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4.4物质的比热(1)教学设计
课题 4.4物质的比热(1)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上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七上第4章第4节的内容,《物质的比热》共分2课时。本课时为第1课时,主要讲热传递和热量,学生首先要掌握热传递的条件以及热传递的方向,其次要掌握热量的定义、热量的单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在研究影响物质吸热(放热)大小的因素时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掌握同一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同一种物质温度升高t所吸收的热量与温度降低t所放出的热量相等。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熟悉热传递的过程及特点;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明确影响同种物质吸热或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培养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的分析,明确影响同种物质热量多少的因素:物体质量、温度的变化量;通过实验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态度责任: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规范学生的表述,树立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 热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难点 了解探究影响物质吸收热量多少因素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盛夏的烈日之下, 当你赤脚在河滩上行走时,会感觉河滩上的沙石灼热难熬。但当你涉入河水中时,却感觉河水凉爽宜人。而到了傍晚,情况却又大不相同。 为什么同样条件下,沙石和水的温度会有如此悬殊的差异呢?跟着教材学新知!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活动:小烧杯里装着40克热水,大烧杯里装着100克冷水。 1)分别用手触摸一下两林烧杯和小烧杯的外壁,感受一下两杯的冷热情况,再用温度计测出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分别填入表中; 2)将小烧杯放到大烧杯内,过3分钟,再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填入表中。 3)再过3分钟,再次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填入表中。 4)6 分钟后,试着用手触摸一下大烧杯和小烧杯中外壁,感受一下温度 变化情况。 与原来相比,小烧杯: 由原来的烫手变温热 ; 大烧杯: 由原来的凉变温热 。 结论: 1)小烧杯里热水温度的变化: 下降 。说明它 放出 了热 (填“吸收”或“放出”)。 2)大烧杯里冷水温度的变化: 上升 。说明它 吸收 了热 (填“吸收”或“放出”)。 说明:可见,装有热水的小烧杯放到装有冷水的大烧杯中时,它们之间发生了热的转移,这称为热传递。归纳:一、热传递 1、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热会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的现象称为热传递。 传递的内容:能量(热能) 热传递方向: 高温→低温 热传递条件:温度差 热传递结果:温度相同提醒注意:不是传递温度。2、热传递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了热,温度一般降低,低温物体吸收了热,温度一般升高。(也有吸热或放热时温度不变的情况,如熔化、凝固、沸腾等,后续学习。) 3、热传递的实质: 热传递实质上就是热能的转移。 讨论:妈妈叫小明用温水给弟弟泡杯奶粉喝,可是水太烫,那么如何快速降低温度呢?参考:拓展:4、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二、热量 1、热量: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符号:Q [吸热时为Q吸,放热时为Q放] 热量的单位:焦耳 (J)、千焦(kJ) [1kJ=1000J] 2、热量的特点: (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 (2)一个物体的温度即使很高,也不能说它含有的热量多; 即: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只能说:一个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活动:仔细阅读下表(教材P139),议一议:在热传递过程中,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物质吸(放)热的主要因素: 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与物质的质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物质的种类等因素有关。 讨论交流:1)把一壶20 ℃水加热到50℃和加热到100℃,哪次吸热多? [把20 ℃水加热到100℃温度更加高,吸热更多。 说明:吸热多少与物体升高多少温度有关: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多,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2)分别把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哪个吸热多? [要烧开一壶水的时间显然比半壶水长,吸收的热量也更加多。 说明:吸热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越大,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归纳:3、影响吸(放)热多少的因素: 影响物质吸(放)热多少的因素:物质的质量和种类、温度变化量等。 (1)同一种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多少跟质量的大小和温度变化量(升高或降低)的多少都有关系。 ①一定质量的物质,升高(降低)温度越多,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②物体升高(降低)一定温度时,质量越大,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2)不同种物质,相同条件下,吸(放)热多少也不同。 相同条件下,水的吸(放)热能力较大。 讨论交流:将10℃的冷水和90℃的热水混合后,水的温度为什么会高于 10℃低于 90℃?有人认为,90℃的热水和 10℃冷水混合后,水温一定是50℃,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不同意。 因为,热水与冷水混合后,热水放热降温,冷水吸热升高,但温度升高(降低)多少与吸(放)热多少、水的质量多少都有关,而两者的水量不确定,且热量有没有散失也不知道,所以不能确定水温一定是50℃。]4、关于吸(放)热的简单计算(参考教材P139): 例1:10克0℃的冰变成20 ℃的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水和热未损失) 例2:50升汽油完全燃烧后释放多少热量? ρ油= 0.8×103千克/米3 由实验来说明高温物体放出热,温度降低,而低温物体吸收热,而温度升高。从而知道不同温度的物体间是可能传递热的。形成热传递的概念。关于热传递,学生对“热与温度”的区别,不容易区分,所以要加强学法指导,以促进理解对热传递三种形式的拓展,有助于学生理解热量,并拓展知识面。从热传递到热量,使学生理解到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使学生知道热量要与吸收或放出联系起来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影响吸(放)热的因素通过例题来促进吸热放热的理解,及简单计算,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热水比冷水所含的热量多 C. 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 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2、下列最能说明物体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A ) A.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同 B.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同 D.质量相等的两杯煤油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热不同3、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 C ) A.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 可能不变 D.一定不变 4、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热量表示物体热的程度 B.热量表示热能的多少 C.热量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变化D.热量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5、关于热量和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质量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有热量少的物体; D.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6、小明为了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跟哪些因素有关,他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做了如下的实验:用四个烧杯分别盛200g水、100g水、200g煤油、200g煤油,然后用相同的加热器给四个烧杯同时加热,得到的数据记录如下,请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1)本实验中加热时间是用来表示 。(2)比较烧杯 的记录,可得相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3)比较烧杯3、4的记录,可知 。(4)由实验可知,影响物质吸收热量多少的因素 、 、 。(5)水与煤油相比较, 的吸热能力更强。 [参考:(1)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2)1、2 (3)等质量的同一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热越多 (4)物质种类 、质量、温度的变化量(5)水]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热传递: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 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2、热传递方向:高温→低温3、 热量:热传递中,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符号:Q;单位:焦耳(焦:J)4、 影响物质吸热(放热)的因素: 同一种物质吸热(放热)的热量与物质的温度变化量、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30张PPT)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4节 物质的比热(1)
---热量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熟悉热传递的过程及特点;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
热量的单位;明确影响同种物质吸热或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培养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的分析,明确影响同种物
质热量多少的因素:物体质量、温度的变化量;通过实验分
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规范学生的表述,树
立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新知导入
在盛夏的烈日之下, 当你赤脚在河滩上行走时,会感觉河滩上的沙石灼热难熬。但当你涉入河水中时,却感觉河水凉爽宜人。而到了傍晚,情况却又大不相同。
为什么同样条件下,沙石和水的温度会有如此悬殊的差异呢?
让我们一起跟着教材进入新课堂吧!
活动:
小烧杯里装着40克热水,大烧杯里装着100克冷水。
1)分别用手触摸一下两林烧杯和小烧杯的外壁,感
受一下两杯的冷热情况,再用温度计测出热水和冷水
的温度,分别填入表中;
2)将小烧杯放到大烧杯内,过3分钟,再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填入表中。
3)再过3分钟,再次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填入表中。
时间(分) 感受 0 3 6
小烧杯里的水温(℃)
大烧杯里的水温(℃)
100g冷水
40g热水
68
15
44
27
33
32
烫
凉
活动:
结论:
1)小烧杯里热水温度的变化: 。说明它 了热 (填“吸收”或“放出”)。
2)大烧杯里冷水温度的变化: 。说明它 了热 (填“吸收”或“放出”)。
下降
放出
升高
吸收
4)6 分钟后,试着用手触摸一下大烧杯和小烧杯中外壁,感受一下温度
变化情况。
与原来相比,小烧杯: ;
大烧杯: ;
由原来的烫手变成温热
由原来的凉变成温热
现象分析
冷 水
温度上升
热 水
温度下降
热水放热
冷水吸热
热传递(传热)
可见,装有热水的小烧杯放到装有冷水的大烧杯中时,它们之间发生了热的转移,这称为热传递。
新知讲解
一、热传递
1、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热会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的现象称为热传递。
传递的内容:能量(热能)
热传递方向: 高温→低温
热传递条件:温度差
热传递结果:温度相同
[注意:不是传递温度]
新知讲解
2、热传递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了热,温度一般降低,低温物体吸收了热,温度一般升高。(也有吸热或放热时温度不变的情况,如熔化、凝固、沸腾等,后续学习。)
3、热传递的实质:
热传递实质上就是热能的转移。
讨论:
妈妈叫小明用温水给弟弟泡杯奶粉喝,可是水太烫,那么如何快速降低温度呢?
⑴ 倒入一些冷开水
⑶ 把装热水的杯子放入冷水中
⑷ 用嘴吹一吹
⑵ 加入一些冰块
原理:使热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拓展:
4、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 介质以固体为主,物体间需要接触 如,热水袋暖双手
热对流 介质以液体或气体为主,相互渗混 如,烧开水、空调致冷(热)
热辐射 不需要介质 如,太阳辐射、电磁波、烤火
视频:热传递的三种形式
新知讲解
二、热量
1、热量: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符号:Q [吸热时为Q吸,放热时为Q放]
热量的单位:焦耳 (J)、千焦(kJ) [1kJ=1000J]
英国科学家 焦耳
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由于他在热学、热力学和电方面的贡献,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和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并用焦耳姓氏的第一个字母“J”来标记热量。
新知讲解
2、热量的特点:
(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
(2)一个物体的温度即使很高,也不能说它含有的热量多;
即: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只能说:一个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活动:
仔细阅读下表(教材P139),议一议:在热传递过程中,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影响物质吸(放)热的主要因素:
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与物质的质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物质的种类等因素有关。
讨论交流
1)把一壶20 ℃水加热到50℃和加热到100℃,哪次吸热多?
2)分别把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哪个吸热多?
把20 ℃水加热到100℃温度更加高,吸热更多。
要烧开一壶水的时间显然比半壶水长,吸收的热量也更加多。
吸热多少与物体升高多少温度有关: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多,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吸热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越大,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新知讲解
3、影响吸(放)热多少的因素:
影响物质吸(放)热多少的因素:物质的质量和种类、温度变化量等。
(1)同一种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多少跟质量的大小和温度变化量(升高或降低)的多少都有关系。
①一定质量的物质,升高(降低)温度越多,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②物体升高(降低)一定温度时,质量越大,物质吸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2)不同种物质,相同条件下,吸(放)热多少也不同。
相同条件下,水的吸(放)热能力较大。
讨论交流:
将10℃的冷水和90℃的热水混合后,水的温度为什么会高于 10℃低于 90℃?有人认为,90℃的热水和 10℃冷水混合后,水温一定是50℃,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不同意。
因为,热水与冷水混合后,热水放热降温,冷水吸热升高,但温度升高(降低)多少与吸(放)热多少、水的质量多少都有关,而两者的水量不确定,且热量有没有散失也不知道,所以不能确定水温一定是50℃。
新知讲解
例1:
10克0℃的冰变成20 ℃的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在过程中水未损失)
4、关于吸(放)热的简单计算(参考教材P139):
∴Q冰熔化吸热=10× 340J =3400J
∴Q水升温吸热=10× 20 × 4.2J =840J
则,Q总吸= Q冰熔化吸热+ Q水升温吸热= 3400J+840J=4240J
∵1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4.2J,
解:∵1g0℃熔化成水吸收的热量340J,
答 :共吸热4240J。
新知讲解
例2:
50升汽油完全燃烧后释放多少热量? ρ油= 0.8×103千克/米3
解:V=50L=0.05m3
汽油的质量:m=ρV=0.8×103kg/m3×0.05m3=40kg=40000g
∵1克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4.6×104焦;
∴Q放= 40000 × 4.6×104J=1.84×109J
答:放出 1.84×109J的热量。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热水比冷水所含的热量多
C. 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 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
课堂练习
2、下列最能说明物体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
A.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同
B.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同
D.质量相等的两杯煤油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热不同
A
课堂练习
3、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 )
A.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 可能不变 D.一定不变
C
课堂练习
4、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量表示物体热的程度
B.热量表示热能的多少
C.热量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变化
D.热量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D
课堂练习
5、关于热量和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质量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有热量少的物体;
D.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D
课堂练习
6、小明为了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跟哪些因素有关,他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做了如下的实验:用四个烧杯分别盛200g水、100g水、200g煤油、200g煤油,然后用相同的加热器给四个烧杯同时加热,得到的数据记录如下,请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课堂练习
(1)本实验中加热时间是用来表示 。
(2)比较烧杯 的记录,可得相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3)比较烧杯3、4的记录,可知 。
(4)由实验可知,影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的因素 、
、 。
(5)水与煤油相比较, 的吸热能力更强。
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1、2
等质量的同一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热越多
质量 升高的温度(温度变化量)
水
物质种类
课堂总结
1、热传递: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
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方向:高温→低温
3、 热量:热传递中,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符号:Q;单位:焦耳(焦:J)
4、 影响物质吸热(放热)的因素:
同一种物质吸热(放热)的热量与物质的温度变化量、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板书设计
1、热传递:
内容:传递能量(热能) 条件:温度不同
方向:高温→低温 结果:温度相同
2、热量:热传递中被传递的热能
符号:Q;
单位:焦耳(焦:J)
表述:吸热或放热
3、热量与温度关系:升温→吸热 降温→放热
4、影响物质吸(放)热多少的因素:物质质量、种类和温度变化量
4.4 物质的比热(1)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比热”。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 § 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熟悉热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2、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3、明确影响同种物质吸热或放出热量多少的因素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热量
1、热量是指 ;用符号表示 ;
2、热量的单位是 ,符号是 ;
3、低温物体会 热量,高温物体会 热量;
知识点2、热传递
1、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的过程,称为热传递。
2、大量实验表明, 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热会从 的物体传向 的物体。高温物体放热,温度 ;低温物体 ,温度升高。
3、实验还表明,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还跟 的大小有关。物体升高一定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 。 反之,物体降低一定的温度,质量 ,放出的热量越多。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温度高的物体吸收的热量高 B. 质量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C. 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高 D.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例题2、质量相等的铁块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把铁块投入水中,则 ( )
A. 热量从铁块传到水 B. 铁块与水间不发生热传递
C. 热量从水传到铁块 D. 无法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例题3、关于热量与温度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传递过程中,当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的越多时,吸收的热量越多
B. 一个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 高温的物体一定比低温的物体吸收热量多
D. 一个物体的热量多少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例题4、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杯内各放一个同样的电加热器,且通电时间相同。由此可知( )
A.煤油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吸收的热量 B.煤油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吸收的热量
C.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D.煤油升高的温度等于水升高的温度
(例题4图) (例题5图)
例题5、如图甲所示,把 10℃牛奶放在初温 60℃的热水中加热,每隔 1 分钟测量一下水和牛奶的温度,描绘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 E 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B. 牛奶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C. 水放出热量,温度下降
D. 温度高的水把热量传给温度低的牛奶,是由于水含有的热量多
三、随堂练习:
1、热量的单位是( )
A. 米 B. 千克 C. 千克/米3 D. 焦
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 )
A. 温度 B. 热量 C. 质量 D. 温度差
3、质量相等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 ( )
A.初温不知,无法判断 B. 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C. 热水吸收的热量多 D. 冷水吸收的热量多
4、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停止时,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 )
A.温度 B.热能 C.热量 D.能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的温度有关
B. 水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仅与水的质量有关
C. 水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仅与水的温度有关
D. 水在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温度降低的度数有关
6、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 )
A. 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 一定不变 D. 可能不变
7、热传递过程中, 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热传递的实质是 。
四、课后巩固:
1、下列语句:①天气真热;②物体吸热;③摩擦生热;④热不可耐。其中“热”表示“温度”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杯水的温度都升高50 ℃,则( )
INCLUDEPICTURE "E:\\已做完\\科学\\浙教七年级科学\\浙教七年级科学(wrod)\\4-20.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已做完\\科学\\浙教七年级科学\\浙教七年级科学(wrod)\\4-20.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已做完\\科学\\浙教七年级科学\\浙教七年级科学(wrod)\\4-20.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下载的教案与学案\\ZJ\\七上(完成)\\ZJ教案、课件、练习(完成)\\浙教七年级科学(wrod)\\4-20.EPS" \* MERGEFORMATINET
A.乙杯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B.甲杯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C.甲、乙两杯水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比较
3、下列说法中的“热”字,其中是指“热量”的是( )
A. 热胀冷缩 B. 热油煎炸 C. 天气太热 D. 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
4、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热量多
B.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与外界不进行热交换,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热量总是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D.没有吸热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
5、在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1)0.1kg的铜块;(2)0.1kg的铝块;(3)0.2kg的铜块;(4)0.3kg的铝块。应选用的材料是( )
A.(1)与(2) B.(1)与(3) C.(2)与(4) D.(3)与(4)
6、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量表示物体热的程度 B.热量表示热能的多少
C.热量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变化 D.热量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7、对于热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少
B.温度高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少
C.在热传递过程中,同一物体温度改变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D.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含的热量多
8、下列事实,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了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9、某同学要洗热水澡,他将 10℃的冷水与 90℃的热水相混合,混合后的水温为 40℃,则正确的是( )
A.所需冷水和热水一样多 B.所需热水比冷水多 C.所需冷水比热水多 D.无法比较
10、如图,是“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中相同的烧杯所装水和食用油的体积 (填“相同”或“不同”),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不同。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 。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 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速度越来越 。
(4)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小王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的快慢,则“冷却速度”可定义为:质量为1kg的物体, 叫做冷却速度。
12、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质量/克 温度升高10 ℃所需要的时间/秒 温度升高20 ℃所需要的时间/秒 温度升高30 ℃所需要的时间/秒
沙子 30 64 89 124
水 30 96 163 220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中, (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13、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答出一个即可)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Q 2、焦耳 J
3、吸收 放出 4、温度升温 多(少) 多(少)
知识点2、
1、能量 2、温度 温度高 温度低 降低 吸热
3、质量 越多 越大
二、例题讲解:
例题1、D
解析: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变化的热,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所在不存在含热量多少,而应该是吸热或放多少,高温物体放热,低温物体吸热,且同种物质吸热或放热多少与质量及温度变化量有关,故D符合题意。
例题2、D
解析:热传递是由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进行传递,题目中没有给出吸热前铁块和水的温度,也就无法判断吸收热量后的温度,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例题3、A
解析: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多少,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谈到热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的热量。A、同种相同的物质,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故A正确;B、热量是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能量,不发生热传递不提热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的热量,只能说吸收或放收热量,故B错误;C、高温物体不一定得到的能量多,所以不一定吸热多,故B错误;D、不能说一个物体的热量多少,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故D错误。
例题4、C
解析:(1)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说明吸热相同,煤油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故AB都错;(2)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的快,故C正确、D错。
例题5、D
解析:A、装有凉奶的奶瓶放在热水中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由图乙可知,F的温度不断升高,因此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曲线E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故A叙述正确;B、图中所示牛奶吸收热量,温度上升,故B叙述正确;C、水放出热量,温度在下降,故C叙述正确;D、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D叙述错误。
三、随堂练习:
1、D 2、B 3、B 4、A 5、D 6、D
7、吸收或放出 焦耳(J) 热能的转移
四、课后巩固:
1、D 2、C 3、D 4、A 5、A 6、D
7、C 8、D 9、C 10、
11、(1)相等;(2)水;(3)慢;(4)单位时间内降低的温度
12、(1)吸热的多少。(2)大于 (3)沙子
13、(1)A;确保使用外焰加热;(2)升高的温度;秒表;(3)该方案避免两次加热,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