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社七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9课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书社七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9课 辽、夏与北宋的和战(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07 13:46:46

文档简介

课件4张PPT。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2.西夏是由------族建立的 ( )
A契丹 B女真 C 党项 D回纥
3.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4.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相同内容是( )
A对宋称臣 B北宋送“岁币”
C辽和西夏送给北宋“岁币” D辽夏推行汉法
5.对澶渊之盟的历史作用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
A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
B此后辽宋边境出现长期的相对和平稳定状况
C有利于双方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
D没有增加人民的负担
画一幅《辽、北宋、
西夏形势图》,用彩色笔
将三个政权的疆域涂上不
同的颜色,并标出其都城。
要求美观鲜明。上京东京兴庆第9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习题
选择题
1.契丹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她兴起于我国的(???)?
A.珠江流域??????????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D.辽河流域?
2.契丹族是鲜卑族的一支,唐末五代时期,契丹人向迁移来的汉人学习,逐渐强大起来,建立契丹国,那么统一契丹各部的人是(???)?
A.耶律阿保机??????B.耶律德光??? ?C.赵匡胤??????????????D.元昊?
3.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A.辽????????????? B.北宋???????????? ?C.南宋?????????? ?D.金?
4.“澶渊之盟”使双方保持了100多年的和平交往,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辽???????????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D.南宋与金?
5.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伟大英雄,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少数民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对契丹族的主要贡献有(???)?
①统一契丹各部??????②建立契丹国???③学习汉族先进文化????④改国号为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A.削弱了契丹势力??????
B.消除了民族矛盾?
C.维持了长期和平??????
D.加速了北宋灭亡?
7.订立“澶渊之盟”的后果是(???)?
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宋辽之间仍处于战争状态????
③宋辽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
④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A.党项族???????????? B.契丹族? C.蒙古族????????????D.回纥族?
9.从《契丹人引马图》中可看出,契丹人所穿的衣服已同当时的汉人着装没有多大区别,这主要是(???)?
A.被北宋政府征服并强迫改装的结果???????
B.契丹人为了向北宋政府示好?
C.长期民族融合的结果???????
D.与北宋贸易交流的需要?
10.辽的前身是契丹政权,把契丹的国号改称为辽的人是(???)?
A.耶律阿保机??????????????B.耶律德光? C.契丹人元昊??????????????D.汉人赵匡胤?
?
参考答案
1.D???2.A???3.B???4.A???5.D???6.C????7.C?????8.A??9.C?10.B??
第9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习题
选择题
1、唐朝灭亡后,出现了( )的分裂局面。
2、916年,契丹首领( )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他在位期间,重用(汉人),发展(农业生产),创制(文字),制定 (法律),契丹逐渐成为(北方强大)民族政权。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
3、( )年,后周大将( )在( )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史称(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4、(宋太祖和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用了近20年时间,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5、( )年秋,劝宋真宗亲征澶州抗辽的宰相是( )。( )年,宋辽签订“ ”。
6、党项族是(羌族)族的一支,游牧在今宁夏、甘肃和陕西北部一带。( )年,党项族首领( )称帝,国号( ),建都( ),史称( )。
7、西夏王陵号称塞外戈壁上的“金字塔”。
8、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在我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①促进契丹族自身的退化????????????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③促进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开发????????
④实现了北方广大地区的统一?⑤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以下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耶律阿保机――契丹族――建国号辽――上京?
B、赵匡胤――汉族――建立北宋――洛阳?
C、元昊――党项族――国号西夏――兴庆?
D、耶律德光――契丹族――改国号辽――上京??
10、下列不是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辽?????? B、西夏???????? C、金???????? D、元?
11、关于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的意义,正确的是(???)?
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动荡局面????②有利政局稳定?
③有利人民生产生活的相对安定??????????④有利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
⑤是历史的倒退?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12、宋辽议和、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A、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B、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并立中趋利避害?
C、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
D、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
13、元昊建立的西夏政权,对开发我国西北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学习汉文化,创立西夏文字,重用汉人为官,摹仿宋朝设置行政机构?
B、西夏除发展畜牧业还重视农业,开凿了“昊王渠”?
C、宋夏议和,元昊被迫向宋朝进贡?
D、西北地区得到开发,各民族融合大为加强?
1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辽和西夏都是单一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
B、境内都有多个民族并且相互交流融合,为中国后来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C、在经济文化的交流交往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自身也得到发展进步?
D、都为开发祖国边疆做出重要贡献?
15、以下人物可能出现在辽宋“、澶渊之盟”时期的是(???)?
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C、寇准?????D、完颜阿骨打
参考答案
8、C?9、D??10、D???11、B??12、C??13、C??14、A??15、C
第9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习题
选择题
1.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皇帝是(  )?
A.杨坚 B.李世民 C.赵匡胤 D.朱棣
解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位。?
答案:C
2.建立契丹国的契丹首领是(  )?
A.耶律德光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
解析:耶律德光改契丹国号为辽,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答案:B
3.辽对北宋进行澶州之战,力劝皇帝亲征的北宋宰相是(  )?
A.赵匡胤 B.寇准 C.石守信 D.秦桧
解析:根据历史事实分析后可以知道,澶州之战时,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
答案:B
4.建立西夏政权的是(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回族 D.党项族
解析: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夏在宋的西北,史称西夏。所以,建立西夏政权的是党项族。?
答案:D
5.契丹族原来居住在(  )?
A.黑龙江流域 B.辽河流域?
C.蒙古高原 D.长白山一带
解析:契丹族生活在辽河流域,后来崛起建立了契丹国,势力范围扩大到整个北方地区。
答案:B
6.下列各项与耶律阿保机有关的是(  )?
①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②重用汉人③创制文字,制定法律④发展农业生产⑤改国号为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解析:这是一道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对耶律阿保机政绩的准确掌握。回顾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与耶律阿保机有关,而改契丹国号为辽是耶律德光在位时。?
答案:A
7.幽云十六州是指今(  )?
A.北京、天津一带 B.河南、河北一带?
C.山东、山西一带 D.河北、山西一带
解析:幽云十六州是指幽州、云州等十六个北方的州府。它们的地理位置相当于今天的北京、河北、山西一带。?
答案:D
8.下列各项按政权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北宋、辽、西夏 B.北宋、西夏、辽?
C.辽、北宋、西夏 D.辽、西夏、北宋
解析:辽建立于916年,先叫契丹,后改称辽;北宋建立于960年;西夏建立于1038年。?
答案:C
9.契丹族首领__________统一各部,916年在上京称帝,建立_________国;1038年,党项族首领_________称帝,国号大夏,夏在北宋的西北,史称_________。
解析: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者、民族、都城容易混淆,结合教材插图可以帮助记忆。?
答案:耶律阿保机 契丹 元昊 西夏
我综合我发展
10.下列关于元昊业绩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916年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
B.懂汉文、喜读兵书和法律书籍?
C.重用汉人为官,仿宋制设置行政机构
D.创制西夏文字
解析: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旨在考查对元昊业绩以及对契丹、西夏建国时间的准确掌握。A项的时间有误,916年是契丹建国的时间,而元昊称帝的时间是1038年。?
答案:A
11.下列对北宋历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发达但文化上并不繁荣 B.科技发达但政治上并不强大?
C.军事强大但科技上并不先进 D.政治强大但经济上并不发达
解析:宋朝为巩固其封建皇权统治,防止农民的反抗,迫切要求把唐末、五代以来割据的、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以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所以宋朝在政治上、军事上一直不够强大,但在经济、科技方面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答案:B
12.阅读下列材料
请完成:?
(1)辽朝“与朝廷(指宋)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2)当时北宋的宰相是谁??
(3)这一历史事件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生活??
(4)你如何看待这个历史事件??
解析:此类题目的解题技巧是先读懂材料,紧扣题目要求,结合教材有关知识作答。解答此题时,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注意回答问题一定要全面,避免出现以偏概全。?
参考答案
(1)澶渊之盟。?
(2)寇准。?
(3)辽宋互相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保持着和平局面。?
(4)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和约,但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战争,带来了和平稳定的局面,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14.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交流学习而形成的。民族交流的形式丰富多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在镇州、易州、沧州、霸州、雄州等地设榷场(贸易市场)同辽进行贸易。宋人以茶、盐、布、药材、粮食、丝麻纺织品、漆器、硫磺、铜钱等,交换辽人的马、羊等畜牧产品以及马具、刀剑等物品。宋与西夏也曾在保安军等地设榷场贸易。南宋与金在接壤地带开设榷场。?
材料二:从东汉后期开始,北方、西北方大批少数民族内迁到中原与汉族杂居,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西晋时人数达几十万,出现了“关中之人,戎狄居半”的局面。?
请完成:
(1)两则材料分别表现了哪两种民族交流方式??
(2)通过多种形式的民族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什么??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根据史料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要求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读懂、读透史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参考答案:(1)边境贸易、迁徙杂居。(意思相近?即可?)?
(2)民族融合。(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