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5 22:0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讲答案正确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近日,山西省河源市博物馆的黄氏河源龙化石入选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主办的“寻找中国美丽化石”名单。黄氏河源龙化石在广东省东北部的河源地区发掘出土。下图为黄氏河源龙复原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复原景观图推测黄氏河源龙可能是恐龙向( )演化的中间生物。
A.哺乳动物 B.鸟类 C.两栖动物 D.鱼类
2、黄氏河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石炭纪 B.三叠纪 C.白垩纪 D.古近纪
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城镇形态呈“十”字型空间结构,城镇发展始终遵循着“内生活、外生产”的空间组织模式。下图为西宁市城区形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造成西宁“十”字型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交通 C.历史 D.河流
4、西宁市“内生活、外生产”的空间组织模式有利于( )
①充分发挥城市中心的公共服务功能区
②避免生活区与工业区相连,提高环境质量
③形成城镇外围组团式产业发展集群
④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决城镇用地紧张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完成下面小题。
5、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上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持续性、公平性 B.共同性、持续性 C.公平性、区别性 D.共同性、公平性
6、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宣布中方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中方需要付出的努力不包括( )
A.使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B.坚持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理念
C.植树种草,提高国土绿化面积 D.大规模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
日本德岛县博物馆2022年7月2日宣布,德岛县胜浦村附近新发现了大型草食性动物禽龙的化石。当地曾多次出土白垩纪前期的恐龙化石,此次发现的禽龙化石距今1.3亿年左右,是日本境内出土的最古老的动物化石。下图为禽龙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的环境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红色岩层指示还原环境 B.黑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
C.破碎的贝壳指示清澈温暖的深海环境 D.含煤地层指示湿热的森林环境
8、禽龙繁盛的中生代时期( )
A.被子植物处于繁盛期 B.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
C.鱼类开始出现 D.出现了地质历史上最大冰期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研发基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种植棉花的无人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新疆适合种植长绒棉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降水丰富 B.光照充足 C.水源充足 D.冬季温暖
10、该科技公司到新疆建设无人机研制基地,主要是因为新疆( )
A.交通便利 B.气候宜人 C.科技发达 D.市场广阔
11、农民使用无人机种植棉花,主要好处是( )
A.降低生产成本 B.提高棉花质量 C.提高棉花价格 D.增加棉花产量
西安深居内陆,交通发达,是丝绸之路上重要节点,是中国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人口超千万的新一线城市。2023年1月13日,西安获批“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国第四个“双中心”城市。2021年西安规划建设的西安丝路科学城成为“双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如今丝路科学城已聚集企业近4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5家,高新技术企业217家,未来该地区在“双核心”的加持下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西安成为全国第四个“双中心”的优势条件是( )
A.地理位置 B.交通条件 C.科研水平 D.生态环境
13、西安丝路科学城成为“双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原因是( )
A.产业基础 B.基础设施 C.科研实力 D.土地条件
南美洲藩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下左图为南美洲某区域略图,右下图示意科伦巴各月降水量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各月径流量。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称为汛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藩塔纳尔湿地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5、当科伦巴降水量处于一年中的峰值时,下列关于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说法正确的是( )
A.汛期已过,因为河流上游地区雨季开始更早
B.汛期未到,因为上游有大面积湿地滞纳径流
C.正值汛期,因该河流的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
D.汛期未到,因该河流域内土壤疏松下渗量大
二、综合题。(共4题,共40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恒河发源于中印边境的喜马拉雅山南麓,注入孟加拉湾,塑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受恒河及其他因素影响,孟加拉湾南、北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差异较大。下面左图为北印度洋7月表层海水多年平均盐度分布图,下右图为该月某日甲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简析7月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低于南部海域的原因。
(2)请在由上图上画出此时甲区域海陆风环流,并说明其风向及其性质。
(3)说出恒河三角洲易遭受的自然灾害。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11月20日,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隆重开幕,这是历史上首次在中东国家举办世界杯足球赛。卡塔尔位于波斯湾西海岸,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水资源匮乏,淡水主要来自海水淡化,是一个“以气为主,油气并丰”的国家,2021年卡塔尔人均GDP世界第一。
材料二 卡塔尔是首批支持和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卡合作日益密切。我国从卡塔尔进口石油、天然气,在卡塔尔从事投资及工程承包的中资企业有20多家,包括中国电建、中国铁建、华为技术等公司。
(1)评价举办世界杯足球赛对卡塔尔的积极影响。
(2)分析卡塔尔建设海水淡化厂的有利区位条件。
(3)说明我国和卡塔尔的贸易合作对于我国的意义。
18、图①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②、图③为地球光照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图①中甲、乙、丙、丁代表“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那么同学们在做这份试卷的时候(7月),地球的位置应位于( )之间。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丙与丁 D.丁与甲
(2)当太阳光以图②中的情形照射地球时,此时的节气是北半球的____。
(3)当太阳光以图②中的情形照射地球时,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全球新旧日期范围的比例是____。
(4)从图②到图③时段内,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是____。
(5)图②中,如果D点的昼长是14小时51分,那么E点的夜长是____。
(6)图②中D点的地方时是____。
19、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该城市的发展,下图是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分别是零售商业区和批发商业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①_______②____。
(2)在A、B、C、D四处开发房地产,何处可以称得上“地王” 理由是什么
(3)该城市最早的火电厂在E处,后搬迁到F处。早期火电厂布局在E处可能的原因是____,后搬迁到F处是考虑_________。
(4)城市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带来的“城市病”有哪些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理答案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1.B 2.C 3 A 4.C 5.D 6.D 7.D 8.B 9.B 10.D 11.A 12.C 13.A 14.C 15.B
二、综合题。(共4题,共40分)
16.(共10分)
(1)7月恒河径流量大,大量淡水注入导致北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较低;7月份孟加拉湾盛行西南季风,北部海域受陆地抬升影响,降水比南部多,盐度低。
(2)画图略。风向:东南风(偏东风)。性质:温热干燥。
(3)地震、飓风、风暴潮、洪涝、旱灾等。
17.(共10分)
(1)社会影响: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经济影响:增加经济收入,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环境影响:加强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
(2)位于沿海,海水充足;水资源短缺,淡水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油气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3)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保障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改善我国大气环境;有助于我国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各国之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18.(共10分)
(1)B
(2)夏至日
(3)(23 26′N,90 E);3:1
(4)先变慢后变快
(5)14时51分
(6)9时
19.(共10分)
(1)接近消费市场 交通便捷(或租金低)
(2)D地。理由:远离工业区和闹市区;位于市区上风地带;地势较高,靠近河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3)靠近煤矿区,节省运费;早期城市规模小,污染物对城区影响小 城区规模扩大,污染加剧,人们对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F地处下风向;交通便利
(4)问题:环境质量恶化;居住困难;交通拥堵;社会治安差;就业困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