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云南、四川交界处的金沙江下游河段,拦河坝坝顶海拔
834m.该地山谷风显著。图1为“白鹤滩水电站大坝景观及坝区等高线地形图(海
拔:米)”。据此完成1~2题。
1.该大坝坝体相对高度可能为( )
A.229m .B.289mC.339mD.389m
2.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推测该地局地环流引起的风速变化及原因是( )
A.白天风速变大湖风与谷风叠加
B.夜晚风速变大湖风与山风叠加
C.白天风速变小陆风与山风叠加
D.夜晚风速变小陆风与谷风叠加
图2为“大西洋西部某岛屿略图”,该岛气候湿冷,为纯牧业区。读图完成3~4题。.
3.该岛居民最担心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对应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服.务是()
A.淡水枯竭——供给服务B.全球变暖——调节 服务
C.臭氧层破坏——支撑服务D.酸雨危害——调节服务
4.近十几年来,该岛生物种类快速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岛屿封闭,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较差
B.地形单调,不能发挥调节服务功能
C.人类活动破坏了该地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
D.降水增多导致供给服务减弱
图3为我国沿海三个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CI) 统计图,AQCI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据此完成5~6题。
5.三个区域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
A.秋高春低,冬降夏升,北高南低B. 冬高夏低,春降秋升,北高南低
C.夏高冬低,秋降春升,南高北低D.春高秋低,夏降冬升,南高北低
6.形成这种时空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强劲,污染物易扩散
B.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大气中的污染物增加
C.夏季气温高,污染物不易扩散
D.南方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矿物能源消耗大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海一气相 互作用被沉积在海底不再进入碳循环,这
一过程称之为生物泵。如果生物泵的摧毁,会影响海洋的碳循环。研究地质时期
海洋生物泵的演变,对理解现代海洋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有重要启示意义。结合
图4,据此完成7~8题。
7.生物泵的过程是( )
A.无机碳——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物理沉降
B.物理沉降——浮 游植物——浮游动物——无机碳
C.浮游植物——无机碳——浮游动物——物理沉降
D.无机碳——物理沉降——浮 游动物——浮游植物
8.生物泵的作用体现在( )
A.减轻温室效应B.促进碳氧平衡C.促进煤炭形成D.减小臭氧空洞
海洋蓝碳(又称“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岸带蓝碳涵盖盐沼湿地、红树林、海草床、渔业碳汇和微生物碳汇等5类海岸带碳汇。图5示意2019年我国沿海各省份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年固碳量,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关于我国沿海省份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固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树林的年固碳量比海草床少
B.南方各省份均以红树林固碳为主
C.沿海省份以盐沼固碳方式为主
D.盐沼湿地的固碳速率比红树林快
10.影响蓝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因素有( )
①土地利用方式②海洋经济发展③全球气候变化④人类碳排放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1.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但各国由于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不同,在具体责任上应有所区别,这意味着( )
A.全球各国应该承担一样的责任
B.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
C.发达国家碳排放少,承担的责任小
D.发展中国家碳排放多,承担的责任大
图6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完成12~13题。
12.若甲地附近发育有小河,其最可能流向( )
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南
13.关于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b比c老
②be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
③b比c新
④be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
A.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某火山口湖阶段性受到岩浆活动影响,当岩浆活动活跃时,火山蒸汽成为湖泊的重要补给水源,且岩浆中含有氯离子。图7示意1965年以来该火山口湖相对水位的变化(以1971年的水位1 152.2米为基准)。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示时段湖水冬季结冰的时间大约为( )
A.10年B. 15年C.25年D.30年
15.从阶段I到阶段II,变化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B.蒸发C.地表径流D. 下渗
二、综合题(3个小题、共S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铜矿体一-般产生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帶上,冶炼铜需水量大。智利是全世界最狭长的国家,气候环境十分复杂,是拉美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之一,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智利地处安第斯成矿幣,矿产资源储量较大,种类多样,其中铜矿资源最为丰富,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和北部沙漠区。2020 年以来,智利国民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滯。图8示意智利铜矿与部分港口分布。
(1)结合智利矿产资源赋分析该国南北部可利用水资源数量差异的原因。(8分)
(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智利铜矿资源丰富的原因。(4 分)
(3)简述铜矿开采对智利国家安全带来的危害。(6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一江西鄱阳湖区域共有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候乌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影响,郵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湖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此,江西省计划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采用开放式全闸,汛期闸门全开,枯水期通过闸门进行水位调节,功能定位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材料二我国粮食消费中饲料用粮占粮食产量的35%,结构性矛盾突出。江西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但高产田仅占20%左右。近年来江西省部分地区利用天然草场和秋冬闲田,通过种植固氮豆科牧草与水稻轮作的方式(“稻-草”、“稻一稻-草”),发展草地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藏粮于草”,保障粮食安全。.
材料三图9为江西省鄱阳湖示意图。
(1)简述在鄱阳湖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生态安全的意义。(6分)
(2)从水资源安全角度简述鄱阳湖建水闸的作用。(6分)
(3)说明江西省发展“藏粮于草”的综合效益。(6 分,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各答2点。每点1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 分)
2021年9月27日,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和(田)若(羌)铁路全线实现贯通,标志着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正式“闭环”(图10)。和若铁路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修建,有75%的路段位于沙漠戈壁,大风天数多。该铁路是采用“外阻内固、外高内低”的防沙模式,即外侧设置用尼龙网制成的1.5 米高立式沙障阻沙(图11);在靠近铁路两侧设置草方格沙障,里面采用智能化灌溉系统种植梭梭、红柳、沙棘等灌木。与此同时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以桥代路,运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在工厂先预制加工构件,再运到现场安装)建设桥梁。
(1)指出修建和若铁路遇到的困难。(3 分)
(2)简述高立式沙障对防沙治沙的作用。(4分)
(3)说明草方格沙障内的灌木种植与养护采用智能化灌溉系統的原因。(6 分)
(4)分析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建设和若铁路的好处。(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