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清朝1616-1911,共12位帝王
1616年-1626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 10年
1626年-1643年 清太宗(皇太极) 天聪 17年
1626年-1643年 清世祖(福临) 顺治 18年
1661年-1722年 清圣祖(玄烨) 康熙 61年
1723年-1735年 清世宗(胤禛) 雍正 13年
1736年-1795年 清高宗(弘历) 乾隆 60年
1796年-1820年 清仁宗(颙琰) 嘉庆 25年
1796年-1820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 30年
1851年-1861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 11年
1862年-1874年 清穆宗(载淳) 同治 13年
1875年-1908年 清德宗(载湉) 光绪 34年
1908年-1912年 末代皇帝(溥仪) 宣统 3年
康乾盛世
政局稳定
经济繁荣
疆域开拓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一)奏折制度
奏折匣
皇帝
单独呈送密封报告
亲手批阅奏折返回
官员
1.特点:迅速、机密
2.作用:(1)皇帝能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
(2)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3)强化对官僚机构控制。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二)军机处
1.设立的时间、原因:
思考: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
2.职能:
职能的演变:由最初单纯协助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一 军机大臣没有定额,以六至八人为常。人数多少均由皇帝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3.特点:
特点:成员少,机构简单。
简
◎军机处内部
材料二 无论事情多复杂,一定在三句话内讲完。跪承旨意后匆匆回到军机处。拟旨完毕,再赶回养心殿报雍正批准。
材料三 地处内廷,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太监也不得在侧。
特点:办事效率高,速度很快。
特点:保密性好,外界干扰少。
速
密
3.特点:简、速、密
4.评价:
(1)提高了行政效率;
(2)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3)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官吏唯上是从,易出现失误,
——封建专制制度的衰落。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三)文字狱
1.目的:加强思想文化的控制,维护专制统治。
又降一世夏秋冬,一把心肠论浊清
斩首
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
开棺戮尸,
诛十族
2.影响:
(1)加强了思想文化的控制
(2)造成社会恐怖气氛,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3)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疆域的奠定
台湾
黑龙江流域
蒙古
新疆
西藏
西南
【合作探究1】
结合课本78-79页,梳理清朝治理疆域采取的措施以及完成导学案上的连线图,并分析清朝治理疆域的措施有什么特点?
【合作探究1】
小组合作,结合课本78-79页,梳理清朝治理疆域采取的措施以及完成导学案上的连线图,并分析清朝治理疆域的措施有什么特点?
台湾
沙俄入侵
达赖、班禅
土司制度
平定准噶尔
郑成功
和卓叛乱
驻藏大臣
盟旗制度
伊犁将军
《尼布楚条约》
流官制度
设府
黑龙江
蒙古
新疆
西藏
西南
二、疆域的奠定
设府
抗击沙俄、签约
盟旗制度
伊犁将军
驻藏大臣
改土归流
特点:因地制宜
二、疆域的奠定
◎清朝疆域图(1820年)
◎明朝形势图(1433年)
“有疆无界”
“有疆有界”
→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一)内部危机
材料一 清朝的衰机,可说是起于乾隆之世的。高宗性本奢侈,在位时六次南巡,耗费无艺。中岁后又任用和珅,贪渎为古今所无。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乾隆末年、嘉庆初年震动全国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可以看作人口压力与社会危机的一个标志……清朝从此由盛转衰。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年份 人口数 每口平均田数
顺治十二年(1655) 14,033,900 27.63
康熙五十年(1711) 24,621,324 28.15
雍正十二年(1734)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1753)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1766) 208,095,796 3.56
1.资源危机
2.政治危机
3.社会危机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二)外部危机
西方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
“闭塞关口,封锁国境”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政策
◎广州十三行(清)
结果: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二)外部危机
我们说康乾时代“为前代所不及,这是就历史的纵向比较而言。如果把乾隆取得的成绩做横向的考察,即放到当时的世界范围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较,那就会呈现出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
——戴逸《论乾隆》
与同一时期的欧美国家比较,从清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中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合作探究2】
中国
政治:君主专制统治仍很顽固。
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科技军事:科技非常落后,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
对外政策:闭关锁国(天朝上国)
西方(英国)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确立。
经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科技军事:近代科学发展,军事武器进入热兵器时代。
对外关系:侵略扩张,争夺殖民地。
P K
课堂小结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统治危机的初显
康乾盛世
君主专制的发展
推行奏折制度
设立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
治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等
反击沙俄:《尼布楚条约》等
管辖西北: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等
共治西藏:册封达赖班禅、(改土归流)等
内部危机
外部危机
结果
鼎盛
危机
课堂练习
1.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B
2.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维吾尔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材料体现了( )
A.因地制宜的管理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专制主义的削弱
D.地缘政治的特点
A
课堂练习
课后思考:
清朝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以及影响(积极、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