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草原(第一课时)
单元主题
阅读时能从所读的
内容想开去
老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家、作家,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剧本《茶馆》等。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了解作者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课文向我们描绘了哪几个画面?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描绘的景物,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自主学习
同学们自学后,可以根据自己掌握情况进行对学、群学,在小组多阅读讨论交流解决。
毯
玻
蹄
虹
腐
稍
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会写以下的生字
璃
裳
tǎn
bō
li
sháng
hóng
tí
fu
shāo
wēi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毛”的竖弯钩舒展,能托住“炎”。
“广”的撇舒展,能包住“付”和“肉”。
迂回 羞涩 勾勒 鄂温克 同行
yū
lè
è
háng
我会读
sè
xuàn
渲染 蒙古包 陈巴尔虎旗
měng
chén
理清课文结构,课文向我们描绘了哪几个画面?
喜迎远客
主客联欢
草原风光
1
4
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2
3
5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了作家老舍来到草原的见闻和感受,写了草原的美丽风光、盛大的欢迎场面以及草原联欢、依依惜别的情景,赞美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
3.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描绘的景物,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草原风光图
读一读
从上到下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联想
用课本两个词语概括草原的特点: 。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1.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感受
看到的
听到的
闻到的
写景
联想到的
感受到的
情景交融
好处:使作者感同身受
小练笔
你有去游览过美丽的风景吗?请运用情景交融
的写作方法,写一段写景的小片段吧!
课堂小结
我们学到了写景的时候,可以像作者这样,既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还可以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来写,这样才更能让作者感同身受。
1.积累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2.背诵第1自然段。
课后作业
藏北草原
拓展延伸
一望无际的清新碧绿,密密层层的柔嫩牧草,平展地延伸着。那星星点点的账篷,在这绿色的海洋中,好似含羞的少女,用那袅袅的轻烟遮住自己。这是我的故土,我深深地爱恋着的藏北草原。
藏北的草原是温柔的。在明媚的阳光下,绿茸茸的草地闪烁着迷人的色彩。那绿是厚实的,平整的,像毛毯一样。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雪白的羊群,羊儿在牧羊姑娘轻轻的歌声中,静静地吃着嫩草。放牧的藏族小伙子,骑在高大的马背上,奔跑着,玩耍着,说笑着……
绿色是大自然的生命,在这绿的生命中点缀着一些五彩的星星般的花儿,像是许多花蝴蝶在草地上飞舞。远处一条小河像一条银带,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就如河面铺着一层碎金。酥油茶、青稞酒和牛肉飘散着香味,为藏北草原增添了一种诱人的气息。我心中暗暗赞叹:美呀!实在令人心旷神怡。
老舍
藏北草原
八月,这里便要过隆重的丰收节。藏语叫“望果”。农民们在田间巡游。还要举办赛马、摔跤、赛牛、射箭等活动。
那时,漂亮的姑娘穿上艳丽的藏装,戴上五彩的首饰,手捧洁白的哈达和一只用名贵木材做的木碗,盛上满满的青稞酒,唱着敬酒歌,为来息各地的客人们敬酒。她们是十分好客的。
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声,赛马开始了。剽悍豪爽的小伙子骑上自己的马,在草原上奔驰着。在阳光下,领先的骑士,那黑色的皮肤、强健的身体给人一种通天的锐气和力量。众人把他高高举起,欢呼着:“高原雄鹰雅古都!”看着这场面,我不禁惊叹:呀!你们多么坚毅,何等坚强,野马也会在你们手下驯服,狂暴的风沙会在你们面前退缩。
啊!这块故土美在好客,美在豪爽,美在善良,水清草茂,羊肥马壮。我快乐,我兴奋,为我的故土,为我的藏北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