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搭石教案(共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5搭石教案(共2个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5 12:3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集中注意力,眼睛快速移动,不停顿,不回读,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的阅读策略。
2.学会借助回忆印象深刻的画面,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能借助关键词句,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体会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4.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和特写画面刻画人物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掌握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停下来,不回读,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的阅读策略,同时能借助关键词句,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体会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教学准备】
PPT,快速阅读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展示单元导语,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单元导读页。生默读单元导语页两秒,然后交流获得的信息。
2.信息提取反馈。
举例:
①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教师相机带学生一起梳理学习过的阅读策略:三年级预测策略、四年级提问策略,同时告诉学生五年级要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六年级学习有目的的阅读策略,强调第二单元要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③“沙漏里漏书”的图画启示我们:快速阅读就如流沙。(快,不回头)
④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二、趣味挑战,激发兴趣。
(一)学习要求齐清楚。看课文前面的导语,了解学习要求。
出示学习任务一:(读完完成学习单任务一)
1.默读。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时集中注意力,争取不回读。
2.记录。紧抓速度要计时,在学习单上记录阅读时间。
3.思考。什么是搭石?
(二)完成题目自检测。判断下列说法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
(1)搭石是人工建造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铺成的。( )
(2)每到夏季,人们早早地把搭石摆好。( )
(3)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两个人走搭石,让对方先走。( )
(4)年轻人总会主动搀扶老人过搭石。( )
(5)作者的家乡是一个民风淳朴,村民善良和睦友善,生活和谐美好的小乡村。( )
(三)对照程度评等级。
等级评价
阅读速度 理解检测 是否跳读 是否回读
超过2分钟(慢) 0-3道(不准确)
两分钟内(快) 4-5道(准确)
A.又快又准确(阅读时间在2分钟以内且答对了4道题以上)
B.慢但是准(阅读时间超过2分钟但答对了4道题或以上)
C.快但不准(阅读时间在2分钟内但答对了3道题或以内)
D.又慢又不准(阅读时间超过2分钟且只答对了3道题或以内)
三、先学后导,学习策略。
(一)全班交流阅读中真实感受。
1.采访阅读又快正确率又高的学生,谈谈他们阅读时的方法。
2.采访阅读又慢,正确率又低的孩子,说说他们阅读中的真实感受。
3.出示课后学习伙伴的话,相机总结快速阅读的策略。
板书:集中注意力、不停留、不回读
(二)运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再次读课文。
出示学习任务二(读完后完成学习单任务二)
1.快速默读。集中注意力,不停留、不回读。
2.记录。我的阅读时间________
3.思考。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内容?
介绍搭石 → → → →
A.阅读时间反馈
1.你的阅读时间是:( )分( )秒
2.遇到不懂的词句,你是否有回读,为什么:经常( )偶尔( )没有( )
3.默读时,你是否有停顿,为什么:经常( )偶尔( )没有( )
4.你是否有快速移动手指和眼睛,为什么:经常( )偶尔( )没有( )
B.阅读内容反馈。
1.出示任务一中的五句话,引导学生提取每句话中的关键信息,尝试借助用提取的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搭石是人工建造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铺成的。( )
(2)每到夏季,人们早早地把搭石摆好。( )
(3)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两个人走搭石,让对方先走。( )
(4)年轻人总会主动搀扶老人过搭石。( )
(5)作者的家乡是一个民风淳朴,村民善良和睦友善,生活和谐美好的小乡村。( )
相机板书:介绍搭石 → 摆放搭石 → 走搭石 → 让搭石 → 赞搭石
2.借助五个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小组讨论,“理解”和“速度”的关系:提高阅读速度是不是只追求速度?(引发学生辩证思维,培养思辨能力)
小结:不要只追求快、要理解深入、锻炼提取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四、情景当中学字词。
1.出示本课含有多音字的词语。
一行人 间隔 相背而行 协调有序
(1)引导学生发现每个词语中的多音字,借助字典中的解释,学习多音字“间”。(2)在情景中巩固多音字。课件出示句子: “利用午间休息,扮演舞台剧中斑马的我,在衣帽间里试穿了这件黑白相间的演出服。”
2.出示本课四字词语,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脱鞋挽裤 理所当然
3.理解课后小伙伴提出的问题。
出示句子:指名学生说说“汛期”的意思。
①每逢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②紧走搭石慢过桥。(选择对这句话的理解)
A.人们着急时就走搭石过河,不急就过桥。
B.人们走搭石要走得快,这样才能保持平衡,过桥可以慢慢走。
4.学以致用,10秒钟速记挑战。
(1)出示本课词语表上的词语,学生10秒钟速记。
汛期 山洪 暴发 间隔 唯独 懒惰 平稳 平衡 协调 示意 家常
联结 脱鞋挽裤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的词语。
5.指导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字,学生交流易错笔画。
(2)指导书写“懒、衡”两个字。
(3)学生2分钟书空记忆。
6.完成学习单任务三。
【学习任务三】
1.写一写下列生字。衡 懒 隔
2.抄一抄。
暴发 间隔 协调 联结 脱鞋挽裤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
3.当堂测试
(1)用“√”为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间隔(jiān jiàn) 房间(jiān jiàn) 空间(jiān jiàn) 间断(jiān jiàn)
(2)根据意思写词语。
今年xùn qī( )时,这座小桥被冲垮了。乡亲们走亲fáng yǒu( )时,很不方便。不过村里的人一点都不lǎn duò ( ),他们xié tiáo( )分工,很快就把桥修好了。
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
一、运用快速阅读策略,交流印象深刻的画面。
出示学习任务一:
说说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一)学生自主阅读寻找关于印象深刻的美好画面及证据。
(二)全班交流。
1.交流美好画面,对同学的回答做出判断。
2.体味动作等特写关键词句,品味淳朴乡情的美好画面,体悟乡亲们互帮互助的美好情感。
如:
①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板书:说搭石——平整匀称)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了解搭石的样子。
②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板书:摆搭石——关心入微或关心他人<爱幼>)引导学生注意大特写的老人。为摆搭石的老人补充心里话。
见到此处没有搭石时,老人想:
挑选河岸边的石头时,老人想:
摆放一排搭石的时候,老人想:
摆好后踏几个来回时,老人想:
③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板书:走搭石——协调有序<音乐画>)引导学生注意大特写的音乐画,以及发现描绘的画面具有诗意美,而了解到作者刘章同时是一位诗人。
这一画面可以用表演画面朗读,想象画面朗读的方法体悟“协调有序”的音乐美,情感美。
其中“人影绰绰”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选择题和图画等形式理解。
“人影绰绰”中的“绰”是什么意思?选择:A.宽绰 B.(体态)柔美 C.外号
④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板书:让搭石——互相谦让<尊老>)引导学生注意大特写的年轻人。
3.结合板书小结:
透过这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一个个感人的特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感受到了乡亲们善良、谦让、奉献的美德。这搭石,不仅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而且这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引读)
二、运用快速阅读策略,学以致用
(一)快速阅读《草根志愿者》,了解主要内容
搭石的美,家乡的情。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认识另一群人。请同学们运用今天习得的快速阅读策略,速读《草根志愿者》,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以及文章是如何运用具体事例表现草根志愿者的思想品质的。
要求:
1.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
2.眼睛迅速移动,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3.读后,迅速完成快速阅读学习单“提取信息5”
(二)提取信息
A.阅读时间反馈
1.你的阅读时间是:( )分( )秒
2.遇到不懂的词句,你是否有回读,为什么:经常( )偶尔( )没有( )
3.默读时,你是否有停顿,为什么:经常( )偶尔( )没有( )
4.你是否有快速移动手指和眼睛,为什么:经常( )偶尔( )没有( )
B.理解内容反馈
1.快速选择:
(1)宋志永一行到郴州救灾的任务是( )
A.重建电网 B.翻修学校 C.建设铁路 D.救助伤残
(2)按照故事发生的顺序,将下列事件排序:____ ____ ____ ____
A.唐山地震时得到全国人民的帮助
B.草根志愿者称自己是在“还债”
C.草根志愿者自发去郴州救灾
D.南方发生冰雪灾害
2.你还了解到了哪些内容?
(1)草根志愿者的精神:
(2)哪个画面最感动你:
(三)小组交流反馈(规定时间三分钟,允许在不确定练习答案的情况下,再次速读),自主互助巩固本课阅读策略,深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你读这篇文章用了多长时间?
2.通过快速阅读,在阅读策略上你有什么收获?
3.讨论阅读理解内容完成情况,意见不同的地方,再次速读探讨。
4.推选代表在下一环节面向全班反馈
反馈内容:本组用时最长多少,最短多少,原因是什么;本组认为草根志愿者的精神是什么,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表现的。
反馈方法:抢答,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评判,有不同意见补充。
(四)小组反馈阅读策略习得的情况,以及本组的阅读收获
1.老师公布选择题答案,检查班级速读效果。
2.小组代表反馈,其他同学补充,加深阅读策略的掌握,文章的理解。
四、总结快速阅读策略,收获学习快乐
本节课学习的快速阅读策略有:计时,快速移动眼睛默读,注意力集中,遇到不懂的词句不停顿,不回读。
本节课学习刻画人物品质特点的方法:人物品质可以通过具体事例,特写画面来刻画。(补充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