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我与地坛课件(共13张PPT)统编版 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我与地坛课件(共13张PPT)统编版 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6 00:5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学习目标
品味文中景物描写来理解作者对生死的感悟。

感受作者对母亲的诚挚感情。

他是这样诠释自己名字的: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
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地去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的心魂,看这些心魂的可能与去向。
一、地坛,永远的精神家园
“我”为什么会走进地坛?“我”走进地坛时面对怎样的人生困境?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第三段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第五段
“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逃避者
失魂落魄
一、地坛,永远的精神家园
小组合作,找出文中对地坛的描写,任选一处进行多角度赏析。并解读作者当时的内心独白,思考他由此产生了怎样的生命感悟。
点拨:赏析角度(用词、修辞、作用、景与情关系等)
要求:形成完整的语段进行展示
任务一:赏地坛景物 悟生命真谛
P112 第三段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衰败 萧条 寂寞
“我” :残废 落魄 迷茫
生命复苏
的诱因
P113 第五段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园子:荒芜但不衰败
“我” :残废但不颓废
P113 第七段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景物:镇静自如 永恒不变
人类生命:乐观坦然 生生不息
地坛,永远的精神家园
荒芜冷落沧桑 沉静 失魂落魄没有出路
荒芜但不衰败 生机 从绝望中挣扎出来
谁也不能改变 永恒 从苦难中提取幸福
二、写给母亲的忏悔之歌
地坛与母亲二者有什么关系呢?
地坛是虚化的母亲
母亲是永远的地坛
选读最直扑你的眼睛,打动你的心灵的文段。
要求:①朗读时感情饱满;②说明你选读这一语段的理由。
任务二:涵咏诵读 母爱至深
二、写给母亲的忏悔之歌
母亲是“我”心灵的港湾
课堂小结:
这篇散文通过写作者与地坛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写母亲,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及他所体悟到的母爱。透过这些朴实、纯净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史铁生的精神魅力,以及他澄净的思想和深切的感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1.选取生活某景,写一段借景抒情的片段。
要求:抓住景物特征;用词形象;巧用修辞;100字左右。
2.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把父爱或母爱记录下来。
要求:注重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巧用议论和抒情。
借鉴参照 尝试写作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