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洋务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洋务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0 08:2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近代化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第六课 洋 务 运 动 圆明园四兽首文物
1840年1842年1851年1856年1860年1864年1894年1895年1900年1901年追忆历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一、洋务运动背景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的背景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什么样的形势?(用简洁的话语来概括)内忧外患 内外交困
(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均遭失败。二、洋务运动的概况 什么叫洋务派?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泛指一切与外国打交道(涉外)的事务。1、洋务派有哪些代表人物?洋务派代表人物:恭亲王奕忻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地方中央洋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见利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洋务派的主张和目的?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是什么?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口号分别是什么?分别进行了哪些活动? 一起朗读课文内容,然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主张(指导思想):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师夷长技”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1. 洋务派的主张和目的:2.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及口号:
60年代
70年代80年代
90年代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 .洋务运动各阶段主要内容创办近代军事企业(“自强”)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求富”) 筹建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前期:后期:(19世纪70— 90年代)(19世纪60年代)其他(1)洋务运动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远东第一大船厂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第一个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生产出较为先进的武器连福州船政局: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第一批飞机 福州船政局制造连(2)洋务派后期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轮船招商局: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汉阳铁厂: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厂连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3)筹建海军连4、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选送学生出国留学从而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京师同文馆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附属于总理衙门。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1872年,首批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孩子从上海出发开始了他们十年的留学生涯。1890年,部分留美学生的聚会合影 洋务运动的结局:标志: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原因:
立新而不破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 )破产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合作与探究:材料一: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破房子),虚有其表。”材料二:不能使中国自强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 不可思议的是,政府(指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留美幼童),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洋务派企图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是不可能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这也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连幻灯片 281:基本肯定。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进步性的运动 。
2:基本否定。洋务运动总体上是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需要,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 。
3:“洋务运动虽破产, 但它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三、洋务运动的评价(学术界的有以下三种观点:)
你同意谁的观点?结合史实,并说明理由。提示: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应该是以下几点:
1该事件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2该事件是否推动历史发展
3该事件是否有助于社会进步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历史积极性内容结局历史消极性失 败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评 价
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建海军培养新式人才,创办新式学堂结果评价时间口号代表洋


动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自强、求富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内外交困破产局限性性质积极作用(19世纪60~90年代)根本原因 清政府腐朽的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