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上人教新课标第五单元第18课导学案
18杨修之死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2、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
3、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辩证的认识曹操。
【重点难点】
1、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
2、从历史的角度,艺术的角度,认识曹操。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二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界,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有机可乘。“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2.走近作者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或庐陵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他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
3.相关资料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有不少成分是作者虚构的,由于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拥刘反曹,因此,书中主要强调他的坏处,在许多读者中造成了对这个历史人物的错觉。阅读《三国演义》,不应当按照作者的爱憎倾向和是非标准来评价曹操。文学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作家创作意图和艺术典型的客观意义并非完全相同。一、预习检测1、解释下列粗体字并注音①杨修以鸡肋之意对 ②将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级号令于辕门外 ③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④与众分食讫( ) ⑤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⑥操疑修谮( )害曹丕 ⑦操方麾( )军回战马超 ⑧延弃弓绰( )刀 2、翻译下列句子①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②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③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④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⑤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⑥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⑦人皆不晓其义。3、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元末明初_______2、预习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请你用简练概括的语言总结一下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在这些事中,曹操有什么态度?2.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杨修和曹操两个主要人物性格的认识。3.从课文中反映的作者认识来看,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4、 杨修建议工匠门改造好园门后,曹操原本大喜,后知是杨修之意后,为何”心甚忌之?5、.试探两个儿子的才干,曹操出了怎样的”一题” 由此可见曹操有怎样的个性?6.曹操何时有了”杀修之心” 为什么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一、注音写字 庖官( pao ) 鸡肋( lei ) 麾军( hui ) 佯惊( yang ) 恃才放旷( ( http: / / www.21cnjy.com )shi) 数犯曹操之忌(shuo ) 操因疑修zèn害曹丕( ) 延弃弓chāo 刀()二、课内语段阅读: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 ( http: / / www.21cnjy.com )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 ( http: / / www.21cnjy.com )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1、 杨修建议工匠门改造好园门后,曹操原本大喜,后知是杨修之意后,为何”心甚忌之” 2、 曹操自称”梦中好杀人”是确有其事,还是另有原因 3.试探两个儿子的才干,曹操出了怎样的”一题” 由此可见曹操有着怎样的个性 4.曹操何时有了”杀修之心” 为什么 三、课外语段阅读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諕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1.文中的”玄德”指的是 ,“关、张”分别指的是 两人,文中曹操所说话中隐含一则成语,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玄德志在天下,为何却甘愿在下处后园种菜 3.曹操特意请玄德喝酒,是不是为了笼络玄德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个性 4.其实曹操对天下英雄心中已有评定,为何却一定要玄德来品评 玄德所说的英雄是否果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 5.当曹操指出“近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有何反应?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6.本段可谓是曹操与玄德的一次没有兵刃的交火,在这次交锋中孰胜孰负,说说你的看法?【总结提炼,知识升华】学习收获: 质疑: 【课后训练,巩固拓展】1、《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 以后简称《丛书》 )P95—96“积累运用”和“理解品味”【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学生自主阅读、识记,有助于了解作者、理解朦胧诗,拓宽视野。 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方法学生自主预习,读熟诗歌。独立查阅资料,基本完成理解识记。 课堂用2—3分钟小组长检查,教师点拨强调。结合文本独立思考,形成初步认识,再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形成共识,最后在班上展示。 学生结合所学,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 (小组长批改,老师抽查。【老师适时答疑】学生认真阅读,独立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学生结合所学,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 (小组长批改,老师抽查)自行整理
【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 事件 曹操态度
私解“鸡肋” 怒杀杨修
破译 “活”意 虽称美,心甚忌之
分食酥饼 虽喜笑,心甚恶之
揭梦中杀人 愈恶之
密告曹丕 愈恶之
教植斩吏 大怒
为植作答教 有杀修之心
2、曹操:阴险残忍、虚伪奸诈、嫉贤妒才、老谋深算。
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目中无人、耍小聪明。
死在自己的恃才放旷,目中无人。死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狂妄自大,干涉了别人内政。也死在曹操的嫉贤妒能,心狠手辣,虚伪狡诈。古人云: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谦受益,满招损。
因为它发现杨修能猜中自己的心思,而曹操本就老奸巨猾,处处防备别人,因而“甚忌之”。
看哪一个儿子有魄力将门吏杀了出城去。表现出曹操的心狠手辣,为了试探儿子的才干,竟不惜以他人的性命为代价。
他发现杨修为曹植准备了“答教十余条”后便有了“杀修之心”。因为杨修已经介入曹操二子争做太子的政治斗争之中,这是曹操所忌讳且不允许的。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参考答案:
(一)课内语段阅读
1、因为他发现杨修能猜中自己的心思,而曹操本就老奸巨滑,处处防备别人,因而“甚忌之”。
2、不是,只是因为他不信任别人,生怕别人加害于他,不喜欢别人在他入睡时靠他太近而编的一个借口。
3、看哪一个儿子有魄力将门吏杀了出城去。表现出曹操的心狠手辣,为了试探儿子的才干,竟不惜以他人的性命为代价。
4、发现杨修为曹植准备了“答教十余条”后,因为杨修已介入了曹操二子争做太子的政治斗争之中,这是曹操所忌讳且不允许的。
(二)课外语段阅读
1.刘备 关羽 张飞 望梅止渴
2.为防备曹操识破而被曹操所害。
3.不是,只是为了试探刘备,表现曹操的老奸巨滑。
4.为了试探刘备是否才略过人,将来是否会变成他的对手。不是,刘备是故意装拙,骗过曹操,好让曹操不对他起疑心。
5.刘备十分惊慌而筷子落地,但并非他所说的是因为打雷的原因,而是被曹操一语道破,可见刘备反应极快,心计更胜曹操一筹。
6.刘备胜,曹操败了。因为曹操被刘备的假象所迷惑,而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