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氧气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氧气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25 21:3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课题2 氧气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假如你去爬雪山,你将随身携带哪种气体?为什么?
物理性质 氧气
色、味、态 (通常状况下)
密度 (标准状况下)
溶解性 (通常状况下)
1. 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
比空气略大(1.429g/L)
不易溶于水
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的氧气
2.氧气的三态变化
3.氧气的贮存
 氧气 液氧   固态氧
(无色)   (淡蓝色液体) (淡蓝色固体)
-183℃
-218℃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蓝底黑字)
101kPa
思考与讨论
如何鉴别氧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
化学性质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
1.氧气的检验
实验1:氧气的检验
实验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氧气,氧气能
支持燃烧。
实验结论
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性。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在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瓶里装的是氧气。
想一想:若要检验氧气是否集满,应如何操作?
2、验满氧气: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瓶里装满氧气。
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一定不含氧气吗?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吗?
判断:
复燃、不复燃等现象只能说明气体中所含氧气含量的相对高低,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相对的高低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2.硫和氧气的反应
反应物名称 颜色和 状态 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文字
表达式

淡黄色
固体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 二氧化硫
S O2 SO2
点燃
2.硫和氧气的反应
注意: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水或碱,目的是溶解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其逸出污染空气。
硫先熔化再燃烧,硫的用量不能过多
SO2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
可用水吸收
3.木炭和氧气的反应
反应物名 称 颜色和 状态 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文字
表达式
木炭
黑色
固体
持续红热,放出热量,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气体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生成无色气体
碳+氧气 二氧化碳
C O2 CO2
点燃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3.木炭和氧气的反应
木炭燃烧没有火焰
自上而下缓慢地伸入瓶中减少氧气的逸出,使其反应更充分。如果迅速插到瓶底,木炭主要反应下部的氧气,而上部的氧气会随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瓶外,导致木炭不能充分和氧气反应。
补充:火焰、火光的区别:
火光:沸点较高的固态物质燃烧只发光;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铁丝在氧气中 燃烧火星四射
火焰:气态物质或沸点较低的液体或固态物质燃烧会产生
火焰。
例如:硫、蜡烛、酒精、甲烷等燃烧产生火焰
为什么木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会有火焰?
3.铁丝和氧气的反应
反应物名 称 颜 色和状态 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文字
表达式
铁丝
银白色
固体
铁丝红热,
不燃烧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Fe O2 Fe3O4
点燃
3.铁丝和氧气的反应
实验前要用砂纸打磨铁丝,除去铁锈        
1、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便于燃烧
2、该实验中,火柴的作用是什么?
引燃铁丝
3、为什么火柴快燃尽时才插入瓶中?
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氧气
4、集气瓶底为什么要铺上细沙或水?硫燃烧能铺细沙吗?
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不能,细沙无法吸收二氧化硫。
思考:
5、若将烧红的铁丝伸入集气瓶,没有出现铁丝剧烈燃烧的现象,则原因可能是?
铁锈未除去或氧气含量低
补充:镁条燃烧
①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
白色固体。
②文字表达式:
镁+氧气 氧化镁
点燃
MgO
Mg
O2
③注意:镁条也能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
反应物名 称 反应物颜 色、状态 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文字
表达式
硫 黄色 固体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
木炭 灰黑色 固体 持续红热,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丝 银白色 固体 不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①烟≠雾 ②火光≠火焰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思考与讨论
1、装满氧气的甲乙两个集气瓶,按图2-4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缓缓由瓶口伸入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比在乙中燃烧旺且时间长。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是能助然的气体
C.液态氧和固态氧都是淡蓝色的
D.氧气易溶于水
氧气具有助燃性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
D
3.下列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B.鱼儿可以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是无色的,液态氧也是无色的
D.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O2) B.氮气(N2) C.二氧化碳 (CO2) D.水蒸气(H2O)
5. 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O2) B.氮气(N2) C.二氧化碳 (CO2) D.水蒸气(H2O)
A
A
D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7.下列实验或操作中水可以用细沙代替的是 ( )
A.铁丝在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B.硫在在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C.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洗涤试管
A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以下几个反应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木炭、氧气
硫、氧气
铁、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铁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Fe O2 Fe3O4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1.化合反应
2.氧化反应
剧烈氧化: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A+B→AB(多变一)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
动植物呼吸
食物的腐烂
醋的酿造
农家肥料的腐熟
所有的氧化反应都涉及发光、放热等情况吗?
剧烈氧化 缓慢氧化
概念
举例
区别
联系
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
木炭、硫等在氧气中燃烧。
食物腐烂、铁生锈等
反应现象不同,剧烈程度不同,反应条件不同
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思考:
1.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吗?
不一定。如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反应物只有氧气,不符合氧化反应的定义。
3.氧化反应一定会发光放热吗?
不一定。
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1.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B. 所有氧化反应都要放热
C.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 所有燃烧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A
2.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事例很多,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  )
A.酒和醋的酿造 B.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C.农家肥的腐熟 D.酒精灯安静燃烧
D
3、如图是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略),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反应②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烧杯。
(3)X是黑色固体,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该实验时,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①~③有许多共同点,请列举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将盛满氧气且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等)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两侧托盘,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调至平衡,塞紧瓶塞,引燃并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再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此时的天平( )
A.仍处于平衡状态 B.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
C.指针向左偏 D.指针向右偏
描述实验现象三忌:
①忌把实验结论当成实验现象描述
②忌脱离实验实际
③忌片面描述实验现象
描述物质燃烧现象:
一光二热三生成
描述格式:
是否剧烈燃烧+发出光或火焰+是否放热+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拓展:
加热与高温、点燃与燃烧的区别
(1)加热、高温、点燃是反应条件,一般认为不超过500℃,通常用酒精灯作热源;高温在800℃以上,实验室通常用酒精喷灯作为热源。
(2)点燃的目的是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3)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反应现象,不是条件。所以写物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时,条件写点燃,而不是燃烧。
2
1
4
3
课堂小结
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做氧化剂。可以支持燃烧,同时放出热量。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物理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