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12.《石钟山记》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12.《石钟山记》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6 07:0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石钟山记》
苏轼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了解掌握相应文化常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正确认识作者敢于质疑,勇于实践探索的额精神。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特有的语言形式表达的情趣和理趣融为一体之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富于哲理的思考,把握其中承载的文化理念,学习作者质疑和求实精神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
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情境导入
苏轼的《石钟山记》是一篇名为游记,实为重在议论的散文.这是苏轼于公元一○八四年由黄州团练副使移任汝州团练副使,送其长子迈赴任经过鄱阳湖口,游览石钟山后写的.文章通过记叙作者探索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经过,阐明了事必目见耳闻,不可依靠"臆断"认识事物的道理.由于作者的结论建立在亲访石钟山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得有根据,说得有道理,因此颇有说服力,能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苏轼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长于议论,挥洒自如,语言精炼.
知人论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父亲苏洵;其弟苏辙。)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2726首;词398首,散文4800余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一生,将中国传统的三大思想体系:儒、道、佛,很好地融于一身。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识背景
石钟山
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她像一座玲珑剔透的天然美景耸立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的江西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
  自古有上下石钟山之分,其南临匡庐,北镇长江,俯瞰鄱阳湖,烟波浩淼;眺望长江,白浪滔滔,江湖交汇,水分两色,天然汇成了一幅壮观奇妙的〈泾渭图〉,天工造化,叹为观止。
  现开放的下石钟山,海拔57米,全山面积为九万平方米,是喀斯特熔岩,第四纪冰川遗迹,控江扼湖,为“八省通衢”集亭、台、楼、阁、塔、榭、舫、廊等20多种古典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联合国专家称石钟山集风光、古迹、名胜、园林于一身,堪称世界之最。
解题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夏季,苏轼有黄洲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听朗读
疏通文本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之)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
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 大风浪不能鸣(之)
也,而况石乎!
于此
靠近
名作动振动
撞击拍

这个说法


即使
使..发出声音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状后
文本探究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
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 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
是也,而此独以钟 名,何哉?

探访
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状后在
表顺接
敲打
仔细听
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高扬
名作动用鼓槌敲
传播
声音

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但是

更加
定后
惟独

名作动命名
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这样
剩余的
自己
得到
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形作名响声声音
疏通文本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
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余)独与迈
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于)
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名作状乘船
古,到...去今,适合舒服
赴任就职
因而于是
能够

其中的
形容词词尾
仍旧还是
表修饰
通暮日落的时候
单独
名作状在旁边
阴森恐怖的样子
抓扑
鸟鸣声
一边一边
状后在
有的人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响声,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通叩敲击
疏通文本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 而察 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
深,微波入焉, 涵澹澎湃而 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 多窍,
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 之乎?噌吰者,
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正要
古:心惊今内心有所触动
状后在
钟声洪亮
停止
船夫
十分惊恐

表修饰
细看
代发声之处
裂缝
同乃原来是
于此在这里
水波激荡
波浪动荡
形成
这种声音
上钟山下钟山
支流入口处
处在
水流的中心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
窟窿
击物声
钟鼓声
起,演奏
并列
先前
于是
通志记住知道
代下文的典故
宾前没有欺骗我
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疏通文本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
不肯以小舟夜泊 (于)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
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名作状,亲眼亲耳
凭主观推测而断定
大概

终究
表转折
有官职的人
名作状在夜晚
停船
没有谁
渔人(和)船工
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的原因
浅陋的人
斧头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自己
宾前,因此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之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任务探究
任务导引: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这是两篇文章写法的相同之处。它们与一般游记不同,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它们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
石钟山记一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
任务探究
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不同。《石钟山记》全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它的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议论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
第一段议论是第二段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议论—记叙—议论”的三段式线性结构,一脉相承。这是与《石钟山记》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分不开的,
石钟山记一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
任务探究
石钟山记一文中运用了哪些手法?
2、《石钟山记》通过质疑、释疑得出事理,事理极其简明,仅为一句话,不加阐释,也无须阐释。
《石钟山记》的记游部分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从整体来说是记叙,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写,既以叙事过程的波澜起伏取胜,又以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取胜,叙事、描写交相烘托。夜游石钟山的一段记叙,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经过,又通过对怪石鸣禽的逼真描写渲染环境气氛,也有探究两处声响原因的描写,还有作者议论兼抒情的踌躇满志的感慨,写得饶有兴味。缘事寓理,将记叙、议论与描写、抒情熔于一炉,率性而至,毫无雕琢痕迹,行文简洁而又随笔挥洒,轻快自如,写得颇有情致。
任务探究
石钟山记的写法特点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
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同是写鸟,或由鸟名写到惊飞、写到叫声,或由声音再点出鸟名,毫无板滞之感。写噌咳之声,是先闻其声,再写徐而察之后的发现;写_坎镗_之声,先写中流大石“空中而多窍”之状,再写其声,描写角度和顺序都有不同,行文舒卷自如。
任务探究
《石钟山记》艺术特色
任务导引:《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一般的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以景物描写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苏轼的许多记游文字,如《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凌虚台记》,都以描写、记叙、议论的错综并用为特点。《石钟山记》则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驳李渤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事实证实郦道元的观点。因此,《石钟山记》除具有游记的特点外,还具有某些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特点。分析《石钟山记》,应把握住它在文体上的这一特点。
任务探究
《石钟山记》艺术特色
这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是一篇具有某些论说文特点,特别是驳论文特点的游记。我们说它具有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某些特点,是因为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摆出靶子,并从逻辑上对李说作了初步的反驳;接着用亲访石钟山耳闻目见的事实,证实并补充了郦说,推翻了李说,使形象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论点,交代了写作意图。全文思路清楚,结构谨严,说理透辟,文笔流畅。苏轼曾称赞谢民师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从来没有固定格式),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也是夫子自道。苏轼的文章,特别是这篇《石钟山记》,也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毫无斧凿雕琢之痕。清代方苞说《石钟山记》是苏轼“诸记中特出者”,说它写得“潇洒自得”,这四字确实把握住了本文的特点。
任务探究
《石钟山记》艺术特色
但是,本文毕竟是一篇游记,因此,又具有一般游记的特点。
第一,清楚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第二,它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焉”“磔磔”“噌”“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读了夜游石钟山一段,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使读者同作者和舟人一样“心动”“大恐”。本文不仅以说理透辟见胜,而且以景物描写的形象生动见胜。
任务探究
第三,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着一段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徐察”,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紧张的心情才趋平静,第二处水声就写得比较舒缓。清代刘大评这段文章时说,苏轼“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他也同方苞一样,认为这是“坡公第一首记文”。
第四,文笔变幻多姿,毫不板滞,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苏轼对语言有高度的驾驭能力,一笔不肯雷同。
《石钟山记》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