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观潮》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 教学时长 1课时
分析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观潮》是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描写了钱塘江潮来前、潮来后、潮来时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及近,奔腾西去的全部过程,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突出了大潮奇特、雄伟、壮观的特点。本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生情况分析:本次教学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自觉性,自读自悟,对教材内容会做简单的批注,乐于在课堂中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疑问。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去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重点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如“人声鼎沸、山崩地裂”等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钱塘江的雄奇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图文对比,经过观察—讨论—朗读—感悟等过程,学会由远及近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了解钱塘江的气势磅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运用修辞的句子,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象。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讨论法
六、教学准备
教材、习题、课件、音箱等。
七、教学过程
板块 教学活动
板块一: 引入新课 (3分钟) 1.谈话引入:今天是正式开学的第一节课,在假期里面同学们有出去游玩吗?(如果有)那同学们去过钱塘江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从课文中一起感受钱塘江的景色吧! 2.引用苏轼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先”,并出示钱塘江的地理位置,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让同学们讨论2分钟)
板块二: 初步讲解(10分钟) 齐读课文 出示生字,如:屹、盐、昂、顿、鼎、霎、崩等。 讲解多音字,如:闷(mèn/mēn)、称(chèn/chēng) 、漫天卷地:本文形容波涛无边无际地涌来。随着风浪翻卷的情景,风号浪吼:本文指潮水气势浩荡,声威宏大 在刚刚读了这篇课文之后同学们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你们能帮老师找找本文的中心句吗?“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时间顺序) 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按“潮来前”(1、2自然段)、“潮来时”(3、4自然段)、“潮来后”(5自然段)划分段落
板块三: 逐层分析,品析佳句(15分钟) 如:①“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将钱塘江当作人来写,“横卧”一词运用得十分形象生动 ②“江潮还没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从这个词可以看出观潮的人很多很多,由侧面可以看出钱塘湖大潮的壮观。 课堂提问:同学们能帮帮老师吗?“潮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用这个修辞造句吗? 除了这个句子之外,同学们能再找出文中的其他比喻句吗?
板块四: 课堂练习 (2分钟) 1.潮来时的声音很大,哪些词最能表现潮水涌来时的声音 闷雷滚动、山崩地裂等 2.文章是如何体现钱塘江被称为天下奇观? 3.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板块五: 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2分钟) 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景物或景观,抓住它的特点,进行分享。背诵第3、4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没有给学生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导致课堂开始给了很多时间给学生标注生词,压缩了后来讲课的时间。所以以后要提前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同学们自己去收集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