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科学暑假作业17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属于植物感性运动的是( )
A.郁金香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在温度降低时闭合
B.室内植物的枝条朝向窗口的一侧弯曲
C.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D.樟树的根系朝着水源处生长
2.王力是个足球迷,看一场重要比赛时,当自己喜欢的球队进球时,他欢呼雀跃,并且面红
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
A.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 C.激素调节 D.血液调节
3.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运往身发挥调节作用。胰岛及其所起
的调节方式分别属于( )
A.内分泌腺,激素调节 B.外分泌腺,激素调节
C.内分泌腺,神经调节 D.外分泌腺,神经调节
4.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番茄。这个现象说明( )
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C.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D.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
5.大猩猩经过不断学习,拿到了高处的香蕉,这是大猩猩的学习行为。以下动物行为中属于学
习行为的是( )
A.海豚顶球 B.母鸡生蛋 C.蜘蛛结网 D.蜜蜂酿蜜
6.下列有关人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脑是由大脑和小脑两部分组成的 B.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C.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 D.大脑是记忆、思维活动的高级中枢
7.我们常见到窗台上的植物总是弯向窗外生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背光(内)的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使细胞生长得快
B.向光(外)的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使细胞生长得快
C.向光(外)的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使细胞生长得慢
D.背光(内)的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使细胞生长得慢
8.下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可能的
( )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A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不足
B 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 脖子肿大,呼吸困难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9.马戏团里的狗熊表演投篮节目后,驯兽员一边大声称赞它,一边用食物喂它,其中的道理
是( )
A.用食物强化已形成的条件反射 B.用食物补充狗熊能量的消耗
C.怕狗熊肚子饿了咬人 D.精神鼓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
10.如图所示,扫地机器人大大便捷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有许多的功能有时会让我们担心,
比如遇到楼梯口扫地机器人是否会停止向前行驶。经过科技不断发展,
现在大部分扫地机器人都在楼梯口能够正确分析判断并做出选择,其
在分析并做出判断的结构类似于人体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11.利用脊蛙(切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能观察脊髓的反射功能,但再将脊髓破坏,则脊蛙
对任何刺激都不发生反应,这是因为在反射弧结构中被破坏了( )
A.全部结构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D.神经中枢
12.[2023·绍兴]当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的手会立即缩回,这是一种简单的、人
生来就有的反射。如图是完成缩手反射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为①,效应器为⑤
B.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③大脑
C.如果结构④受损,该反射活动仍能完成
D.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为⑤→④→③→②→①
13.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茎的重新
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
力的实验环境。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
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
物生长的影响。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证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蚕豆幼苗的根向旋转木板外生长,说明根的生长向着“人造重力”方向
B.蚕豆幼苗的茎向旋转木板中心生长,说明茎的生长背着“人造重力”方向生长
C.植物感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这个实验无法说明植物的感应性
D.根和茎能弯曲生长的本质原因是蚕豆幼苗的根和茎上的生长素分布不均
14.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
A.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 B.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
C.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 D.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
15.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e对应图
乙中的( )
A.① B.② C.④ D.⑤
二、填空题
16.有下列现象:①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②草履虫摄食;③听到梅子流口水;
④膝跳反应;⑤吃到酸梅流口水;⑥小明计划着假期去旅行。
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________, 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17.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两位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以
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
人类的各类感受器均分布有神经元(结构如图),请回答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
(2)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在同一神经元
中的传导方向是 。
18.生物体都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图 1图2
(1)如图1所示,植物横放后,茎向上弯曲生长,这与 分布不均匀有关。( 填
激素名称)
(2)运动爱好者经常会在公园、广场上进行健身运动。若图2中的乙表示安静时皮肤血
管口径,那么图2中的 可表示这些人在大汗淋漓状态下的皮肤血管口径大小。
19.思维模型的建构能促进深度学习,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小舟学习完《体温的控制》后,
建构如下思维模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上述思维模型中的“?”处补充完整。 。
(2)炎热的夏天,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机体会通过多种散热方式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请写出其中一种散热方式 。
20.下图是人的膝跳反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__。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①→ →③→ →⑤(用序号作答)。
(2)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填“脊髓”或“大脑”)。
(3)膝跳反射属于 (填 “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
射”),是生来就具有的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21.[2023·金华·改编]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构建学校五育并
举格局.某校丰富了劳动实践课程,开设的面点制作实践课深受
学生喜欢,每次面点制作课,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都会马上排队去食堂学做包子、玉米
馒头等。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馒头中所含的营养素除了水分外主要是糖类,健康人食用后经消化吸收,血液
中的葡萄糖含量 ,胰岛素分泌 ,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2)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去排队,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中的________反射。
三、实验探究题
22.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
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
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枝枝条生出根
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2×10-1g/L 2×10-2g/L 2×10-3g/L 2×10-4g/L 2×10-5g/L 清水
5月26日 0 0 0 1 6 0
5月31日 0 0 0 2 11 0
6月5日 0 1 1 5 13 1
6月10日 0 2 5 6 16 1
(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
(2)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 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3)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 (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4)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
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 。
23.[2023·杭州] 历史上糖尿病曾属不治之症,科学家对糖尿病成因展开了长期的探索。
材料1:哺乳动物的胰腺主要由胰腺细胞和胰岛细胞组成。20世纪初,有假说认为
胰腺能分泌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为验证此假说,很多研究者给切除胰腺后患糖尿病的
狗注射胰腺提取液,结果发现狗的尿糖没有明显降低。
材料2:针对材料1的实验结果,有人解释可能是胰腺提取液中胰腺细胞分泌的某种
物质分解了胰岛所分泌的抗糖尿病物质。1920年,班廷了解到,结扎胰腺导管能引起胰
腺萎缩但胰岛却保持完好。于是,班廷设想用结扎胰腺导管的手段改进前人制取胰腺提
取液的方法。他将健康狗的胰腺导管结扎,等胰腺完全萎缩后,切除整个胰腺制成胰腺
提取液。将其注射到切除胰腺后患糖尿病的狗体内,发现狗的血糖和尿糖都明显降低。
通过多次实验,他证实了胰腺中的胰岛细胞确实能分泌抗糖尿病的物质,即胰岛素。
(1)材料1中哪项证据不支持当时的假说?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2预测,结扎胰腺导管、胰腺完全萎缩的狗能否分泌大量的胰液?________。
(3)材料2中班廷实验与材料1中前人所做的实验都是将健康狗先___________处理,
成为糖尿病狗后,再注射胰腺提取液进行前后对照而得出结论的。他的创新之处是
改进了胰腺提取液的制取方法,从而保证了胰腺提取液中的______不被胰液所分解。
四、解答题
24.如图为反应快慢的测试实验。两个同学做好准备(直尺的0刻度端朝下,起始位置为0刻
度),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要求被测试者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捏住。
(1)记录被测试者捏住尺时的刻度,这个刻度越小,说明 。
(2)在相同的条件下,用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比较不同人对于这一刺激
的反应快慢。由此请你思考和回答问题:
①“测定反应速度”的反射弧为:视网膜→视神经→ 中枢
→躯体运动中枢→脊髓→脊神经→手指肌肉收缩,抓住尺子,
这是一个____(选填“简单”或“复杂”)反射。
②该实验设计思想中最可取的地方是将一个难以测量的科学问题,即人的神经系统
对某一刺激所作出反应的快慢,通过设计转化为一个可测量的易操作的问题,即
转化为 ,这种科学方法称为 。
(3)对该同学的设计中你认为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理由是什么?
25.“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
态,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植物人”不同于“脑死亡”。
(1)“植物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
例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功能。
(2)________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人类
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________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3)如图为人的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当手偶
然接触到针尖,手就会立刻缩回来,这种反射
方式属于 ,假如反射弧丁处受
损,其余部分完好,对反射活动的影响是 。
26.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
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I.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
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
(2)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
Ⅱ.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
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的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
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 (注:
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实验结果如图
所示,n1~n4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发现数据关系为 ,
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待填) 。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 。
(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 。
(4)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A 4.D 5.A 6.A 7.A 8.C 9.A 10.B 11.D 12.A 13.C 14.B 15.A
二、填空题
16.④⑤ ③⑥
17.(1)基本单位 (2)树突→细胞体→轴突
18.(1)生长素 (2)丙
19.(1)体温调节 (2)汗液蒸发
20.(1)②④ (2)脊髓 (3)非条件
21.(1)增加 增加 (2)条件
三、实验探究题
22.(1)起对照作用(2)2×10-5g/L(3)不利于(4)不正确因为还没有用更低浓度的
23.((1) 研究者给切除胰腺后患糖尿病的狗注射胰腺提取液,结果发现狗的尿糖没有明显降低 (2)不能 (3) 切除胰腺 (4)胰岛素
四、解答题
24.(1)被测试者的反应越快 (2)①视觉 复杂②抓住尺子的长度 转换法
(3)应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避免实验中由于次数少所造成的误差
25. (1)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传导(2)大脑皮层 语言和文字
(3)非条件反射 能感到疼痛,但不会缩手
26.I.(1)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体长)是否有促进作用 (2)应用幼年小鼠做实验对象
Ⅱ.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n4>n1+n3—n2或(n4-n2)>(n1一n2)+(n3-n2)
27﹒(1)研究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2)排除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
(4)画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