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体温的控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体温的控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11-07 22:34:09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都有保持体温相对恒定,因此这几种动物叫恒温动物。
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 直肠温度
36.4 °C 36.9°C 37.3 °C
下表是在一个身体健康的初中二年级学生身上测得的三个温度值(在同一时刻测得的),从测量的部位来说,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结论: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思考:
同一人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
成员 上午6h 上午10h 中午12h 下午2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 37.0℃ 37.2 ℃ 37.3℃ 37.4℃ 37.2 ℃ 37.1℃
父亲 36.8℃ 37.0℃ 37.1℃ 37.3 ℃ 37.1℃ 36.9 ℃
自己 37.1 ℃ 37.3 ℃ 37.4 ℃ 37.5 ℃ 37.3 ℃ 37.1 ℃
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口腔温度)
从这张表中你可以得到些什么结论?
(思考方向:比较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温度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比较不同年龄的:比较不同性别的:等等
讨论
我们一起讨论后,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结论;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
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
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
4.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
另外:
体温还会随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的不同而不同,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动。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看一看
1、体温恒定是正常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体温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导致动物的死亡。
2、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思考: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








动态 平 衡
人类何以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原来是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思考:
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下的产热量百分比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内脏
骨骼肌
其他 16
56
18
10 1
8
90
1
产热量
脑 内脏 骨骼肌 其他(安静时)
16%
56%
18%
10%
你能根据上表的数据,参照左图,用图表示人体运动时各器官的产热情况吗
画一画
人体在运动时各个器官的产热情况
脑 骨骼肌 内脏 其他
1%
8%
90%
1%
产热量
脑 内脏 骨骼肌 其他
16%
18%
56%
10%
产热量
人体在安静时各个器官的产热情况
对比一下:对比上面的两幅图,我们可以发现安静时与运动时的主要的产热器官分别是什么?
比一比
运动时:
安静时:
以骨骼肌产热为主
以内脏产热为主
你刚才画的是柱形图,能根据上表的数据,转换成其它的统计图吗 你有几种方案 请把它们画下来
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下的产热量百分比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内脏
肌肉和皮肤
其他 16
56
18
10 1
8
90
1
安静时各器官的产热情况
活动时各器官的产热情况
1、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2、人体多少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3、皮肤散热的方式主要是哪两种?
知道: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散热的方式主要是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
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主要通过皮肤直接散热
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
皮肤结构示意图
皮肤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在常温下,皮肤汗液分泌少,蒸发散热所占比例不大;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1、为什么会中暑?
2、中暑的症状是什么?
3、中暑了怎么办?
中暑
当人体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
中暑的表现是:体温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严重时危及生命。
你认为什么环境易中暑
高温湿润
预防:
1.出行躲避烈日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3.保持充足睡眠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三、体温受脑控制
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 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高温环境下
低温环境下
皮肤温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汗液分泌
血管舒张
增加散热
高温环境下
皮肤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骨骼肌战栗
皮肤血管收缩
减少散热
皮肤立毛肌
收缩
汗毛孔缩小
增加产热
低温环境下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运动时:
安静时:
高温下:
低温下:
恒定的体温
产热
散热
(动态平衡)
皮肤直接散热为主
汗液蒸发散热为主
体温 调节中枢
(脑干)
肌肉和皮肤为主
内脏为主
课堂练习
1、恒温动物体温的特点是( )
A.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并保持不变
B.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C.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但各部位温度保持不变
D.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温度也是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D
课堂练习
2、人体睡觉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剧烈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 ,其散热方式有 和 两种。当环境温度等于人体温度时,人体散热主要依靠 。
内脏
骨骼肌
皮肤
皮肤直接散热
汗液蒸发散热
汗液蒸发散热
课堂练习
3、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 )
A.人体内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C.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D.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
C
课堂练习
4、人体在寒冷环境里保持体温恒定主要靠( )
A.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多,皮肤温度升高
B.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少,皮肤温度降低
C.肌肉不自主的颤抖
D.B、C两项都是
D
课堂练习
5、人体的体温在 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使 和 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这是人体进行正常 的必要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脑干
产热
散热
生命活动
练一练
6.右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张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图,可知A图中的情况发生时外界气温 ,皮肤内大多数毛细血管 ,血流量 ,皮肤的温度会 ,由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会 ,
(2)B图在 情况下发生的。同时汗液的分泌 ,从而使人体散发热量 ,这样可使人的体温保持正常。
(3)当外界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则以 方式散热。
舒张
较高
增多
升高
增加
外界气温较低
减少
减少
皮肤直接散热
冷冻技术
科学家预测,人体冷冻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将十分广泛。可以把患了绝症的病人冷冻起来,几百年后当相关的技术出现后,再使其复活,经治疗而获得健康;再有,可以把宇航员冷冻起来暂停人体老化的程序,经数光年距离之后,他们抵达某个星系后解冻,他们的年龄就和离开地球时完全一样,没有任何衰老。人体冷冻技术使人的太空旅行有了实现的可能。目前不能确定人的最低致死体温。现实中人体细胞冷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比如在治疗不育症时使用的精子冷冻、卵子冷冻、胚胎冷冻技术。
知识拓展
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直肠温度超过37.6℃,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认为是发热。发热一般分为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高热(38℃以上)与低热(体温37-38℃左右)。发热持续2-4周称为长期发热。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此时白细胞生成增多,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人体战胜疾病。但发热过高或过久会使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以及代谢发生严重障碍。小儿体温超过41℃时,脑细胞就可能遭受损伤,甚至出现抽搐,并逐步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发热时人体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加上食物的消化吸收困难以及一系列的病变。所以过高过久的发热是对人体不利的。因此遇到高热病人应及时采用退热措施,并立即请医生诊断、治疗。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