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同步练习1.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2.以下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感冒病毒 B.变形虫C.细菌 D.霉菌3.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 )A.竹和山石 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 D.松和丹顶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蜻蜓点水 B.钢铁生锈C.公鸡打鸣 D.葵花向阳5.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6.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8.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一组是( )A.猫头鹰和鼠 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 D.狗和水草9.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10.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有细胞结构 B.能繁殖后代C.由有机物组成 D.能使其他生物生病
参考答案:1.C 2. A 3. C 4. B 5. B 6. C 7. D 8. D 9. D 10. B
生物的特征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怎么的特征( )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5.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6.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
(2)猫生小猫属于 。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
7.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
①一粒桃树种子能发育成一棵很大的桃树,并结出许多桃;一只蝌蚪能发育成一只青蛙。②将从同一棵向日葵上取下的两粒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都是向日葵,但两棵向日葵总是有一些形态特征不一样。
(1)材料①说明生物 。
(2)材料②说明生物 。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一、我来选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恐龙骨骼 B、珊瑚 C、珊瑚虫 D、钟乳石3、植物的一生需要不断的从外界吸收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需要的有机物。A、水、无机盐 B、水、二氧化碳
C、水、无机盐,无氧化碳 D、以上三项都不是4、生物生活所需的有机物直接或间接来自( )A、其他动物 B、真菌
C、植物 D、以上三项都不是5、动物和人在生活过程中不民产生废物,人的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有( )A、出汗 B、呼出气体
C、排尿 D、以上三种都是6、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含羞草 B、狮子
C、磨菇 D、流感病毒7、动物的繁殖方式很多,虎、狼是通过 繁殖下一代( )A、产生种子 B、产卵
C、产仔 D、以上都不对8、关于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行B、蘑菇属于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C、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我能判断9、冰凌顶端的冰积得越多,冰凌不会变得越长,这是冰凌的生长现象,因此,冰凌是有生命的。( )10、只有动物才对外界刺激作反应。( )11、生物的需要营养,例如,柳树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葡萄
糖,淀粉等有机物,维持生存。( )12引起禽流感的病毒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我会答13、生物的特征
有 、 、 、 、 ,另外,除 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分析下列图片,将图中的物体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类,并说明你的理由。
(1)图中的生物有 。(2)图中的非生物有 。(3)你的理由是 。15、下面是有关昆虫有法布尔的介绍,请阅读,然后回答问题。19世纪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亨利·法布尔是用观察法研究昆虫生活的第一位科学家。他是在“蓝色的天空下、蝉儿的歌声中”观察和研究它们本能的最高表现。只要天气晴好,法布尔就带上一把太阳伞、一个放大镜、一枝笔、一个记录本、一个面包和一个苹果,一大早就出发去观察,天黑时才返家。他就是这样辛辛苦苦地工作着、探查着。他观察每一种昆虫都花去大量的时间,如观察土蜂20年、地胆过渡变态25年、隧蜂30年、蜣螂(屎克郎)40年,最后写成著名的《昆虫记》,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1)法布尔研究昆虫,主要采用了哪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 。
(2)法布尔观察土蜂用了 年,观察蜣螂用了年,请你分析一下,为什么用那么长时间? 。
16、观察下图:
图l中的A和B两图中间的线段你认为一样长吗?用直尺量一量,结果是 。图2中你感觉A、B两图中间的圆一样大吗?量一量,结果是 。做完这两个观察实验,你有什么体会? 。
参考答案:
一、1、C 2、C 3、B 4、C 5、D 6、D 7、C 8、D
二、9、× 10、× 11、X 12、√
三、13、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病毒
14、(1)树、鹿、草、兔、腐生细菌
(2)水、生物遗体、土、阳光、二氧化碳
(3)树、鹿、草、兔、腐生细菌都符合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15、(1)观察法
(2)20 40因为观察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
16、一样大一样大视觉有时会出现误差,精确的观察需要一定的工具。
《生物的特征》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课本 B.汽车 C.松树 D.木箱
2.植物在生活中不能吸收的物质是( )
A.水分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淀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动物在生活中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母鸡下蛋属于繁殖 D.植物对外界刺激不能做出任何反应
4.下列现象中属于生长和繁殖的是( )
A.蘑菇从小长到大 B.人遇到狼群时感到害怕
C.植物落叶 D.人体排汗
5.下列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
A.生长 B.具有细胞结构 C.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D.能排出代谢废物
6.以下说法不是人和植物共有特征的是( )
A.排尿 B.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C.呼吸 D.能产生后代
7.含羞草对刺激做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相同(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手被针刺后缩回 C.子女与父亲不同 D.母鸡下蛋
8.植物生长有向光性,这种特征是( )
A.对光刺激做出的反应 B.光给植物的能量 C.植物独有的特点 D.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9.植物和动物共有的特征是( )
A.剧烈的运动 B. 光合作用 C.捕食 D. 呼吸
10.有一种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优美、欢快的乐曲时就跳起舞来,这种现象成为( )
A.生物的生长 B.生物的运动 C.生物对外界刺激的作用 D.生物的繁殖1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恐龙骨骼 B.珊瑚 C.珊瑚虫 D.钟乳石 12.生物生活所需的有机物直接或间接来自 A.其他动物 B.真菌 C.植物 D.以上三项都不是 13.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含羞草 B.狮子 C.磨菇 D.流感病毒 14.动物的繁殖方式很多,虎、狼是通过 繁殖下一代 ( ) A.产生种子 B.产卵 C.产仔 D.以上都不对 15.关于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行 B.蘑菇属于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C.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16.下列名词中都属于生物的是? ??(??? )
A.空气、蘑菇、花瓣
B.煤、鸟、细菌
C.树木、草、土壤
D.蘑菇、青霉、病毒
17.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
A.生物都能剧烈运动
B.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二、判断
1.冰凌顶端的冰积得越多,冰凌不会变得越长,这是冰凌的生长现象,因此,冰凌是有生命的。 ( )
2.只有动物才对外界刺激作反应。 ( )
3.生物的需要营养,例如,柳树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维持生存。( )
4.引起禽流感的病毒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
三、填空题1.请将下列左右两项有关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A动物捕食 a.应激性
B鲸喷出水柱 b.营养
C向日葵朝向太阳 c.繁殖
D.植物开花结果 d.生长
E.人体排汗 e .排出废物
F.小麦幼苗由小长大 f.遗传
G.子代与亲代相似 g.呼吸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一般来说,生物的生活需要 ,生物能进行
生物能排除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生物能 ,除 外,生物都由 组成。
3.人和动物可以通过 、 和 排除身体内的废物。
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观察生物与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1)一只活泼的小鸟。
(2)一盆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生长的植物。
(3)有多种生物画面的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2.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生物实物或标本。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你们知道三十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吗?那是一片荒芜,寸草不生。而今天我们的星球如此美丽,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装点的如此美丽吗?
学生:花、草、树木,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正是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动物才构成了美丽的、奇趣无比的大自然。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欣赏吧!
[讲授新课]
一、观察分析——什么是生物
教师:请同学们准备好纸和笔,我们观察一段多媒体片段,大家边看边把画面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分开记录下来,看谁记得最多,分得准确。准备好了吗?开始。
多媒体演示
画面中有茂密的森林、广阔的草原、森林中有栖息在树上的鸟儿,追逐嬉戏的梅花鹿;有潺潺的流水,有突起的山石。草原中有奔腾的马群,有悠闲吃着牧草的牛、羊,还有冒着炊烟的蒙古包,蒙古包前停着的马车和水槽。在蔚蓝的大海上有扬帆起航的船儿,不时从海面掠过的海鸥,在水中游弋的鱼儿、海蜇,还有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珊瑚虫……
学生:一边认真观看一边紧张记录。
教师:(及时评价)先从数量上了解情况,如记录了10种生物的同学请举手,15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20种以上的请举手等。然后请2~3名同学谈谈记录情况,给予评价鼓励。
教师:你们是怎样把它们区分开来的呢?
学生:因为生物是有生命的。
教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命有哪些特征。
二、知识迁移——生物的特征
教师:这是一只小鸟,我们看看小鸟有一些什么特征?再想想这些特征其他生物是不是也具有?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标本或实物,对照小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并进行热烈的讨论)小鸟要吃东西,需要营养,人和其他动物也需要营养。
教师: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也需要营养吗?
学生:植物也需要,我们为植物浇水、施肥就是为它们提供营养。
教师:太棒了,请掌声鼓励。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生长。生物还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小鸟要呼吸,如果没有氧气会弊死的,人和动物都需要呼吸。
教师:很好!那么植物需要呼吸吗?
学生:要,小学自然课里讲菜窖里有大量的CO2,这就是菜进行呼吸时放出来的。
教师:对,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会吸收大量的CO2,释放大量的O2;而在黑暗的环境中正好相反。
学生:小鸟要排废物,人和其他动物也可以通过排尿、排汗、呼吸将废物排出去。
教师:植物吗?植物也出汗、排尿吗?多媒体画面。
画面上一棵小树,点击一片叶子,叶子变黄,叶片飘落下来,同时画外音。“落叶归根,我带着这点废物先走了”。
学生:哇,原来植物是通过落叶,也可以通过呼吸排出废物的呀。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用小鸟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
学生:小鸟受到惊吓就会飞走。打苍蝇时苍蝇也会飞走。小兔听到声音会逃走。
教师:这些都属于应激性。什么是应激性呢?就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有的同学可能要问了,植物有没有呢?请看(出示向一侧生长的植物)这就是植物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向光生长。其实生活中经常见到——如果放在窗台或阳台上的花不经常轻动,就会长成这个样子。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哪位同学还能举出植物应激性的例子?
学生: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会合起来。
教师:非常好!生物体还有哪些特征呢?
学生1:小鸟会生蛋,蛋可以孵化出新的生命,生物体可以繁殖的。
学生2:还有生物体都可以长大的。
教师:对,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但是不同的生物繁殖的方式不同。有的植物产生种子进行繁殖,而有的植物却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鸟类产卵繁殖后代,哺乳动物通过产仔繁殖下一代。虽然方式不同,但是生物体生生不息地生存下来,正是生物体具有生长繁殖的特性。
教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书上没有说到的特征。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生物都有一定的寿命,都会死亡。
学生2:生物还能够进化。
学生3:生物还能够进行遗传变异。
学生4: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教师:从同学们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生物还有许多特征,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就能提出许多的问题,我们就会从中受益无穷。
三、总结反馈,提高能力
教师:我们讨论了这么多生命现象,大家一定能够利用这些生物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现在我们来做一下课后练习。
学生:讨论后回答。
珊瑚虫是生物,因为只有它具备了生物的特征,具有生命。而钟乳石和珊瑚是没有生命特征的,机器人也没有。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学完这节课后你们知道什么是生命了吧?知道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吗?
学生:生物体有共同的特征: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进行新陈代谢,可以生长和繁殖,还有一定的寿命……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到这么多的生命现象。体会到观察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认真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观察和记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热烈的讨论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激发我们的灵感,让你迸出思想的火花。积极的归纳总结让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使我们的知识系统化。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用我们自然界中最聪慧的大脑学会学习,探索生物无穷无尽的奥秘。
[巩固练习]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课本 B.汽车 C.松树 D.木箱
答案:C
2.植物在生活中不能吸收的物质是
A.水分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淀粉
答案: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动物在生活中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母鸡下蛋属于繁殖 D.植物对外界刺激不能做出任何反应
答案:C
4.下列现象中属于生长和繁殖的是
A.蘑菇从小长到大 B.人遇到狼群时感到害怕
C.植物落叶 D.人体排汗
答案:A
5.下列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A.生长 B.具有细胞结构 C.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D.能排出代谢废物
答案:B
6.以下说法不是人和植物共有特征的是
A.排尿 B.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C.呼吸 D.能产生后代
答案:A
7.含羞草对刺激做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相同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手被针刺后缩回 C.子女与父亲不同 D.母鸡下蛋
答案:B
●活动与探究
机器人能认识一定的符号,也能对人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反应,所以有人认为机器人是人造的“人”,它是有生命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写一篇小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板书设计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授课
日期
第几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
什么是生物--------生物的特征------巩固练习
备注(教学反思、教案修改、课堂再现等)
学生只能答出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比较广义
对于生物和非生物的比较和特点的掌握,学生
结合自身生命现象和非生物的进行对比,理解很快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什么是生物
生物的特征
1、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2、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3、学生拿出自带的物体。通过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设计意图: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导学生分析、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结合自身,分析表述。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
3、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1、播放多媒体课件。
2、提出问题:“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3、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4、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图画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5、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1、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想想你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帮助分析。
3、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除我们已经了解到的生物特征之外,谁知道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处了病毒。
当堂检测内容
检测形式:
口答
检测时间:
8分钟
备注:
1.我们留意了这么多生命现象,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这些生物的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我们来练习一下。教师打出图片,让学生指出图中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为什么?
2.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8分)
动物的取食???????????? 应激性
向日葵朝向太阳??????????? 生长
植物的开花结果??????????? 营养
人体的排汗????????????? 繁殖
蘑菇由小长大???????????? 排泄
3.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现象,你还认为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体呢?
检测结果
对于应激性理解不太好
课后反思
本课是学生接触生物学的第一课,首要问题是解决什么是生物,什么是非生物,从而总结出生物的特征。内容比较易懂,和学生每天的生命活动相关,学起来很容易。
在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的时候,对于能呼吸,能排泄这种每时每刻都进行的生命活动,更容易被忽略。稍加提示就会想起。对于应激性这种专业术语学生理解不太好,但是换种说法,生物会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后,就易理解得多。
生物的特征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一些生物与非生物,会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实物】
石头、菊花(带有枯枝)、树叶、蝗虫、蚯蚓、杯子、水等。
【提出问题】
观察并区分以上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区分的理由是什么?
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物?
(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4)观察一下教室,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
(人是生物吗?拖把、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菊花的枯枝是生物吗?)
(5)说一说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独立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共同总结。
【总结要点】
(1)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根据某一物体是否需要营养、呼吸、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来判断其是否是生物。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3)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方式不同: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有机物。
(4)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出汗、呼气、排尿。
【你说我辨】
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1、蟑螂捕蝉,黄雀在后。
2、葵花朵朵向太阳。
3、蜻蜓点水、金蝉脱壳。
4、望梅止渴
5、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
四、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课本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对于生物的特征,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生物现象你有疑惑,提出来,大家一起探究……
1、阅读以下短文,说出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
宇宙航行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毫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
2、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粒小麦种子、一棵小树苗,它们都是生物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五、巩固训练,检测反馈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花开花落 B、北雁南飞 C、孔雀“开屏” D、潮涨潮落
(二)、拓展题
1、请说出散曲名家马致远的《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判断依据是: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
(2)猫生小猫属于 。
(3)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
六、梳理总结,反思升华: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知识网络】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生物的特征
生活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除身能产生的废物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②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准备:
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教学设计:
(一)设计预习提纲,以问题的形式在课前发给同学们:
1、你家里有哪些生物?
2、机器人和钟乳石是生物吗?
3、什么是生物?
引导学生在家里进行观察,培养对本节课的兴趣,对知识形成已知部分和未知部分,让学生带者问题听课,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生物。
(二)上课
1、检查预习题? 通过提问的形式检查预习题的效果,学生回答起来不是很全面,教师应做适时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使学生对生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3、因为学生对小动物较感兴趣,通过学生较感兴趣的小动物作切入点,创设情景。师叙述:我们见过电动玩具小狗,它会动、会叫,它是生物吗?与家里养的小狗相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回说出许多不同点。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启发:“如果你打它一下,它会跑吗?”“电动小狗会生小狗吗?以此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4、知道小狗的特征后,如何使学生对关于生物的认识达到共识呢?接着指导学生按照课本第二页观察的基本要求,观察课本第三页图1-10,分别让学生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并提出问题:①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的获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②人类是否也是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③动物和人体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④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学生对生物概念的认识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是知识的拓展,延伸。
5、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三)复习
出示两道题:
1、想想你(也就是人体)具有哪些生物特征?
2、当你看到路边的一棵草,一朵花时,是否认识到它们也有生命呢?
随着这两道题的解答,本节的重点内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及时的复习和巩固,并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地情感教育。
接着让学生回忆刚才地预习题地回答对生物和非生物地判断是否正确,加深学生地理解和记忆。
(四)作业
1、机器人是生物吗?
2、参照课本的叙述,讨论珊瑚,珊瑚虫,哪个是生物?说明理由。
这两道题的设计是把容易混淆的问题为切入点,起到突破难点,学以致用的作用。
(五)小结
先让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纠正,解答问题。并进行板书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并强调这五点就是判断是不是生物的标准。最后让学生默写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强化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使知识得到升华。
教学反思
本课的知识点就是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为了使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探究性学习,我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生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获得有关生命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达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引入特征的例子,让学生根据已有得对生命的特征认识的知识去判断,从众多的生物事例中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课件22张PPT。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讨论:通过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识,试着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荷花是生物山上的雪是非生物高塔是非生物一、生物的概念
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百合花是生物大肠杆菌是生物金丝猴是生物石门是非生物二、生物的特征 1、请同学们来说一下,你们每天都干了些什么?
2、你们的一生要干些什么?
3、在冬天你感觉冷了,你会怎么做?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的从外界摄入营养,维持生存。例如:鸟捕食鱼大熊猫吃竹叶牛在草地上吃草2、生物能进行呼吸。
觉大多数生物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例如:鲸呼吸时产生的雾状水柱鸟用肺和气囊呼吸鱼用腮呼吸3、生物能排除生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的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动物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除植物通过落叶将一部分废物带走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对来自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向日葵总是向着有阳光的一方河鲀在平静时受惊吓后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红狐的生长菜豆的生长鳄鱼产卵繁殖补充:6、生能够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仙人掌适应沙漠环境蜘蛛的拟态便于捕食水葫芦的过度繁殖引起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人类的过度砍伐导致大量野生动物灭绝7、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人胚胎初期细胞群一些单细胞生物8、生物能够遗传和变异图片中是一头母猪和它所产的幼仔。母猪产的幼仔还是猪,不会是变成狗猫。这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幼仔中,有跟母猪相同颜色的和不都颜色的,这些幼仔都是母猪产的,但是它们的颜色却不一样,这就说明了生物的变异。总结:生物的八个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生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能够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8、生物能够遗传和变异。课堂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 )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DCD二、拓展题
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
(2)猫生小猫属于 。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生物生长 繁殖遗传变异对刺激做出反应课后作业选一种身边的生物,写出它每一种生物特征的具体生命现象。课件40张PPT。从太空看到的地球 假如你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中遥望地球,映入你眼帘的将是一幅由蓝色、绿色和白色等编织而成的美丽图案。蓝色是浩瀚的海洋,绿色是广袤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飘动在海洋和陆地上空的云彩。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想一想,议一议:1、分析下列图片哪些是生物,请说出理由机器人弹钢琴22小鸟在呼吸人出汗秋天植物的叶子落了正常缺氮缺磷缺钾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利用水、无机盐、二氧碳制造有机物葡萄糖、淀粉等动物以植物或其它动物为食,获得营养思考:它们怎样获取营养?鲸在进行什么活动?21野牛在晨光中呼吸22小鸟在呼吸2.生物能进行呼吸
-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种子萌发?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排出体内的废物??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落叶是植物产生的废物421河鲀1平静时河鲀422受惊吓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红狐的成长发育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
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的特征:恐龙化石 它们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正在推小车的机器人不断长大的钟乳石它们是生物吗,为什么?哪些是生物?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珊瑚是生物吗? 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巩固练习
请说出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名区《天净沙·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非生物有: 课件22张PPT。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假如你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中遥望地球,映入你眼帘的将是一幅由蓝色、绿色和白色等编织而成的美丽图案。蓝色是浩瀚的海洋,绿色是广袤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飘动在海洋和陆地上空的云彩。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1.什么是生物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观察与思考动物……机器人能像人一样会弹钢琴 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珊瑚 植物……微生物…… 这些形态各异的物体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又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有的具有生命,有的没有生命。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是非生物,为什么? 猎豹和它捕获的食物 动物(anima1)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猎豹常常把自己获的食物“藏放”在树上,以免被别的食肉动物所食。 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生物的特征绿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植物(plant)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如葡萄糖、淀粉等,这些物质是生物体所特有的,因而叫做有机物(organic compound)。二、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三、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在生活过程中,身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 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 人出汗 植物也产生废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植物落叶 狮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狮追捕斑马 四、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有些植物如含羞草,它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这些都说明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蘑菇 蘑菇属于真菌(fungus),它能从小长大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许多植物产生种子(seed),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能不断长大。 种子的萌发 破壳而出的小鸡 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鸟类产卵繁殖下一代,虎、狼等动物通过产仔繁殖下一代。 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virus)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想一想,你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特征?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 什么是生物? 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习生物学知识,还要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课件42张PPT。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我们这门课叫生物,到底什么是生物?
先看看几张图片判断下那些属于生物,哪些不是?并思考所有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的呢?考考你:东北虎我也是
难得
有闲散散步野生东北虎现存数量只有400多只,大部分分布在俄罗斯,在我国的数量不足20只,朝鲜半岛已经再没有东北虎的踪迹。
麋鹿:俗称“四不像”。头像马尾像驴蹄像牛角像鹿金丝猴我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银杏、白果树、公孙树生物有生命而非生物没有生命。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既然有生命的是生物,再一个问题所有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问
1、植物怎样获得营养物质的?
2、动物怎样获得营养物质的?成为蛇口中之物的鼠奇妙的蛇鼠大战
一提起蛇岛,人们自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旅顺蛇岛,其实蛇岛并非我国仅有,在非洲坦桑尼亚桑给巴尔附近海面上就有一个蛇岛,岛上栖息着6000多条黑眉蝮蛇。 岛上的蝮蛇毒性很强,一旦被毒蛇咬伤,几分钟后便会死去。蛇岛上除了黑眉蝮蛇外,还有为数不少的老鼠。这些老鼠长得很奇特,全部为黑色长毛,个大肥胖,如同小猫,它们与蝮蛇是不共戴天的死敌。老鼠以蛇为主要食源,精明的老鼠专门夜间偷袭蝮蛇,得手后美美地饱食一餐。可是在白天,老鼠却成了蝮蛇攻击的主要对象,往往几条蝮蛇把老鼠包围起来,蛇鼠展开生死大搏斗,场面惊险,妙趣横生。 品尝美味的水虿不见蜻蜓点水 只见蚊子成群?
蜻蜓有千里眼一般的敏锐目光及灵巧的飞行术,它专吃各种虫类(包括蚊子)。“蜻蜓点水”实质是产卵于水中。卵在水中变成的幼虫叫“水虿”。水虿在水中生活期间也很善于捕食小动物,如蚊子的幼虫——孑孓便是水虿的主食。
但是,由于人们大量地使用农药,田间、水沟、池塘都被污染,使蜻蜓得不到安身之处,水虿也被毒死,蜻蜓就大量减少了。
蜻蜓的衰亡,导致了蚊子和其他害虫的猖獗,反过来又要求施更多的农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其结果还是人类吃亏。我们可以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即人为的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自然界 就将给人类无情的报复。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正常缺氮缺磷缺钾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在进行什么活动?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1野牛在晨光中呼吸22红翅黑鹂在呼吸植物会呼吸吗?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3x“撒尿小孩”铜像1、人是怎样排出废物的? 2、植物是怎样排出废物的?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废物的。如:出汗,呼吸,排尿植物落叶再见,我带一点废物先走了!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421平静时河鲀俗称“气泡鱼”、“吹肚鱼”422河鲀2受惊吓后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从小长大的蘑菇51红狐的生长52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此外还有其他特征吗?具有严整的结构。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能影响环境。有共同的物质和结构基础 。……问题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该怎么回答呢?
答:首先生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练习题 分析下列图片,指出图片中的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说明你的理由。机器人在弹钢琴答:它们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思考:珊瑚是生物吗?为什么?为什么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浅水区?1.珊瑚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
答:珊瑚不是生物,因为它是由死去的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而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
2.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浅水区可获得更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小鸟的特点 生物的特征要吃东西要呼吸要排便受到惊吓会飞走会生蛋孵小鸟会死去生物都有寿命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繁殖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生物是有生命的
观察法:
二、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