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新疆
一、选择题:
1.19世纪60至70年代,想争夺新疆的两个国家是( )
A.英、法 B.法、德 C.英、俄 D.俄、美
2.1865年后,擅自宣布在新疆建国,自立为汗的是( )
A.西摩尔 B.瓦德西 C.阿古柏 D.奕山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兵侵占中国新疆地区,宣布成立汗国的阿古柏是下列哪国将领( )
A.浩罕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4.在清政府内部主张重海防轻塞防的总督是( )
A.左宗棠 B.曾纪泽 C.关天培 D.李鸿章
5.“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
A.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强调西北塞防重要?
C.强调东南海防重要 D.中国西北边疆形势严峻
6. 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的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刘铭传
7.下列议和主张不属于左宗棠的是( )
A.力主收复新疆
B.重视东南海防,放弃西北塞防
C.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D.在新疆设立行省
8.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是在( )
A.1865年 B.1875年 C.1876年 D.1878年
9.1878年,中国收回了除 以外的地区( )
A.喀什噶尔 B.乌鲁木齐 C.吐鲁番 D.伊犁
10.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在这之前侵占伊犁的外国侵略者是( )
A.沙俄 B.英国 C.阿古柏政权 D.法国
11.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是在( )
A.1881年 B.1884年 C.1885年 D.1895年
12.如果要给左宗棠写一篇传记,以下事迹应该写入的是( )
① 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 ② 通过谈判收回伊犁
③ 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 ④ 签订中俄《伊犁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
“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赢
得春风度玉关。”
请回答:
(1)大将是谁? 他为什么要西征?
(2)该诗歌颂了他的什么功绩?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请回答:
①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②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有何历史作用?
④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后来是怎样收回的?新疆设立行省是哪一年?
参考答案:
1.C 2.C 3.A 4.D 5.B 6.B 7.B 8.B 9.D 10.A 11.B 12.B
左宗棠为什么能收复新疆?我们应当怎样评价左宗棠?
思路解析:首先,从课文中可以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他本人态度坚决,上有清政府的支持,新疆军民的支持,等等。这类问题,应从多方面去考虑。其次,评价历史人物我们一贯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一般从功过两方面去思考。
答案:
(1)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
第一、 左宗棠评定叛乱,抵制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是正义的事业,得到全或人民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新疆各族人民。他们纷纷献粮献马,运送粮草,充当向导,传递情报,有的还拿起武器投入战斗。第二,左宗棠反侵略的态度坚决,并很有谋略。
针对新疆当时的局势,李鸿章借口海防、塞防难以兼顾,主张放弃新疆。左宗棠主张收复新疆。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左宗棠又顶住英俄的压力,直到最后胜利。第三,左宗棠在战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如了解敌情,储粮修路);制定的“先北后南,缓进激战”方针,对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2)对左宗棠的评价: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要用辩证分析的方法,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一方面,他有历史污点,如镇压太平天国、捻军和回民起义,但这是他的地主阶级立场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他一生的主要方面,他在中国近代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是他积极举办洋务,先后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兰州机器织呢局,并且办得比较成功。二是在保卫边疆上,功劳尤其巨大。他在平定割据、反击侵略上,态度坚决、敢做敢为,又很有谋略。在新疆问题上,他率军平叛,粉碎了俄英两国利用阿古柏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阴谋,还配合曾纪泽收复了伊犁,并开发了新疆。为保卫和建设西北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左宗棠,也许我国现在的版图上已经看不到新疆了。在越南问题上,他也主张坚决回击法国的侵略
收复新疆
一、选一选:
1、19世纪60至70年代,插手我国新疆地区事物,造成新疆危机国家是: ( )
A.英国、法国 B.英国、美国 C.英国、俄国 D.美国、俄国
2、清政府收复新疆后,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
疆设立了 ( )
A.行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司 D.驻藏大臣
二、填一填:
3、率兵侵入新疆,自立为汗,造成新疆危机的罪魁祸首是( ),后兵败身亡。
4、( )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1875年,他被任命为( ),督办新疆军务。
三、读一读: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边疆地区危机,新疆危机,台湾也出现危机。此时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态度。直隶总督李鸿章认为“海防西征,力难兼顾”,主张放弃新疆,“移西饷以助海防”,他还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陕甘总督左宗棠则力主收复新疆,他认为“若此时即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宜以全力注重西征,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各国必不致构衅东南”。
5、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1.B 2.A
二、3.阿古柏 4.左宗棠,钦差大臣
三、5.选择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收复新疆
一、选择题: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支持阿古柏在我国新疆建立非法政权的国家是( )
①美国
②英国
③德国
④俄国
⑤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④
2.下列材料中,反映左宗棠对新疆地区重要战略位置的认识的是( )
A.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B.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C.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D.扶起西边倒却东边
3.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 )
A.都护府
B.行省
C.大将军
D.知府
4.根据所学知识,你判断清政府为收复伊犁与俄国签定的条约是(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改订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5.“只打真贼,不扰平民,不愁乏食。”左宗棠如此指示部下,反映了他( )
A.对当地的粮食种植分布情况很熟悉
B.出生于西北,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C.能认识到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D.不了解情况,盲目乐观
6.下列关于伊犁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70年代初,阿古柏在俄国支持下占领了伊犁
B.1878年,左宗棠击败阿古柏收复伊犁
C.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在以武力为后盾的情况下,通过谈判收复伊犁
D.迫于左宗棠所率清军的压力,俄国在归还伊犁的同时没敢提出附加条件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简述左宗棠收复新疆(不含伊犁)的主要经过,不得照抄课本。
8.读新疆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看图说出新疆所处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哪些方面?
(2)看图描述出阿古柏侵占新疆的过程。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清朝大臣左公。
材料2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左公(15岁)
材料3 “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治理国家)南阳一卧龙。”
——左公自题
材料4 “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杨昌汝《恭颂左公西行甘棠》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左公是谁?
(2)材料2中的对联体现了少年左公怎样的志向?
(3)结合所学,你认为左公的这副自题联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4)材料4中的这首诗歌颂的是左公哪方面的功绩?请从诗中找两个关键词来说明。
三、问答题:
10.你知道的哪些资料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请写出来。
收复新疆
一、选择题:
1.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的浩罕国,派阿古柏率军侵略新疆,占领了( )
A.乌鲁木齐 B.伊犁 C.喀什噶尔 D.巴尔喀什湖
2.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爱国大臣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冯子材 D.刘铭传
3.新疆建立行省是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中法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4、19世纪70年代初,沙俄出兵侵占了我国的( )
A.瑷珲 B.库页岛 C.伊犁 D.喀什噶尔
5、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悍然成立“哲德沙尔国”。无视中国主权,承认阿古柏政权的国家是( )
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法国 C.英国和俄国 D.法国和俄国
二、材料解析题:
6、“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杨昌浚《恭颂左公西行甘棠》
“提挈自西东,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塞霜边刀,万里寒鸦相国祠。”
——乌鲁木齐左宗棠祠联
上述诗、联赞颂了左宗棠哪方面的功绩?
7、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请回答:
(1)左宗棠对列强侵略新疆持什么态度?
(2)他为收复新疆做出了什么贡献?
(3)收复新疆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
材料二:1880年7月,清政府派曾纪泽赴彼得堡谈判,曾纪泽据理力争,经过半年多交涉双方终于签约。但俄国根据这一条约和几个勘界议定书的规定,割占中国西部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要主张是什么?左宗棠是在什么情况下上这奏折的?
(2)他又是如何实施自己的这一主张的?
(3)根据材料二回答,清政府派曾纪泽赴彼得堡谈判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又被俄国割去了西部七万多公里的土地?
8、(1)收复新疆;中国边疆危机加深,李鸿章强调东南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2)1876年左宗棠率领清军收复新疆(3)收复伊犁,清政府腐败。
“塞防”“海防”之争
19世纪70年代,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展开了一场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领土的狂潮。英、美、俄、日等国纷纷把侵略的黑手伸向中国广大边疆地区,使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一场严重危机。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先后派兵侵略中国台湾;在西南边疆,英国侵略势力也不断深入云南、西藏等地;与此同时,俄国也极力向我国新疆地区扩张。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擅自宣布建国,自立为汗。英、俄两国为了在新疆扩大侵略势力,竞相勾结和支持阿古柏。1871年,俄国还直接出兵侵占了新疆的伊犁地区。
新疆危机的严峻形势,加上东南沿海地区的紧张局面,特别是日本侵略台湾事件的影响,使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在东南“海防”和西北“塞防”的问题上,展开了一场大争论。直隶总督李鸿章强调海防的重要性,以“海防、西征,力难兼顾”为由,主张“移西饷以助海防”,即不惜放弃新疆而全力经营由他控制的海军建设。湖南巡抚王文韶认为沙俄是中国最大的威胁,主张全力加强西北塞防。左宗棠则力排众议,主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他指出,新疆乃中国西北门户,“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贼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把收复新疆提到保卫国家安全的高度。清政府接受了左宗棠的建议,并于1875年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以武力收复新疆。
从本质上看,“塞防”“海防”之争是关系到要不要收复新疆、要不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问题。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海防并重论”,是符合中国人民长远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