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三峡》与《记承天寺夜游》
目 标
1.掌握《三峡》的相关文化常识以及重要的实词、虚词积累;
2.掌握《记承天寺夜游》的相关文化常识以及
重要的实词、虚词积累;
3.了解古代山水散文的写作特点,把握作者在
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知识讲解
三
峡
官二代
被陷害
地理学家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作家。据记载,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人民比较同情,对权贵有所不满;对祖国河山十分热爱,对地理风物精切钻研。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郦道元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水经注》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 《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它记叙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
《水经注》
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长193公里。
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关于三峡
字词疏通
阙 叠嶂 曦 溯
湍 漱 啸 属
quē
dié zhàng
sù
tuān
shù
zhǔ
xiào
xī
经典原文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疏通文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同“缺”,空隙、缺口。
正午
日光,这里指太阳。
译:在七百里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重重的峭壁,遮天蔽日。若不是在正午或者半夜,看不见日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看图背诵
课文背诵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疏通文意
冲上、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这里指飞奔的马
没有这么快
译:在夏天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其间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没有这么快。
本段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看图背诵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课文背诵
疏通文意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极高的山峰
飞速地往下冲荡
水清树荣,
山高草盛。
译:春冬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俯视)
(仰望)
疏通文意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下霜的早晨
接连不断
译:每逢初晴的日子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回响着猿啼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
整体感知
读“三峡之山”
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连绵
___________(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高峻
读“三峡的夏水”
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
_____________(朝发白帝……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凶险、奔放
迅疾、湍急
“三峡”小结
“三峡”主题
主题: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秋来写。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同时表达了对山河自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2.绝: ①沿溯阻绝(断)
②哀转久绝(消失)
③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
3.清: ①回清倒影(清波)
②清荣峻茂(水清澈)
文言知识
1.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①略无 阙处( ) ②不见 曦月( )
③ 或王命急宣( ) ④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缺”
太阳
有时
飞奔的马
①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很多乐趣。
②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经典例题
3. 第③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 作者笔下三峡的山、夏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连绵高峻)等特点;
写“夏水”,突出夏季水流湍急、水势浩大。
经典例题
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记承天诗夜游
苏轼
你要是不快乐 就读一读苏东坡
苏轼
文----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 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词---- 苏辛:(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诗----苏黄:
苏轼 黄庭坚
书画----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fú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shàn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此乃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知人论世
苏轼
在黄州,因为甚是贫穷,苏轼根本买不起羊肉,没办法,他只能选择吃猪肉。
他说:“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
贬杭州
“我本无家更安在,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密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发安慰之语;
苏轼
贬黄州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惠州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苏轼
会吃会玩会写诗
有酒有肉有东坡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于是
考虑,想到
共同,一起
睡觉
连词,大概是
只是
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
清澈透明
泛指水草
交叉错杂
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澈。
惋惜无人赏月
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哪句话让你印象深刻?
记承天寺夜游
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赏景——名句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修辞角度】用庭院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庭院的空阔明亮,竹柏倒影的斑驳摇曳,间接写出月光的空明澄澈。
(2)【表现手法】用皎洁月光的静,来衬托竹柏倒影的动,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3)【用词】“盖”字形象地写出了月光如水给人的无限惊喜。
用了什么修辞?A. 比喻 B. 夸张 C.拟人 D.动静结合
记承天寺夜游
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识人——情感体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闲:清闲、安闲、闲暇、闲情逸致等
“欣然起行” ——赏月的欣喜
“相与步于中庭”——漫步的悠闲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记承天寺夜游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
(3)庭下如积水空明 ______
(4)藻、荇交横 ______
(5)但少闲人 ______
2 . 翻译下列句子。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虑,想到
共同、一起
形容水的澄澈
只是
交错纵横
月光照进门内(十分幽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经典例题
记承天
寺夜游
议论---
月色入户,夜游赏月
闲
记叙---
描写--月如积水,竹柏如藻、荇
情景交融
主题思想:苏轼虽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的坦荡,旷达面对人生的生活信条。
“记承天寺夜游”小结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yè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人蜀记》)
注: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随堂练习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
(2)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____________
(3)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
(4)属引凄异 ____________
(5)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
(6)虽乘奔御风 ____________
(7)至于夏水襄陵 ___________
快
都
逆流而上
接连
同“缺”,空隙,缺口
飞奔的马
冲上、漫上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日光和月亮。
议论的人都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它)奇特。
随堂练习
3.【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写的山各有什么特点?
4.甲乙两文段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请简单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5.三峡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A. 瞿塘峡 B.巫峡 C.西陵峡 D.钱塘峡 E. 小龙峡
【甲】文描写的三峡两岸的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乙】文描写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A B C
随堂练习
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王子猷yóu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⑥之。经宿⑦方至,造门⑧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皎然:洁白的样子。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shèng县。⑥就:拜访、访问。⑦经宿:一整夜。 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随堂练习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有错的一项是 ( )
A、念无与乐者 (念,考虑,想到)
B、但少闲人 (但,但是)
C、水波不兴 (兴,起)
D、月出于东山之上 (于,从)
B.有误,但,只是。
参考答案&语言组织
B
随堂练习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湿澈,仿佛有藻、蒋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参考答案&语言组织
随堂练习
(1) 甲文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两个文段都写月夜访友,请比较它们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2)相同点: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的好友。
不同点:
甲文:因为月光澄澈透明,而想找同乐者,最终找到,一起散步。
乙文:因为触景生情想念好友,最终没见到,但却尽兴而返。
(1)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豁达乐观的情怀。
本课总结
“三峡”小结
记承天
寺夜游
议论---
月色入户,夜游赏月
闲
记叙---
描写--月如积水,竹柏如藻、荇
情景交融
主题思想:苏轼虽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的坦荡,旷达面对人生的生活信条。
“记承天寺夜游”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