCO3+H2O+CO2==Ca(HCO3)2
溶有碳酸氢钙的地下水在温度升高是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解成不溶性的碳酸钙、水和CO2,洞顶上不溶性的碳酸钙不断向下堆积逐渐形成了钟乳石,请写出形成钟乳石的分析方程式: Ca(HCO3)2 === CaCO3+H2O+CO2↑ 。
9. 2005年5月22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中国登山测量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圆满完成珠峰高度最新测量工作。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是氢化钙(CaH2)固体,用它和水反应生成H2供燃烧之需(CaH2+2H2O=Ca(OH)2+2H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aH2中钙元素为+2价,氢元素化合价为 -1 ;
②现有84克氢化钙固体能源与足量水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8克
△浙教版九上科学自主学习单(26)
第二章 第5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5)
【学习目标】
进一步了解酸、碱、盐和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相互间的关系
能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进行物质的鉴别
进一步体验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我自学】
1. 物质相互间不反应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比如:H+与CO32-、OH-不能共存,OH- 与NH4+、H+、Fe3+、Cu2+不能共存,Ag+与Cl-、OH-不能共存,Ba2+与CO32-、SO42-不能共存。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FeCl3 、Na2SO4 、HCl B.NaOH 、NaCl 、HNO3
C.MgSO4 、NaNO3、KOH D.Na2CO3 、KNO3 、HCl
2.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aCl2 HCl NaNO3 B.KOH HCl (NH4)2SO4
C.K2CO3 Ba (NO3)2 NaOH D.FeCl3 NaCl KNO3
3.鉴别NaOH溶液,水和稀硫酸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加入Na2CO3溶液B. 加入BaCl2溶液C.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D. 加入酚酞试液
4.用一种试剂可以把盐酸、NaOH溶液、石灰水鉴别出来的是( )
A. 石蕊试液 B. 碳酸钾溶液 C. CO2 D. 硝酸银溶液
5.能将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一次性鉴别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C.将气体分别通过赤热的铜网 D.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我展示】
6.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加入适量稀硫酸就能除去的是( )
A. NaCl(Na2CO3) B. Fe(Cu) C. Na2CO3(CaCO3) D. HCl(BaCl2)
7.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入O2 点燃
B NaOH固体 Na2CO3固体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C KNO3溶液 KOH溶液 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过滤
D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8.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aO固体(CaCO3)——加入稀盐酸B.CaCl2溶液(HCl)——加入碳酸钠
C.K2CO3固体(KCl)——加水溶解,过滤D.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9.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aCl2→Ca B.O2 →H2O C.H2SO4→HCl D.NaCl→NaNO3
【我检测】
10. 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NO3-、K+、H+ B、Na+、Cl-、OH-、Al3+
C、Cl-、NO3-、K+、Na+ D、Ag+、Cl-、CO32-、K+
11.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H2SO4 Ba(OH)2 HNO3 B.H2SO4 NaNO3 Na2SO4
C.H2SO4 NaNO3 FeSO4 D.CaCl2 Na2SO4 BaCl2
12. 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气体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MnO2粉末 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KCl溶液 CaCl2 加入适量碳酸钠,充分反应后过滤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aO固体(CaCO3)——加入稀盐酸B.CaCl2溶液(HCl)——加入碳酸钠
C.K2CO3固体(KCl)——加水溶解,过滤D.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14. 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既可实现右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
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
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
A.HCl NaOH BaCl2 Na2SO4
B.HCl Ba(OH)2 Na2SO4 BaCl2
C.H2SO4 Ba(OH)2 Na2SO4 BaCl2
D.H2SO4 NaOH BaCl2 Na2SO4
15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我拓展】
三、扩展延伸
16. 如右图所示,在一只倒扣的大烧杯中,正放两只小烧杯。其中A杯内盛放了某种浓溶液,B杯中盛有少量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的水。请问:
(1)假如B杯内石蕊试液变为红色,A杯内可能盛放的浓溶液
是 (2)假如B杯内石蕊试液变为蓝色,A杯内可能盛放的浓溶液是
17.我市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一次调查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利群化工厂排放的废水。
目测结果:样品略呈蓝色,无悬浮颗粒,透明。
实验过程: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盐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沉淀物里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将所得滤液分为两份,一份滤液里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在沉淀物里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向另一份滤液里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只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结果:废水里含有的大量阴离子是 ,肯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浙教版九上科学自主学习单(22)
第二章 第5节 物质的转化(1)
【学习目标】
1、认知领域:能通过学习非金属单质与其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及
2、技能领域:能利用物质转化的规律寻找制取物质的途径。
3、情感领域: 通过学习,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我自学】
1.写出碳,磷,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及现象
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 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 的火焰,同时会产生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该气体通入事先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此现象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展示】
3.根据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图,完成以下试题。
(1)书写右测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CO2 → H2CO3 → Na2CO3
; ; 。
(2)请书写右侧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O2→CaCO3→CO2→Na2CO3
; ; 。
4. 煤中含有杂质硫等,燃烧后的产物污染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一般将其通过烧碱溶液吸收而除去。请书写出有S元素参与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空气中含有的非金属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天然降水一般呈酸性是因为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检测】
6.除去CO气体中的少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可以将此气体通入___________溶液,其除去CO2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转化下,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
A. C→CO B. CO2→H2CO3 C. SO2→H2SO4 D.HCl→MgCl2
8.下列操作中能使溶液的pH减小的是( )
①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硫;②在水中加入生石灰;
③在稀硫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④向水中不断的吹气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9. 有关专家提出了“以废治废”的治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思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冶炼钢铁时,为减少煤中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所造成的污染,一般是在煤燃烧时添加生石灰或石灰石进行固硫(主要是利用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根据这一原理,有人将造纸厂回收的碱白泥(主要成分:CaCO3和NaOH)掺进煤中进行固硫。用碱白泥固硫时,下列所写的化学反应可能发生的是( )
①S+O2=SO2(反应条件:点燃) ②CaCO3==CaO+CO2↑(反应条件:高温)
③CaCO3+2NaOH==Na2CO3+Ca(OH)2 ④SO2+CaO==CaSO3(反应条件:高温)
⑤SO2+2NaOH==Na2SO3+H2O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我拓展】
10.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分别通人C02气体.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甲组同学认为C02能与石灰水反应,但不能与烧碱 溶液反应。而乙组同学认为C02也能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
(1)为证明自己的现点,乙组同学叉设计并做
了以下实验:
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02气体。写出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并从甲图
中选出正确的制取装置 __ 。(填“A”
或“B”) 甲图 乙图
②收集一烧瓶C02气体.注入烧碱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后立即塞上带有导管和气球的橡皮塞(如乙图所示),振荡后观察刊瓶内气球膨大。由此乙组同学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2)甲组同学提出反驳:因为CO2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溶于水,所以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即用 __ 代替烧碱溶液进行实验,如果观察到气球膨大程度 __ (填“增大”或“减小”),才能最终证明乙组的观点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