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上人教新课标第五单元第20课导学案
20香菱学诗
【教学目标】:
1、理清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 、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
【学习重点】
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学习难点】
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知识链接: 走近作者,了解作品:
1.题目解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改变激发了香菱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林黛玉。选文便从这里开始。
2.走近作者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曹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富要职,其第一任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3、相关资料(1)关于《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两府由盛而衰的过程。书中成功的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政治礼教、经济制度及文化发展。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2)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自学过关检测(一)文文学常识填空。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回。《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 )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摩诘( ) 应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墟( )里 胡诌( ) 暧暧( ) 颦( )儿 抠( )土 辋( )川 蘅芜( )鳏(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香菱听了,( )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 ),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 )。(二)、我的疑惑【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一)说香菱身世1.说一说小组内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说给组内同学听2.议一议组内交流对香菱的认识 (二)看香菱学诗3.读一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4.悟一悟①香菱作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②作者是如何描写香菱学诗的? ③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三)学香菱学诗5.读一读朗读香菱的三首诗,比较其优劣6.赏一赏学生自由讨论,从语言、表现手法、主旨三个方面赏析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里 胡诌( ) 暧暧( ) 颦( )儿 抠( )土 辋( )川 蘅芜( )( ) 鳏( ) 画缯( )诲人不倦( ) 藕香榭( ) 沁芳亭(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起承转合: ②地灵人杰:
③兴兴头头: ④精血诚聚:⑤挖心搜胆:3.概括本文小说的三要素(1)人物: (2)中心事件: (3)环境: 【课后训练,巩固拓展】《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 以后简称《丛书》 )P105—106“积累运用”和“理解品味”。【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了解作品 拓宽视野自行预习,找准答案并识记,上课时由老师统一组织检测,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老师针对易考易错点进行强调。基础必须当堂过关 学生独立思考整理答案后在组内交流。学生整理好答案。老师分配任务到两个组进行展示。鼓励大胆补充和质疑。让学生仔细品读给5分钟自行回顾所学知识,然后当堂独立完成课内练习,随意抽查学生答案展示出来。
审核人:陈登中 蒋大贵 使用人: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参考答案:
2.①香菱是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说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她就出场了,当时她是姑苏城甄士隐老爷的宝贝独生女,名甄英莲(真应怜);②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她被呆霸王薛蟠占为妾,进入贾府,改名为香菱(相怜);③第八十回中,薛蟠的正妻夏金桂给她改名为秋菱(求怜)夏金桂的“桂”字正应了香菱判词中的“两地生孤木”之说,也最终验证了香菱“实堪伤”的命运
3.第一部分:(1~3段):写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读诗
(1)(1段)谈律诗的章法、对仗、平仄、立意
(2)(2、3段)检查香菱对王诗的理解程度
第二部分:(4~8段):写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写诗
(1)(4段)第一稿“措词不雅”
(2)(5、6段)第二稿“过于穿凿”
(3)(7、8段)第三稿“精血诚聚”
4.①香菱初学写诗就写出了那样的好诗,决非偶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她“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意思是她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着地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除此而外,也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其二,有好的引路人,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其三,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
②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
6.第一首:肤浅的语言:堆砌词藻,落入俗套,用的都是现成话,无新意
表现手法:直接描写
主旨:月亮很亮(这是致命伤,因为咏物诗应该托物言志)
第二首:游离的语言:有比较雅的地方,比如第二联,但不是整首诗都雅,所以是刻意求雅,显得生硬
表现手法:以花香、夜雾来烘托,侧面描写
主旨:月色很美(这是致命伤,她偏题了)
进步之处是脱开了前一首老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月亮本身的束缚,胆子大了一些不足之处是对黛玉的“放开胆子”的理解很表面,所以黛玉说“过于穿凿了”宝钗说“不象吟月了”,倒象吟月色
第三首:情真意切,余韵悠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 首句起得有势头,恰似一轮皓月,破云而出“精华难掩”,暗含自己才华终难埋没,学诗必将成功的自信(脂砚斋: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二句暗含自己的身世,顾影自怜,精神寂寞
第二联对仗工整,笔法老练,有老杜之风与“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联借旅人思乡,怨女思夫,写得情景交融
结尾感叹本是作者自己的,却借处境同样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寞的嫦娥发问,诗意曲折又紧扣咏月诗题,“团圆”二字将月与人合咏,自然双关,余韵悠长语言:含蓄优美表现手法:侧面写,全诗不着一“月”字,却处处是月主旨:托物言志,抒身世之感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参考答案:
2. ①起承转合:旧体诗文常用的行文顺序
②地灵人杰: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③兴兴头头:兴冲冲的样子
④精血诚聚:把心力都聚集在一起
⑤挖心搜胆:指苦苦思考,费尽心思
3. 人物:香菱、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等
中心事件:林黛玉教香菱学诗
环境:清代、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