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6张PPT。地球的运动是多种运动的叠加◎绕地球和月球的质点中心旋转
◎绕太阳公转
◎绕地轴自转
◎随太阳绕银河系中心旋转
◎随银河系在宇宙中运动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2、周期3、速度(一)地球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NS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1、方向:自西向东下列图形中,哪些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下列图形中,哪些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2、周期:1个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1个太阳日: 24小时读图:
P16页图1-12
太阳日与恒星日示意2、周期:1个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1个太阳日: 24小时 (1)恒星日和太阳
日不同是因为选取的
参照物不同;
(2)造成差异的原
因是地球自转的同时
还在公转。2、周期:1个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1个太阳日: 24小时【填表】P16页表格:恒星日和太阳日【总结】P16页表格:恒星日和太阳日规律总结: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15°/时,除南北两
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同。3、速度(1)角速度NS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因为地轴是不旋转的极点在地轴上,
所以极点不自转3、速度(1)角速度(2)线速度想一想:单位时间内
扫过的弧长
是否相同?赤道与任一
纬度周长是
否相同?【活动】假设地球是正球体,完成P17表格的计算。3、速度(1)角速度(2)线速度规律总结:
从赤道向两极减小;赤道最大,约1670
千米/小时;南北纬60°处 ,为赤道的一半;
极点为零。
计算地表任一纬线的线速度的公式:
1670千米/小时×cos纬度数【思维拓展】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试着推导出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
线速度计算公式? v是线速度,R是赤道半径,h是海拔
高度,?为地理纬度,T是自转周期。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线速度计算公式: v是线速度,R是赤道半径,h是海拔
高度,?为地理纬度,T是自转周期。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线速度计算公式:规律总结:
从赤道向两极减小;赤道最大,约1670千米/小时;
南北纬60°处 ,为赤道的一半;极点为零。
地表任一纬线的线速度的计算公式:
1670千米/小时×cos纬度数
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线速度计算公式:3、速度(1)角速度(2)线速度总结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运动自转中心自转
速度自转方向角速度线速度自转周期自 转地 轴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逆时针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顺时针转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其余各地都相等。
约为15o /小时,1o /4分钟,1′/4秒。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赤道处线速度最大
(1670km/小时) ,线速度因纬度而不同
—— 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为23时56分4秒,即1恒星日。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2、地转偏向3、地方时1、昼夜交替现象【思考】 地球如果不运动,会有昼夜现
象、会有昼夜交替吗?如果地球只
是公转呢?(1)昼夜现象的产生 由于地球是一
个既不发光、也不
透明的球体,所以
在同一时间里,太
阳只能照亮地球表
面的一半。向着太
阳的半球是白天,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
黑夜。(2)昼夜交替的地理意义 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 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
表面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
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3)晨昏线①晨昏线的概念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
界线(圈)。 晨线:晨线是指地球上某些地方结束
黑夜进入白昼状态的界线。 昏线:昏线是指地球上某些地方结束
白昼进入黑夜状态的界线。②晨昏线的判读昼
半
球夜
半
球图
中
的
红
线
是
晨
线
还
是
昏
线
?②晨昏线的判读昼
半
球夜
半
球图
中
的
红
线
是
晨
线
还
是
昏
线
?昏线晨线、昏线的判别应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昏线。晨线晨线、昏线的判别应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昏线。晨线、昏线的判别应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昏线。晨线晨线晨线、昏线的判别应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昏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昏线的判别应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昏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晨线、昏线的判别应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昏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晨线晨线、昏线的判别应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昏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昏线的判别应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昏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晨线、昏线的判别应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
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昏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昏线③晨昏线的画法③晨昏线的画法③晨昏线的画法③晨昏线的画法③晨昏线的画法2、地球自转偏向力阅读:
P18页《地转偏向力》2、地球自转偏向力(1)产生的条件:地球在自转;地球上的物体
在水平方向上有运动速度2、地球自转偏向力(1)产生的条件:地球在自转;地球上的物体
在水平方向上有运动速度(2)规律:面向物体的原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找出北半球的水平气流的运动轨迹气流的原方向实际运动轨迹ACBD找出北半球的水平气流的运动轨迹气流的原方向实际运动轨迹ACBD√√2、地球自转偏向力(1)产生的条件:地球在自转;地球上的物体
在水平方向上有运动速度(2)规律:面向物体的原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3)影响:①河流 ②大气环流 ③洋流◆火车运行,铁轨的受磨损程度
◆港口码头选址
◆河岸边建房,最佳位置
◆发射导弹
◆河流沙中淘金①地方时: 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
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
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
为地方时。3、地方时a、概念:①地方时:3、地方时a、概念:b、特点:因经度不同而不同①地方时:3、地方时a、概念:b、特点:因经度不同而不同c、形成:地球自转,太阳东升西落,
东边的地方先看到日出、日落①地方时:3、地方时a、概念:b、特点:因经度不同而不同c、形成:地球自转,太阳东升西落,
东边的地方先看到日出、日落d、计算:经度差对应时间差1. 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2点时,位于东经113°
的长沙地方时( )A. 10月1日12点28分 B. 10月1日11点32分
C. 10月1日13点28分 D. 10月1日12点32分【课堂演练】计算地方时的方法1. 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2点时,位于东经113°
的长沙地方时( )A. 10月1日12点28分 B. 10月1日11点32分
C. 10月1日13点28分 D. 10月1日12点32分如果已知A地的时间,求B地时间。
B地的时间=A地时间±4分钟×经度差【课堂演练】计算地方时的方法【课堂演练】计算地方时的方法1. 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2点时,位于东经113°
的长沙地方时( )A. 10月1日12点28分 B. 10月1日11点32分
C. 10月1日13点28分 D. 10月1日12点32分B如果已知A地的时间,求B地时间。
B地的时间=A地时间±4分钟×经度差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各地都使用
当地的地方时,或都使用同一地方时
行不行?为什么?②时区和区时:3、地方时a、时区:24个
中时区+东西11区+东西12区②时区和区时:3、地方时a、时区:24个
中时区+东西11区+东西12区b、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中央经线上
的地方时即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计算原理:时区差=区时差2. 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2点时,位于东经48°
的某地的区时是A. 10月1日17点 B. 9月30日22点
C. 10月1日7点 D. 10月2日4点( )【课堂演练】计算区时的方法2. 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2点时,位于东经48°
的某地的区时是A. 10月1日17点 B. 9月30日22点
C. 10月1日7点 D. 10月2日4点( )如果已知A地的时间,求B地时间。
B地的时间=A地钟点±1小时×时区差【课堂演练】计算区时的方法2. 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2点时,位于东经48°
的某地的区时是A. 10月1日17点 B. 9月30日22点
C. 10月1日7点 D. 10月2日4点( )C如果已知A地的时间,求B地时间。
B地的时间=A地钟点±1小时×时区差【课堂演练】计算区时的方法 1、已知某地经度求时区方法:某地时
区=某地经度/15。若结果为整数,则为时
区数;若所得结果为小数,则四舍五入。 1、已知某地经度求时区方法:某地时
区=某地经度/15。若结果为整数,则为时
区数;若所得结果为小数,则四舍五入。 2、求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1、已知某地经度求时区方法:某地时
区=某地经度/15。若结果为整数,则为时
区数;若所得结果为小数,则四舍五入。 2、求区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3、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早。求
东边的时刻加时差,求西边的时刻减时差。 4、计算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如果计
算结果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时,日期加
一天,即为所求时刻。若运算结果数值是
负数,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
求时刻。 4、计算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如果计
算结果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时,日期加
一天,即为所求时刻。若运算结果数值是
负数,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
求时刻。 5、在移动的情况下(如乘海轮或飞机)
计算时间和日期,按公式计算后,要加上
行程时间。 6、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
月、平年、闰年,即大小平润要搞清。
(月份大小:7月前单大,8月后双大;平
年2月份28天,闰年2月份29天;平年是不
能被4整除和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的年份) 6、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
月、平年、闰年,即大小平润要搞清。
(月份大小:7月前单大,8月后双大;平
年2月份28天,闰年2月份29天;平年是不
能被4整除和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的年份) 7、区分区时计算中的“东西”和方向
上的“东西”。区时计算中的“东西”是:
东经在东,西经在西;东经大者为东,小
者为西;西经大者为西,小者为东。③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有了国际日期变更线,会产生一个特殊
的时区吗?为什么?★有了国际日期变更线,会产生一个特殊
的时区吗?为什么?★跨过180°经线,时刻的计算会出现几种
情况? 阅读P18实践型活动的图文内容,
设计自己完成活动的方案,测量、推
算出长沙的经度约数。可能用得到的数据 1、日影杆影端落在A点的时间:北京
时间11︰44分; 2、日影杆影端落在B点的时间:北京
时间13︰04分; 3、杆影与OC重合时的时间:北京时
间12︰16分; 4、a=30cm、b=63cm、OA=OB=33cm 1、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
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
度相差1分,地方时相差4秒钟。 2、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
的值越大。 3、北京时间是采用以120 °E经线做
为中央经线的东八区的区时。探究原理1: 1、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
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
度相差1分,地方时相差4秒钟。 2、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
的值越大。 3、北京时间是采用以120 °E经线做
为中央经线的东八区的区时。学校所在地的经度:120°-(16÷4)=116°探究原理1: 与当地正午时差相同的前后两个时刻,
其太阳高度,以及对应的物体影子的长短
是相同的。探究原理2: 与当地正午时差相同的前后两个时刻,
其太阳高度,以及对应的物体影子的长短
是相同的。 物体影子的长短相同的前后两个时刻,
与当地正午的时差相同。探究原理2: 与当地正午时差相同的前后两个时刻,
其太阳高度,以及对应的物体影子的长短
是相同的。 物体影子的长短相同的前后两个时刻,
与当地正午的时差相同。 所以,(B时刻-A时刻)÷2+A时刻
=当地正午时刻探究原理2: 或者,A、B两个时刻和的平均值就是
当地的正午时刻。(11︰44+13︰04)÷2=12︰24探究原理2: 或者,A、B两个时刻和的平均值就是
当地的正午时刻。(11︰44+13︰04)÷2=12︰24120-(24÷4)=114探究原理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
2、地转偏向
3、地方时①地方时
②时区和区时
③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