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夜间飞行的秘密》 同步练习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5 16:0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夜间飞行的秘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_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1.kē xué jiā( )经过yán jiū( )zhèng míng( ),蝙蝠在夜里飞行,捕食wén zi( )、cāng ying( ),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2.车载导航仪发明后,方便jià shǐ( )员定位、导航。
二、选字填空。
①即 ②既 ( )然 立( ) ( )使 一触( )发
①绳 ②蝇 ( )索 苍( ) 跳( ) ( )头小利
①驾 ②架 ( )驶 书( ) ( )驭 招( )不住
①竖 ②坚 ( )立 ( )信 ( )强 横七( )八
三、比一比,再组词。
绳( ) 蚊( ) 避( ) 萤( )
蝇( ) 纹( ) 壁( ) 荧( )
四、细读题目,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蝙蝠(biān) 系上(jì) 即使(jì) B.荧光(yín) 铃铛(dāng) 屏幕(píng)
C.障碍(zhàng) 揭开(jiē) 蒙上(méng) D.塞住(sāi) 漆黑(qī) 似的(sì)
2. 《夜间飞行的秘密》中,给飞机装上雷达来探路,科学家是从( )得到的启示。
A.蜜蜂认路 B.老马识途 C.蝙蝠声波 D.燕尾平衡
3. 下列哪一组词语依次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最恰当?( )。
在科学技术十分( )的今天,人们对蝙蝠能够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有了更多的( )
发现 发明 B.发达 发现 C.发明 发现 D.发达 发明
4.下列句子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
A.你快点走。你走快点。 B.我吃了饭再去。我去了再吃饭。
C.虚度了青春。青春虚度了。 D.这件事我要做。我要做这件事。
5. 下列对《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从写法方面提出的问题是( )。
A.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
B.课文先写提出问题,再写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
C.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
D.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碰到蚊子会怎样?
6.下面句子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B.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C.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D.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
(1)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改陈述句)
(2)洁白的雪花纷纷落在女孩金黄的头发上。(缩句)
(3)小燕子飞回来了。(扩句)
(4)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仿写句子)
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这是小明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一些问题,你能选择一个,帮他找到答案吗?。
A.蝙蝠是如何分辨障碍物的呢?
B.作者写三次实验时,为什么有详有略?
C.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我想帮小明回答的是( )问题。
八、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是一个反问句。( )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是一个设问句。( )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