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第二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第二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5 14:1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二年级 下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教学目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忠实、稀、稠”等词语; 2、运用多种方式掌握课文中4种“天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方法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用心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自然的兴趣,感悟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巩固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忠实、稀、稠”等词语; 运用多种方式掌握课文中4种“天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一些办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策略
识字 在初读课文时,结合语境随文识字,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识记字形、了解字义,再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互动小游戏等方式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培养学生生字词的自学能力。 2.朗读指导 朗读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和语句,把握朗读的语气,本课要以亲切的语气朗读,要像给朋友热情地介绍大自然的知识一样。并注意突出每一种天然指南针的名字,重读关键性的词语,体现出这种天然指南针是如何指点方向的。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朗读时要表现出童心童趣,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3.理解运用 本课教学时,可以用“天然的指南针”来统领对全文的理解。本课新学到的名词较多,如“指南针、北极星”等词,教师可以借助自行设计的动画、视频以及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理解,“忠实、向导”等词可以结合近义词或者加入情境表演来辅助学生理解,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互动课堂等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师: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开启愉快的学习之旅,请同学们做好课前准备,我们开始上课啦! 活动一 复习巩固 激趣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告诉我们大自然有很 多天然的指南针,帮助我们辨别方向。这些天然的指南针分别 指的是(太阳、北极星、树叶、积雪) 2. 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他吗?仔细听,他怎么在唉声叹气?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发生了什么(利用PPT出示自制动画,寻求帮助的野外迷路的孩子) 师:同学们,小朋友野外迷路了他非常的着急,请同学们朗读诗歌第一小节,一起来安慰安慰他吧。 师: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在这里一定有我们想要的答案,一起出发吧!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课题后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自制视频动画的形式创设情境,利用动画中的故事情节穿插知识的巩固,并自然地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旨在了解学情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 活动二教师引领,授之以渔 生字词闯关互动 2、教师示范朗读。 学生:1.能够抓住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诗歌大意,再一次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2.晴朗的中午在野外迷了路,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汇报:晴朗的中午在野外迷了路,我们可以根据太阳辨别方向。 走进天然的指南针--太阳 1、学生自读第二小节: 思考(1)太阳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呢? 找一找本小节中哪一句是比喻句? 2学生汇报:比喻句(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3说一说这个比喻句的意思。 太阳的作息时间(日出东方,中午在南方,夕阳西下)太阳是按照一定的轨迹运行的。他的作息规律一直不会变。所以,他当向导是可以信任的,是可靠的。所以把太阳比作忠实的向导。 说一说忠实和想到的含义,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了哪些方法来理解词语意思。 生: “忠实”是忠诚、可靠的意思,“向导”是引路的人,指点方向的人。 可以借助工具书查字典、寻找近义词反义词、联系上下文、举例子辅助理解等方法来理解词语。 师:把两个词语连在一起理解“忠实的向导”是什么意思? 生:可靠的指点方向的人。 5、太阳是如何指方向的?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6、出示学生亲身实践的视频 学生: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不论什么东西,当它出现在光的前面挡住光线前进,光射不过去,就会出现影子。光和影子就像一对调皮的小伙伴,他们的位置总是相对的。我们中国在北半球。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方,你瞧!太阳在南方,地上的树影就指着北方,不信你可以试试哟! 出示太阳一天的轨迹,引导学生观察,太阳早上、傍晚在哪个方向?并完成仿写小练笔。 8,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晴朗的天气,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中午时在南边,晚上,又从西边落下,按照这样的轨迹运转,从不改变,所以诗中把太阳比作了什么?生:忠实的向导 9、师:太阳真是忠诚又可靠,让我们来夸一夸这位忠实的向导,谁能把太阳的忠实放声念给大家听?(朗读指导) 活动三:自主探索,品读探究 小组探索学习,按照刚才学习第二小节的方法,请分组合作来学习课文的第3~5小节 。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是如何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并且收获了一些有关太阳的小知识, 那其他的天然指南针又是怎样帮助我们来辨别方向的呢?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2、小组代表抽签选取每组要探究的任务,小组合作,品读探究。 走进天然的指南针--北极星 1、师:在晴朗的白天,太阳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可是到了夜晚,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北极星如何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朗读第四小节。 2、北极星是怎样指方向的?“指路灯”是什么? 3、为什么说北极星是一盏指路灯?你能找到北极星吗? 4、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他也是忠实的向导,多么了不起的北极星啊!哪一组的小朋友能饱含深情地夸夸它,一起朗读这一小节?(指导朗读):走进天然的指南针--大树 同学们,晴天的时候,太阳和北极星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要是阴雨天我们又该请谁来帮忙呢? 生:大树爷爷 2、大树如何帮我们辨别方向? 3、在第四小节里面藏着两对反义词, 你能找到吗? 稠和稀,南和北它们是两对反义词, 4看这边是稀的一面,小朋友们,你能找到稠的一面吗? 对了,稀的对面树叶茂密的一面就是稠的一面。借助图片我们也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稀:少。 稠:密、多。 5师:通过观察大树枝叶的稠与密我们就可以辨别方向,这是多么有趣而神奇的事情啊!那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来看看知识锦囊里是怎么说的吧?(出示课件) 要是碰上阴雨天 你不用着急 因为大树的生长需要阳光的照射 朝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多, 所以长得稠密 朝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少,所以长得就稀疏些。这就造成了大树枝叶的南稠北稀) 师:小朋友们多热心的大树爷爷呀!让我们充满感情的朗读第四小节,一起来感谢他吧!(朗读)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吧,读的时候要突出“稠”和“稀”,“南”和“北”的然的指南针” 走进天然的指南针——积雪 1 师:如果到了冬天,树叶都掉光了,那该怎么辨别方向呢? 大雪纷纷扬扬落在地面上,咦?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你认识吗?(出示视频中的沟渠,借助图片理解词语) 2师:聪明的孩子不但会回答问题,还要会提问题。你看看这小节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或者说这一节中你有哪些特别想知道好奇的问题? 3预设:沟渠里的积雪有的化得快,有的化得慢,那么哪边是南?哪边是北呢? 预设: 生1:我知道我知道,太阳在南边,雪化的快的肯定是南边。 生2:不对不对,太阳从南边照射过来 雪化的快的应该是北边 。 师:别慌别慌,课文中没有直接讲明积雪是怎样指明方向的,或许是作者想考考我们,看谁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发现答案,小朋友们谁来接受挑战? (沟渠在落满积雪时 得到阳光多的一面 肯定化得快。沟渠里的积雪不同于平地上的 更不同于山坡上的 ,沟渠南面因为有遮挡,阳光照射过来 沟渠南岸会投下阴影, 而阳光正好射在北面 所以沟渠北方的积雪化得快,雪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 师:谢谢你的分享,课前预习的很用心,一起再来读一读第五小节, 用心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吧!(朗读指导) 活动四、升华情感总结全文师:是啊!大自然中的指南针真不少,人们是怎样发现这些“天然的指南针”的?对比第1小节和第6小节,你有什么发现?默读第六小节寻找答案。 师:(这两个小节中的前三行是相同的,最后一行不同。) 是啊,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一定会发现大自然更多的奥秘。 让我们齐读本诗的最后一个小节一定要读出观察和思考的力量。 课堂总结:采用填空、表格的形式来总结本堂课的重难点。 小结: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奥秘,只要我们走进大自然,用善于发现的眼睛细细观察, 用心体会就能获得更多的乐趣 。它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告诉我们无限的知识,大自然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我们一定要爱护它,保护它。 【设计意图】:在理解一些科学常识时,采用多媒体辅助的方法降低理解难度。通过反复朗读来丰富、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活动五、拓展延伸,妙笔生花 大自然当中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呢? 课前小预习中,你们有没有新的收获呢? 生:(......) 师:老师也带来了我的发现: 师: 你们可真是善于探究的小小科学家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同时,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个性化的作业,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个性化成长。 作业:课下请小朋友们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的收获,一起仿写诗歌中2-5小节当中的任意一小节,我们也来当一当小诗人。 例:要是碰上阴雨天, 大树也会来帮忙。 年轮( )的一面是( )方,年轮( )的一面是( )方 。 师:屏幕前的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也能编出这么优美的小诗,只要我们细细观察 多多去想 勇敢表达,我们也能成为大自然的小诗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 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篇充满科学性与知识性的小诗,如何让孩子觉得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对大自然充满向往而产生探索的兴趣呢?教学时,我从三点出发: 1.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课堂上,我设置了多种形式的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小组合作读、引读、齐读、师生合作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领会。 2.借助图片,突破难点。 沟渠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沟渠里的积雪怎样给我们指引方向,教材只告诉我们“看看哪边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先结合图片让学生明白,沟渠是指人工凿开的水道,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沟渠南面因为有遮挡,阳光照射时间比北面少,所以沟渠南面的雪化得慢一些。 3.巧妙延伸,拓展激趣。 在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文中介绍的方法,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呢”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的好奇心。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更开放地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学会课外搜集资料的兴趣,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