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社七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12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书社七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12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07 13:47:35

文档简介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课标内容]
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1 ( http: / / www.21cnjy.com )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行省制度、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元世祖重视农业;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元大都和泉州;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①通过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评价,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阐释历史现象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③分析归纳元朝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其表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 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从是否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来客观评价成吉思汗。
②了解蒙古政权武力征服南宋的过程,具体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从历史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客观议价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统一。
③仔细阅读《元朝疆域图》,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图》,了解今天哪些省的名称在元朝时已经确定,并对照《亚洲地图》,了解北海的位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全面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感知元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的贡献。
②通过了解成吉思汗的成长与统一蒙古的过程,感知困苦与挫折对英雄人物成长的磨砺,从而有意识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③通过文天祥抗元和被俘后坚贞不屈、从容就义的事迹,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④通过蒙古和元朝的统一及蒙古政权的扩张,认识战争的多样性,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元朝的大一统;②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难点:①关于对成吉思汗的评价;②关于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
[教学方法]
导读、问题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两宋时期,我国先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了哪些少数民族政权/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两宋时期,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金、吐蕃和蒙古政权等。这个时期,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直到元朝统一全国,才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元朝是怎样建立和统一全国的?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情况怎样?
导入新课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2、蒙古汗国的建立
二、元朝大统一
1、忽必烈建立元朝
2、文天祥抗元和元灭南宋
3、行省制度与宣政院的设置
4、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教师辅导。
第12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1、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 )为大汗,尊称( ),都城在( )。
2、( )年,( )建立元朝,定都( ) ,即今北京。( )年,元朝统一全国。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是抗元英雄( )的诗句。
4、元朝建立了( )制度,并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设( )管辖吐蕃,( )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元朝还设置( ),管辖( )和( )。
5、( )重视农业生产,禁止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 )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6、元朝时,用( )已成为江南地区的主要家庭副业。
7、元朝时,松江农家妇女( )对棉纺织业的进步做 出了重大贡献。
8、元朝时,全国的棉纺织中心是( ),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 )。
9、国际性的大都市,唐朝时的城市是( ),元朝时的城市是( )。
10、元朝时,形成的新民族是(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评价,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阐释历史现象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3、分析归纳元朝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其表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从是否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来客观评价成吉思汗。
2、了解蒙古政权武力征服南宋的过程,具体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从历史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客观议价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统一。
3、仔细阅读《元朝疆域图》,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图》,了解今天哪些省的名称在元朝时已经确定,并对照《亚洲地图》,了解北海的位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全面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感知元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的贡献。
2、通过了解成吉思汗的成长与统一蒙古的过程,感知困苦与挫折对英雄人物成长的磨砺,从而有意识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3、通过文天祥抗元和被俘后坚贞不屈、从容就义的事迹,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4、通过蒙古和元朝的统一及蒙古政权的扩张,认识战争的多样性,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一、 元朝的大一统。
二、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三、 关于对成吉思汗的评价。
四、 关于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
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引入 两宋时期,我国先后出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些少数民族政权/学 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两宋时期,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金、吐蕃和蒙古政权等。这个时期,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直到元朝统一全国,才结束了 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元朝是怎样建立和统一全国的?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情况怎样?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2、蒙古汗国的建立
教师讲述:蒙古族主要聚居于蒙古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蒙古族自治州、县;蒙古国的建立和蒙古族的形成:蒙古贵族们处于对财富的贪欲,竞相掠夺人口和畜产,形成无休止的部落战争。战争汰弱留强,到12世纪时,原来部落林立的蒙古社会,只剩下蒙古、塔塔儿、克烈、蔑儿乞、乃蛮五大对抗集团。蒙古部的首领铁木真善于用兵和团结其他部众,力量逐渐壮大,统一了蒙古诸部,建立了蒙古国。
教师提问:成吉思汗对蒙古族做出哪些历史贡献?(学生自己搜集)
哪些是你赞同的和哪些是你反对的?
教师引导:成吉思汗统一 蒙古以后,又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哪些事情?请同学们尽快地把课本上的小字内容浏览一遍,想一想,成吉思汗的行动为元朝的建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通过这些事迹你对成吉思汗有什么评价?(展示中外对成吉思汗的评价)
据《华盛顿邮报》:成吉思汗是拉近世界的最伟大的人。成吉思汗最完美地将人性的文明和野蛮两个极端集于一身。
毛泽东《沁园春 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师:从这些评价可以看出成吉思汗是我国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不仅有统一蒙古的壮举,更有统一全国的雄心。
教师引导:我们应该从成吉思汗身上学到些什么?
教师过渡:成吉思汗在世时发动的一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战争,为后来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他的后代是怎样建立起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朝代的。
二、元朝大统一
1、忽必烈建立元朝
师:忽必烈继承汗位后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2、文天祥抗元和元灭南宋
师:1278年在元军大举进攻南宋的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南宋军民浴血奋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文天祥拒降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文天祥再现历史真实的一幕,真实地感受文天祥身上的人格魅力。
师:文天祥崇高的民族节气深深地感动着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爱祖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包括爱我们这个民族,爱同胞,爱语言、文化、山川、河流,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希望同学们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转化为做身边的小事中去。
师:元朝统一后,统治者必然会想方设法来维持它的统治,那么,如果你是元世祖,你会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使国家长治久安呢?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元世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是怎么做的呢?请看书第57页,先看一看元世祖在政治上,采取怎样的管理措施,对后世有何影响?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上关于行省制度的一段描写,找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目的、具体内容、作用等。
教师提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师: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台湾和西藏是什么时候,你对台湾、西藏问题有什么看法?
师结: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的行为都是可耻的,不会得逞的。
师:我们再来看看元世祖发展经济的举措及元朝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
师:在元朝棉纺织业的发展史上有位历史名人(黄道婆),你对她有什么了解呢?
教师过渡:刚才同学们在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问题时提到了民族融合,确实是这样,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中华民族大家庭进一步形成,仅就这一点来说,元朝的历史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教师引导: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
教师引导:民族融合气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师: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我们共同来思考“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师:元朝的统一,又一次证明中国历史发展分久必合,统一是主要旋律的道理。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又认识一个新的少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蒙古族及由它建立的元朝政权,它的建立使我国又一次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可见蒙古族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也正说明一个道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应该相互团结、友爱,共同进步,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就让我们在《爱我中华》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和经济史内容。教材通过三目内容来完成,第一目着重介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第二目主要讲述元朝的统一,包括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及行省制度的确立等内容。第三目呈现的是元朝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在整个课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节课。
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现存的学习问题。不能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缺乏对必要历史知识的积累,全面、辨证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2、分析学生目前的学习需求和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为。希望通过声、图、文等多种形式了解历史,得到启示;希望通过课堂讨论、合作交流,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2)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习成吉思汗等的历史史实,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课前收集与本课相关资料,准备在课堂中互相交流,同时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地图、播放人物介绍录音等,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分析能力。
(3)结合探究讨论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思辩能力及运用文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成吉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汗的历史功绩及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给予正确的评价。并从他的身上明白有些道理,培养坚强的意志。
(2)学习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高尚的气节的英雄精神。
(3)通过了解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所起到的作用,中外交往频繁的主要史实,认识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教学计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元朝的大一统”“元朝民族关系发展”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通过播放音像资料、展示图片、地图等方式突破)。
【难点】 “客观评价成吉思汗和文天祥抗元”通过对比分析来突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
(契丹—辽、党项族—西夏、女真族—金)。
二、学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问:(1)毛主席曾称哪一位历史人物是“一代天骄”?
(2)成吉思汗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历史功绩?
(3)成吉思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小结:成吉思汗的最大历史功绩是: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三、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A::迅速阅读教材该目下第一自然段及小字内容,解决:
(1)元朝是怎样建立的?
(2)元朝统一过程(多媒体显示)
B:在老师的指导下重点了解元朝的建立及统一过程、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史实。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言?等问题。
(通过了解《正气歌》等材料,来正确评价文天祥抗元)
2、行省制度
思考:元朝为什么要建立行省制度?其内容是什么样的?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1)行政院
(2)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忽必烈继承汗位后对蒙古族的发展也作出积极的贡献,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很有建树,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3、阅读教材该目下第三段内容,批注、归纳。
(1)忽必烈重视农业;
(2)商业——大都繁荣;大都
(3)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著有《马可·波罗行纪》。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引导思考:
1、元朝的民族融合表现在哪些方面?
2、元朝的民族融合有什么历史意义?
小结: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五、总结:
[讨论]: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六、作业练习
1、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2、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的正式行政区,是在(  )
A、唐 B、元 C、明 D、清(共4张PPT)
1、13世纪初,蒙古族杰出首领 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他被尊称为 。
2、1271年,蒙古大汗 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 (元朝的建立)。
3、南宋灭亡后,南宋军民在抗元斗争中涌现出
等著名将领。
4、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 制度,并在中央设 管辖吐蕃, 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还设置 ,管辖澎湖和琉球。
5、元朝时,松江妇女 对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元朝
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 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6、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 。
回族
泉州
大都
黄道婆
松江
澎湖巡检司
西藏
宣政院
行省
文天祥
大都
忽必烈
成吉思汗
铁木真
简述元朝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表现。
知识巩固
简述元朝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表现。
原因:元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割局面。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
表现:唐宋时期,有一些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居住。13世纪以后,又有一部分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他们和汉、蒙、畏兀儿(仅维吾尔)等族长期居住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回族信奉伊斯兰教,说汉语,仿照汉人立姓氏。回族人后来逐渐发展到各地,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与各族人民友好相处。
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畅想天地《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12课的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属于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部分。本课与教材前面两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宋金对峙》贯穿起来,形成民族关系的发展这条重要历史主线。地位十分重要。本课教材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朝大统一”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落脚点是民族关系的发展,三个子目都渗透了民族融合这一主题。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的分析,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对外扩张,通过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评价,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阐释历史现象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③掌握元世祖改制的内容及意义,分析归纳元朝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其表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从是否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来客观评价成吉思汗。
②了解蒙古政权武力征服南宋的过程,具体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题讨论,客观议价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统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全面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感知元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的贡献。
② 通过文天祥抗元和被俘后坚贞不屈、从容就义的事迹,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③通过蒙古和元朝的统一及蒙古政权的扩张,认识战争的多样性,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三)重点和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把本课的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实施的措施和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确定为本课的重点,而元朝统一与文天祥抗元的关系作为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由于学生年龄小,有些概念与叙述对他们来说太抽象,因此这一知识点不容易理解。必须突出核心知识点的掌握,以利于提升基本能力.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的分析,为了完成既定目标突破重难点,下面我说一下本节课我将采用的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分析
为了实现课堂的高效化,我以问题为中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学生为本,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采用了自主学习法,分析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其合作意识。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适当点拨,幽默分析,恰当评价。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学情和学法分析
人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本节教材要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七年级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经过半年来的训练,对历史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的把握具有一定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对抽象的事物却较难理解,根据这一学情,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方法来学习,从教材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会思”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最后我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从北宋重文轻武导致尚武精神的缺失说起,逐步引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自然导入到本课学习主题。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自学提纲
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学生进入自学环节,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认真自读课本,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5分钟内,完成自主填空题,比一比谁能快速正确完成。
3、学生合作探究,教师作点拨,突破重难点
这一环节是在检查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文天祥传诵千古的名句,文天祥抗元而死,美名传天下;元朝灭南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无疑也是历史的进步,该怎样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
②“忽必烈改制”内容有哪些(政治,经济)?有何影响?
③元朝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因何在?表现在哪里?
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最终在老师指导点拨下解决问题。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4、课堂小结
结合学习目标让学生说一说学完本课我学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作课堂小结。这样使知识更加系统,便于理解,记忆,也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5、学习效果检测
要求学生完全独立的快节奏的完成,教师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检测同时也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反馈过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当堂解决,从而能够准确的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 (共12张PPT)
第12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
蒙古族,元代追上庙号太祖。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战,在中国战争史占有重要地位,战争中充分显示了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他在战略上藐视一切敌人,注重分清敌友,近交远攻,力避树敌过多;并重视掌握敌情,以作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时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分割包围敌人,达到各个歼灭;在战术上机动灵活,惯于实施远程奇袭,速战速决,或者佯退诱歼,在运动战中歼灭敌军;这一时期创建的“鱼鳞战术”,成为战争指挥艺术的优秀遗产。成吉思汗的卓越军事才能,还表现在蒙古各部统一战争中的军事组织能力,统御天才,知人善任,恩威并济。
蒙古将士征战图
蒙古兵头盔
成吉思汗被人赞誉为“一代天骄” ,你认为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元朝大一统
元朝的大统一,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①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②它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④元朝的统一,还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⑤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看,统一的过程就是蒙古族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
③它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如何看待元的统一和文天祥抗元
元朝统一全国,无论从整个中国历史,还是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看,都应加以肯定。但也必须看到,在元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汉族人民遭受了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当时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文天祥反抗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他在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可见,与对外战争一样,元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也具有两重性。
元朝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
1264年,忽必烈建都燕京(今北京),把统治中心向中原转移。1271年,忽必烈依据《易经》上“乾元”(极大)的意思,把蒙古国改为大元,元朝正式建立。这表明忽必烈所统治的国家已不是属于蒙古一个民族,而是中原封建王朝的继续,忽必烈成为蒙汉各族地主阶级统治的总代表。第二年,燕京改名为大都,正式成为全国的都城。至此,元朝的统治中心完全转移到中原,大都成为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后,明清两代的北京,一直是国家的都城,影响深远。
元朝统一全国的战略和实现统一的原因
统一的战略。蒙古汗国以及元朝对中原的征服,主要是金、西夏和南宋。但对这三个政权的征服,各有不同的战略考虑:攻金之前先灭西夏,以免受西夏牵制,然后联合南宋灭金;灭南宋先征服大理,招降吐蕃,最后使南宋陷于两面夹击的境地。
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治集团,代表了从奴隶贵族转化过来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掌握着强大的军事武装
③正确地运用了战略战术
④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
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人口增加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②元朝时,用棉纺织业已成为江南地区的主要家庭副业。
③元朝时,松江农家妇女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④元朝时,全国的棉纺织中心是松江,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泉州。
⑤国际性的大都市,元朝时的城市是大都。
加强对全国统治的措施
①行省制度
②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
③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
简述元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原因: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表现:
1: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也大量前往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2: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族,蒙,汗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民族——回族。
3:在元朝广大疆域内,出现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泉州古清真寺第12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选择题
1、2009年4月1日,中法外交部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表《中法新闻公报》,法方承诺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开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 B、铁木真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3、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统一六国 B、建立唐朝 C、统一蒙古 D、建立明朝
4、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朝鲜族 C、回族 D、色目族
5、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俩难以忘怀的是
A、祖国山河的统一 B、中华文化的弘扬 C、旖旎宜人的风光 D、个人的离愁别恨
6、右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A、台湾 B、海南 C、新疆 D、西藏
7、2008年3月14日,西藏自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历史上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8、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A、唐代 B、元朝 C、清朝 D、新中国成立后
9、下列属于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南宋政权 C、建立西夏 D、建立元朝政权
10、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A、隋-西晋-秦-元 B、西晋-隋-元-秦 C、秦-隋-西晋-元 D、秦-西晋-隋-元
1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12、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唐代高僧玄奘著有《 》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元世祖时来华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撰写的《 》,激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1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请写出下列相关内容。
(1)最早出使西域、加强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历史人物
(2)迁都洛阳,促进民族融合的著名改革是
(3)“唐蕃和同为一家”中的吐蕃族是今天的
(4)元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参考答案
1-12 CBCCA DDBAD BB
13、 大唐西域记 马可·波罗行记
14、 (1)张骞(2)北魏孝文帝改革(3)藏族(4)回族(共29张PPT)
第12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导读
1、元朝是如何建立并统一全国的?
2、元朝巩固统一和发展经济的措施有哪些?
3、元朝的民族融合有什么表现和影响?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二、元朝大统一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 古
蒙 古 的 兴 起
蒙古帐幕车
蒙古族长期
以来生活在
蒙古高原上,
过着游牧和
狩猎生活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牧民,你最大的愿望是
什么?谁实现了人们的这一愿望?
形象描述了当时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
没有逃避的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戮。
它反映了那时的什么局面?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展开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先后灭西夏、金,降伏畏兀儿、吐蕃,攻占大理。
大理城
成吉思汗陵墓
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二、元朝大统一
元朝是如何建立
并统一全国的?
1、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蒙古(元)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定都大都

蒙古族是如何统一全国的?
灭西夏,金,大理
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元朝于1279年统一全国。
忽必烈即元世祖,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二、元朝大统一
1. 忽必烈建元朝
2. 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讨论:
文天祥抗元的事迹有哪些?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文天祥
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的要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
二、元朝大统一
1. 忽必烈建元朝
2. 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3. 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建行省制度
设宣政院
设澎湖巡检司
唐朝疆域
琉 球
澎 湖
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1个行省
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察合台汗国
钦察汗国
伊利汗国
元朝疆域
中书省
大都
辽阳行省
甘 肃 行 省
岭 北 行 省
(北至北海)
宣政院辖地
云南行省
湖广行省
四川行省
陕西行省
河南江北行省
江浙行省
江西行省
万 里 石塘
琉球
行省制度的设立
作用: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管辖,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大大加强了,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它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目地:为了对疆域面积空前辽阔的元朝进行有效的统治
内容
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二、元朝大统一
4 . 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1. 忽必烈建元朝
2. 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3. 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1、农业
①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
②鼓励垦荒,兴修水利
③把新增土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
作用: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2、棉纺织业发展的表现
①棉纺织业已成为江南地区农村的主要家庭副业;
②黄道婆对棉纺织业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松江成为了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黄道婆出生于松江乌泥泾镇,年轻时流落在崖州(今海南省),从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制造纺织工具和织布技术,1295年返回故乡。她不断改良纺织工具及技术,促使松江一带棉纺业繁荣发展,对推动我国植棉和纺织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
江南民谣
13-14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城市
元大都平面
复原图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元朝时民族大融合的有利条 件是什么?表现在什么地方?有何作用?
(1)汉族人民开发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3)契丹、女真等族已经汉化;
(4)新的民族——回族开始形成。
2.表现
1.条件
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回族
波斯人
阿拉伯人
汉人
畏兀儿
蒙古人
3.作用
(1)促进了各民族互相学习、交往,促进了各
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2)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从而也
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共18张PPT)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二、元朝大统一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13世纪)
成吉思汗 都城:和林
3.成吉思汗和继任者的扩张战争
先后灭畏兀儿、西夏、金、招降吐蕃,攻占大理
2.蒙古汗国的建立 (1206年)
铁木真
(1162-1227)
蒙古大汗,尊称
成吉思汗。1206
年建立蒙古汗国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召开军事会议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被人赞誉为“一代天骄” ,你认为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答:①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结束了蒙古的分裂,符合人民的愿望。(积极)
②创制了蒙古文字,促进了蒙古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积极)
③积极对外扩张,尤其是西征,极大的改变了亚欧的政治格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积极)
④在西征的同时也对被征服地区进行了屠杀和掠夺,给当地带来了浩劫。(消极)
⑤总之,他功大于过,是我国古代蒙古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愧为“一代天骄”。
(评价)
二、元朝大统一
1.忽必烈建元朝(1271年)
改国号大元 定都大都 元世祖 采用汉制汉法
2.元灭南宋(1276年)和文天祥抗元
3.元统一全国(1279年)
4.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5.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商业
大都

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
文天祥(1236-1283年)
文天祥祠
抗元英雄文天祥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以死报国、坚贞不屈、不畏强暴、反抗压迫、勇于献身的崇高气节
元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
②对地方:
③对吐蕃(西藏):
④对福建和台湾:
设立行中书省(行省)
设置宣政院
设置澎湖巡检司
①在中央:
设立中书省
元巩固统一的措施(经济上)
答:P57正二
经济措施的作用
答: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元朝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P57正二、正三、正四
①农业:农业恢复和发展;
②手工业:用棉花纺织布、黄道婆、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③商业:元大都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泉州成为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元朝的织布机
元朝的纺纱机
《马可·波罗行记》记载了大都的繁荣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P58
1.元朝民族关系发展的条件(原因)
答:①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②民族数量和民族间的交流超过以往。
2.元朝民族关系发展的表现
答:P58正一(共三点)
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割据,建立了地域空前广大的大一统王朝。
②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使得民族大融合达到新的高度(表现在:1、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融合;2、出现新的民族——回族)。
P58《课中题》
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畅想天地(共5张PPT)
2、铁木真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①统一了蒙古。
②建立蒙古政权( 时间:1206年 建立者:成吉思汗 )。
作用:蒙古草原从此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局面。
1、铁木真的童年经历培养了他怎样的性格?
不屈不挠的刚毅性格
有人说: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进步意义,
那么文天祥抗元就是违背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
因此,不应赞扬,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1、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
2、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3、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4、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议一议,元朝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割据、战乱频繁的局面,建立了地域空前辽阔的大一统王朝,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奠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②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使我国的民族大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一体现在汉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其二体现为中国境内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共23张PPT)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二、元朝大统一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及建立政权
铁木真是怎样统一蒙古各部的?
蒙古人狩猎图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及建立政权
蒙古汗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1206年 成吉思汗 建立蒙古汗国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政权
1206年 成吉思汗 建立蒙古汗国
2. 成吉思汗和继任者的扩张战争
蒙古兵押送俘虏图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先后灭西夏、金,降伏畏兀儿、吐蕃,攻占大理。
大理城
蒙古四大汗国疆域图
三次西征一直打到多瑙河流域
二、元朝大统一
1. 忽必烈建元朝
忽必烈为什么定国号“大元 ”?
1271年 忽必烈改国号大元 次年定都大都
元大都城遗址
二、元朝大统一
1. 忽必烈建元朝
2. 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大都

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
二、元朝大统一
1. 忽必烈建元朝
2. 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3. 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元朝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
的措施?
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建行省制度
设宣政院
设澎湖巡检司
行省制度是怎么
回事?
宣政院负责管什么?它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澎湖巡检司的设立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元朝大统一
4 . 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1. 忽必烈建元朝
2. 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3. 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元世祖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元朝社会经济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有哪些?
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元大都是世界闻名的国际大都市
泉州是对外贸易最大港口
表现
三、民族关系的发展
元朝时民族大融合的有利条 件是什么?表现在什么地方?
条件: 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表现:
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13-14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城市
元大都平面
复原图
泉州古港
忽必烈即元世祖(1260—1294年在位) ,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统一全国。第12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选择题
1.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有句“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他的主要贡献是( )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
C.统一全国 D.基本结束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
2.铁木真是一位叱咤风云、显赫一世的蒙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英雄,他的业绩对于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和当今中国版图的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史实属于铁木真的业绩是( )
①统一蒙古 ②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③成立蒙古大汗国 ④正式定国号为“大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人物属于古代蒙古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 )
①完颜阿骨打 ②元昊 ③铁木真 ④耶律阿保机 ⑤忽必烈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 D.②④
4. 2008年3月14日,西藏自治区拉萨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历史上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5.2008年8月将在中国北京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历史上北京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元朝时北京被称为( )
A.幽州 B.中都 C.大都 D.京师
6.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采用汉制汉法,这表明( )
A.汉族文明有强大的吸引力
B.忽必烈承认蒙古人愚昧落后
C.他所统治的国家是中国历代王朝的继续
D.忽必烈潜心研究《易经》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元朝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②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
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④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牵动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儿女的心。来自台湾的救援队一行20余人16日下午由台北搭乘华信航空包机启程前往四川,参与四川地震灾区救援工作。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管辖今天台湾的机构是( )
A.军机处 B.宣政院 C.理藩院 D.澎湖巡检司
9.元朝为了实现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
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度 C.行中书省 D.八股取士制度
10.下列对元朝行省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行省制度是忽必烈效仿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而建立的行政制度
B.中书省是全国最高的议政机构
C.地方设行中书省,进行有效的统治
D.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11.以下关于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的局面
B.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奠定起了重要作用
C.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融合达到了新高度
D.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造成巨大破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2.文天祥抗元赢得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他坚持抗元符合中原人民的利益
B.他的抗元使南宋获得持久和平
C.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D.他写了《正气歌》一诗,流传千古
13.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4.以下关于元朝经济的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元世祖不重视农业,把农田改作牧场 B.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C.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 D.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15.以下关于元朝的对外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有许多外国商队、使团来到大都
B.元政府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C.马可波罗到过泉州
D.外国商人在中国定居是不可能的
16.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17.元朝民族关系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 )
A.民族数量最多 B.民族交往最频繁 C.疆域空前辽阔 D.元朝的大统一
18.“黄婆婆,黄婆婆,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这是上海(古称松江)一带人们世代相传的一首歌谣。人们歌颂的是一位对我国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妇女。歌谣中“黄婆婆”生活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9.以下关于元朝的统一,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民族融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②民族杂居进一步发展
③促进了蒙古草原地区的发展和民族进步 ④为以后的民族分裂埋下了隐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1.B 2.A 3.C 4 ( http: / / www.21cnjy.com ).D 5.C 6.C 7.B 8.D 9.B 10.B 11.D 12.A
13.A 14.A 15.D 16.B 17.D 18.C 19.D(共6张PPT)
练 习
1、元朝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 B、行省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 ( )
3、下列哪一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A、起兵反抗统治者的压迫 B、建立蒙古政权
C、定国号为元 D、灭亡金朝 ( )
2、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蒙古族 B、畏兀尔 C、回族 D、藏族 ( )
4、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进步性的表现 ( )
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民族融合
C、推行行省制度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A
C
B
D
一 选择题:
1、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
A、 灭亡西夏 B、 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是在 ( )
A、 唐朝 B、 汉朝
C、元朝 D、清朝
B
C
课堂练习
3、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 )
  A、羌族   B、蒙古族
  C、回族    D、鲜卑族
4、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B、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
  D、蒙古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
C
B
5、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是( )
A、元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6、1206年,我国土地上并立的政权主要有
A、北宋、辽。夏、金 ( )
  B、南宋、辽、夏金
  C、南宋、西夏、金元
  D、南宋、西夏、金、蒙古
A
D
三、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回答(1)这话是谁说的?
(2)他为什么值得后人敬佩?
文天祥
文天祥面对元军的进攻,组织南宋军民进行抵抗,兵败被俘后,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秦、
西晋、
隋、

我国历史上四个由大分裂到大统一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