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问号,在阅读中体会问号、句号所表达的语气。
3.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问号,在阅读中体会问号、句号所表达的语气。
教学难点:
对交流和对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说自己想说的话,说想象中的事物。在说话中乐于分享和运用学到的句子和语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引导学生说出《比尾巴》的6种小动物。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动物王国正在举行一场比赛,最先出场的是6种动物,它们分别是什么?
学生: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教师:对的,就是这些小动物,小朋友们都记得很好,那么这场比赛的内容是什么呢?也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大声地告诉老师。
学生:比尾巴。
教师:对的,小动物们正在比尾巴,比得怎么样了呢?我们到现场去看一下。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细读课文第1、2小节。
A.读出认识问句,并读出问句的上扬语气
谁的尾巴长? 猴子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兔子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动物们的尾巴真多样,每一个都不一样,不比不知道,一比真有趣。不仅如此,比赛的内容读起来还有特别的语气呢,你们能读出来吗?
B.学习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积累语言表达
出示读一读: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教师提问:怎么样,你们发现这三个句子共同的地方了吗?每个句子后面都带了个弯弯的符号,这个标点符号叫问号(出示问句),这样的句子叫做问句(出示问句)。
(出示猴子的尾巴图片)它的尾巴是怎么样的?
学生:老师,猴子的尾巴长长的。
教师:对了,长长的。谁来把问句和回答连起来读。
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
教师总结:问句的语气读得真好。猴子的尾巴长长的,既可以让猴子在树上保持平衡,还能帮助它爬树,甚至是赶蚊子呢。
谁的尾巴短? 兔子的尾巴短。
教师提问:(出示兔子的图片)小朋友看看兔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兔子的尾巴很短小,很可爱。
教师总结:是这样的。不过,别小看兔子的短尾巴,它的作用可不小。遇到危险的时候,兔子的小尾巴可以帮助它灵活地转身逃跑,而且还不会被对方抓住小尾巴。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教师总结:(出示松鼠的图片)拥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即使是从高高的地方跳下来,也可以稳稳、安全地落地。所以说,松鼠的尾巴还有降落伞的作用呢。
(2)细读课文第3、4小节。
A.在阅读中体会问号、句号所表达的语气
(出示公鸡、鸭子、孔雀的图片)教师提问:看到这三种动物的尾巴都有各自的本领,其他三种小动物也迫不及待地要登场了。它们又能有什么新的比赛内容呢?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出示公鸡、鸭子、孔雀的图片)你们来看看,它们谁的尾巴最符合上面的三个问句。
学生回答:
公鸡的尾巴弯。
鸭子的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B.勤学多思——“弯和直”这对反义词
教师提问:(出示公鸡的弯弯的尾巴图片)我们来画一画它的轮廓,感受一下,弯弯的,和什么是相对的呢?
教师提问:弯和直是一对反义词。用生活中的经验,来什么物品是直直的呢?
学生回答:老师,铅笔是直直的,尺子也是直直的。
C勤学多思——动物的特点
谁的尾巴扁?鸭子的尾巴扁。
教师提问:(出示鸭子的图片)鸭子的尾巴扁扁的,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老师,我从其他书上看到说,鸭子游泳的时候,尾巴扁扁的能帮助它浮在水面上。
教师:你的阅读真广泛,向你学习!
D.勤学多思——“最”
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教师提问:(出示孔雀的图片)孔雀的尾巴,你们都见过了吗?开了屏的孔雀,展示着它五彩斑斓的大尾巴,谁也比不上它的美丽,所以孔雀的尾巴最好看了。
巩固练习:
小朋友,你们还能用“最”,造一个句子吗?
学生:××写字最认真。 ××上班最辛苦。
三、拓展阅读,巩固提升
(出示大象、长颈鹿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动物特点一问一答)动物王国的比赛还在继续,你们还能想到什么比赛内容,让你喜欢的动物上场展示一下,比一比吧。
谁的耳朵最大? 大象的耳朵最大。
谁的脖子最长? 长颈鹿的脖子最长。
谁的四肢像柱子? 大象的四肢像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