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致远中学教师备课专用纸
课题 天上的街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新诗、自由体诗的一些常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会联想和想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了解作者不满于黑暗现实,对理想、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4、美育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诗歌和谐的节奏美及音乐美。
教法 阅读——赏析——联想——品味——延伸
学法 自学——讨论——交流——运用
教学手段 录音机
教 学 过 程 学 法 指 导
一、课前准备 生讲故事竞赛师适当点拨诵读技巧,并配乐师多作指导,要学生从用词、结构、语言等方面提问
1、字词
2、课前疑惑及预习效果反馈:作者为何要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把他
们写得很自由?
二、导入
1、引入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
2、他们每年才见面一次,是多么痛苦!同学们希望他们在天河中自由
地骑着牛儿来往吗?
早在80多年前,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凭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把这种
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三、析书课题,并简介作者
作者简介见书下注释,补: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
四、阅读诗文
1、师简介写作背景
2、先默读,找出朗读的感觉
3、找学生单独朗诵,师生共同分析朗读要点
4、全班集体诵读诗文
五、赏析诗文
1、生自己找问题,并自由提问。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2、重、难点诠释
(1)第一节,作者从天上到人间,交接点是(街灯)与(明星),地上
灯、天上星都是点状发光体,它们有类似之处,这样作者由(实)到(虚),
虚实交错,引出丰富的(想像)。
这一节是全诗想像的基础,以明星与街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
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场景。
(2)第二、三节,写天上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这是全诗的重点。诗
人由(物)想到(人),由(街市)想到(民间传说)。诗人按自己的意
愿和想象把他们的生活写得自由美满幸福。用两个“定然”、一个“定”
来表示坚信不移,并发挥奇妙的想象。“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
着灯笼在走”,幻想成真,使你不得不信。由此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
执着追求。
3、细析诗中个别知识点
(1)联想:指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必须有相
似点或相关点。
想象:指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
新的事物形象,必须进行再创造。
读下面诗句,看哪些是写实际景物,哪些是联想
A、远远的街灯明了( )
B、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
C、天上的明星现了 ( )
D、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 )
(2)诗人在诗歌中用反衬手法来抒写对黑暗腐朽社会的憎恨。选择恰
当选项填空
A、用光明美丽的环境反衬_____________
B、用富足反衬________________
C、用牛郎织女朝夕团聚、幸福美满的生活反衬___________
选择:
①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人间悲剧;
②满目疮痍、残坦断壁的惨相;
③贫穷。
六、小结全诗
七、拓展训练
1、创新片断作文:“牛郎织女”的传说人人都知道,如果现在你有机
会与他们通信,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2、探究:美丽的月亮不知引发了多少奇思妙想。古往今来,有人举杯
邀月,有人水中捞月,有人与月共舞,有人……虽然现代科技已证实了
月亮是一颗毫无生气的地球卫星,但想像的力量仍然给月亮增添了不少
神秘色彩!来,我们一起运去赏月!在皎洁的月光下,你一定会有与众
不同的想,请写下来,也许你就是当代的李白!
附:写作素材集锦
李白一生咏月诗句颇多,现摘录一部分: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
“起看秋月坠江波”——《乌栖曲》
“卷帷望月空长叹“——《长相思》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
八、教后记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