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囊萤夜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囊萤夜读》
教材分析:
《囊萤夜读》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介绍了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勤奋学习不知疲倦,他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就在夏天的夜晚,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才能成就。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四个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3.能利用借注释、组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的意思。
4.感受车胤学习的勤奋刻苦。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教学难点:感受车胤学习的勤奋刻苦。
教学准备:PPT课件 预习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激发古文阅读期待
(大屏展示--成语图片)师:同学们好,老师听说你们,特别爱读书,喜欢积累,考考你们,看图猜成语?出示图片:凿壁偷光、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同学们看这几个成语都跟什么有关?(学习、读书)再具体些,怎么学习和读书?(刻苦勤奋)是啊,别眨眼,继续猜,出示图片:囊萤夜读。这是什么?(囊萤夜读)看来大家提前下功夫预习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囊萤夜读》!
二、识字写字 整体感知题目大意
1、观察甲骨文和金文——了解“囊”
“囊”是本课的生字,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它很有趣,看这两个古老的“囊”,仔细观察它像什么?(口袋,袋子)
2、扩词——深度了解“囊”
所以装行李的袋子叫什么“囊”(行囊);装香料的袋子叫(香囊)装钱的袋子叫(钱囊)口袋里没有钱,我们还可以叫(囊中羞涩)我愿大方出手相助,叫(慷慨解囊),看,我们又学习了两个成语!文中也有一个用“囊”组的词,谁注意到了?(练囊)那练囊是什么意思?(白色薄绢做的口袋)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你真会学习,看注释是最基础的方法!
3、书空本课生字——练习“囊”写法
体会囊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匀称。了解了“囊”的本意,再来观察字形,“囊”是上中下结构,笔画较多,伸出手我们一起把它写好。先写横,再写扁口,竖,秃宝盖宽一些,这两个小口要在横中线的上边,写的也要扁一点,挨得紧一点,这样可以给字的下半部分留出足够的空间,这在书法中叫“穿插避让”,写字时注意避让,字就写的舒展漂亮,注意下边笔顺横横竖竖横,三横等距,撇捺要舒展,写在田字格中间,这样才美观。
4、感悟题目语境——理解“囊”
“萤”也是本课的生字,什么意思?(萤火虫)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用袋子装萤火虫在夜晚读书)预设:说成口袋,你把每个字的字面意思连起来了,通吗?你们听出来了吗?不通顺,再来变通变通!
5、强调动词“囊”——感悟“囊”词性变化
题目中的“囊”又是什么意思?(用袋子装)(用口袋装!语气坚定)名词活用成了动词。在古汉语中,有些字词的用法是很灵活的。
三、充分朗读 正确理解全文大意
1、读通文言之词
读通顺、读流利---读通文言之词
从多音字的读音入手读通顺、读流利。
盛:(读cheng)(意思装)数:(读shu)(很多)据意定音。
请同学们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和下边的注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地方多读几遍。2分钟
找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生读)这个同学声音很洪亮,吐字清晰,(投入,有感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文中有两个多音字连用,他居然都读准了,你真棒。老师把它们找出来,看,“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第一个读(cheng),第二个读(shu),你也都读对了,你怎么知道这样读?书上可是没有注释的! 生:1.根据在文中的意思,第一个是装,第二个意思是“很多”根据语境先确定意思,再到读音,你真会学习!2.读出来的,你的语感真好!那你读出它们的意思了吗?第一个是装,第二个意思是“很多”。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快把拼音加上!好,抬起头,读准字音,一起读这句话(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再把这句话完整的读一读(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读懂文言之意
小组探讨、找方法--读懂文言之意
梳理用到的方法,帮助学生读懂文言之意。(借注释、组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
同学们能把每个字都读得很清楚正确,真了不起!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和用到的理解古文的方法,可以借助预习单。
谁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车胤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灯油,夏夜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了很多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你的理解很到位,你用了什么好办法读懂的?(借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找关键字,查资料)你们办法真多呀,这么多好方法活学活用!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好方法,抓关键字,组词,也能帮助我们理解,比如说这个字:“贫”你能给它组个词吗?(贫穷,贫困,贫寒,一贫如洗)这些词都能说明车胤家里很穷,那这里的“贫”能换成“穷”吗?(能,不能)老师告诉大家,在古汉语中“贫”和“穷”是有很大区别的,“贫”这个字从“贝”本意就是没有钱;而“穷”就不一样了,它主要是说人生没有出路,比如说:穷途末路、黔驴技穷,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不能换!同学们看,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古汉语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带着理解读(家贫不常得油)齐读
理解了“贫”那油指的是“灯油”你怎么知道?(联系下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好方法!(粘板书)不仅学会了组词还要根据文意选择最合适的一个。
“以夜继日”呢?其实我们现在有一个成语跟它意思一样,那是“夜以继日”。用夜晚的时间继续接着白天的时间,形容昼夜不停。自己读读(以夜继日焉)以夜继日是一个固定的词语读的时候要连贯,示范,焉是句末语气词,读的时候声音可以稍微拉长,凸显语气。齐读
我们主要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了这句话,其实学习古文的方法还有很多,(板书......)同学们要多学多用,多总结。
3、读出文言之韵
重停顿、强节奏---读出文言之韵
指名读——读出节奏
既然你们已经读懂这句话了,我们说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就是读好文言文,除了根据意思和标点读出句子的节奏和停顿之外,还要像读古诗词那样读出韵律来,谁来读一读?出示停顿,生(家贫...)
自由读——读出韵律
你读的真好!读出了古文的味道!如果再加上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就能读出古文独特的韵律美来?谁想挑战,先自己练一练
配乐读、想象画面读—— 读出韵律美
你读的太好了,简直超出了我的预料,一下子把我们带入到古文的意境中,大家边读边想象画面,一起美美地读。
在古时候文字是竖版,从右往左排列的,而且没有任何的标点停顿,敢不敢挑战?
4、感受文言之美
借引导、凭想象--感受文言之美
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囊萤夜读”条件的艰苦和夜读的认真坚持。
在你们朗读的一顿一律中,幼年车胤苦读的形象也慢慢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当时的车胤也是个孩子啊,彻夜读书难免会疲倦那会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他?(改变家里的现状)孝顺的车胤、(自己的理想)(国家)有责任担当的车胤。“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此时此刻,车胤正在微弱的萤光下,轻轻地展开了一把竹简,在炎炎的夏夜,长夜漫漫他这样读着:起头(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即使蚊虫叮咬,酷暑难耐,车胤仍这样读着:(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家虽贫,但志远,车胤立志改变命运的决心更加坚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5、感悟文言之理
借总结、用拓展---感悟文言之理
(1)教师总结:车胤是一个“恭勤不倦”“勤奋刻苦”之人
(2)拓展史书记载,车胤成年后,学富五车,远近闻名,被朝廷重用,官至吏部尚书。因为“恭勤不倦”所以“博学多通”。(拉长音)“恭”也是本课的生字,想不想看看它古老的样子?(想)?看,这是小篆的“恭”,它的左右两边,像什么?(一双手)是呀这双手高高托起了圣物内心非常虔诚,严肃和认真在祭祀,通过这个字可以感受到车胤对学习的严肃和万分的敬畏。带着深深的敬畏再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不倦”怎么理解?(不知疲倦)博学多通呢?(生述...)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就是(博学多通)
四、拓展延伸 积累表达熟读成诵
当我们翻开《三字经》读到这句话: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车胤“囊萤夜读”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胤恭勤不倦.....挖空背诵。
五、联系生活 回归单元成长主题
同学们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古老的车胤故事,流传千年,它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成长的道路可能有很多条,但接近成功的路却只有一条,那就是:恭勤不倦,博学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