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上人教新课标第六单元第24课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九上人教新课标第六单元第24课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07 14:1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九上人教新课标第六单元第24课导学案
24 出师表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
3、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句。
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学法指导】
注重朗读、积累文言词汇;领会“表”的特点。
第1、2课时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自主检测:(1)解题,简介时代背景表:(2)生字注音忠谏( ) 裨补( ) 遗( )陛下 攸( ) 咨( ) 阕( )陟( )罚 臧( )否( ) 行( )阵 倾颓( )苟( )全 猥( )自 夙( )夜 驽( )钝 攘( )除崩 殂( ) 诹( )斟( )酌( ) 妄( )自菲( )薄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朗读课文
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激情。并给生字词给注音。
(二)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翻译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就难词难句讨论交流,力求通畅地翻译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解决
(三)字词归纳
1、重要的词语:崩殂: 疲敝: 秋: 殊遇: 开张圣听:光: 恢弘: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陟罚臧否: 异同: 作奸犯科:刑赏: 平明之理: 良实: 志虑忠纯:简拔: 遗: 咨: 裨补阙漏:淑均: 优劣得所: 猥自枉屈: 驱驰: 后值倾覆: 尔来: 夙夜忧叹:不毛: 庶竭驽钝: 攘除: 斟酌损益:慢: 彰其咎: 谘诹善道: 察纳雅言:2、古今异义词:(1)开张:今义是 ,本文中的古义是 。(2)痛恨:今义是 ,古义是 (3)卑鄙:今义是 ,古义是 。(4)感激:今义是 ,古义是 。(5)谨慎:今义是 ,古义是 。(6)涕:今义是 ,古义是 。3、理解文言虚词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之 欲报之于陛下也( ) 而 可计日而待也( )先帝称之曰能 ) 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以光先帝遗德( )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以塞忠谏之路( ) 欲报之于陛下( ) 是以先帝简拔( ) 于 叹息痛恨于桓、灵( )以 愚以为宫中之事(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悉以咨之( )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还于旧都( ) 以伤先帝之明(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课后练习二。【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学习收获2、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巩固拓展】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①由是感激( )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故五月渡沪( )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⑤深入不毛( ) ⑥臣本布衣( )⑦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查找工具书把握“表”的特点,掌握重要字的读音。认真朗读。积累词汇。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第3、4课时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知识回顾,温故知新】1、自我检测背诵全文2、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一)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问题探究:(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2、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问题探究(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2)如何具体执行? (3)提出怎样的劝诫? (4)“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3、请同学翻译第三、四自然段,问题探究(1) 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4、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1)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6)3-5段提出了什么建议?为什么要把这条重点写?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1.请同学翻译第六自然段,问题探究①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③“感激”的原因是什么?④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2、请同学翻译第七段,问题探究(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3.请同学翻译第八段。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4.第9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三)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1、统领全文感情的句子是哪句?2、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检测反馈,学以致用】按要求用原句回答:
①《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
②《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③诸葛亮认为目前出师北伐的条件已经成熟,这两个条件是“____”“___”
④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四个短语回答。____、____、____、____。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学习收获2.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巩固拓展】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全班背诵。认真思考,再交流讨论。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再全班讨论。先独立完成,再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