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19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19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6 07:3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课程标准: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了解这一时期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盛世滋生图
有感国家治化昌明,超轶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
——徐扬
《盛世滋生图》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
全幅画有各色人物1万2千余人,各色房屋建筑约2140余栋,各种桥梁50余座,各种客货船只400余只,各种商号招牌200余块。
一、“落日余晖”——明至清中叶的经济
(一)农业——高产农作物传入
材料: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阅读材料,思考高产农作物的传入对明清社会的影响。
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人口、环境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相继出现
材料:明朝中期人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记载了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的事迹。他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猪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拿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 ... 类似情况,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
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阅读材料,农业呈现出的什么变化?
1、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2、农业生产区域分工的出现;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升;
材料:明清时期精细经营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纺织,酿造等手工业迅速发展及城镇兴起,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增加,上海,山东,河南等地出现专业性产区,茶叶,甘蔗等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也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分工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二)手工业——经营方式改变
据(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纺织业中有丝织、棉织、毛织、麻织等专门的作坊,同时,纺与织、织与染、染与踹的分工都很发达,随着各科分工的日益扩大,相互之间要互换劳动产品,商品交换也就更加发展起来。
——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转型述论》
手工作坊进行生产,出现专业化分工
材料: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材料:我吴市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材料: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开设工场,自由雇佣劳动力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5世纪,西欧也是稀疏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只比西欧晚了一两个世纪。历史同样赋予我们发展自己的机会,可遗憾的是几百年后,中国的资本主义仍处在萌芽状态,已经衰落的封建王朝最终败倒在欧洲资本主义脚下。
为什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命运与西欧截然不同?
想一想:
国家
政策
劳动力
国际
市场
国内
市场
资金
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
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国内市场。
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缺乏自由劳动力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
国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资本主义发展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阻碍其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三)商业——白银货币化
材料: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庆隆元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都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白银大量流入并实现货币化
(二)商业——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材料: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超越了以往的历史年代,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除北京,南京外,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另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城市,尤以江南地区为盛,也出现了高效农业与丝,棉纺织业并重的江南经济,全国最大的商品粮输出区——长江中上游地区。国内市场空前扩大,地区间商品交换空前繁荣,四通八达的海路,陆路和内河航运便利了商品的流通,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商业市镇的兴起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三)商业——商帮:晋商和徽商
徽商遗产:徽商大宅院
晋商遗产:乔家大院
材料:“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
材料:“无徽不成镇”
商帮:明清时期是以血缘和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群体)。
思考:明至清中叶是“繁荣”还是“悲歌” 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观点一:繁荣
理由:
①综合国力明显提高,仍属世界强国。
②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经济总量世界第一,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
③具有早期启蒙色彩的进步思想产生。
④传统科技仍然居世界前列。
⑤文学艺术领域异彩纷呈,承古萌新。
观点二:悲歌
理由:
①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②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③没有产生近代科技。
④思想文化僵化、专制和落后。
⑤西方迅速崛起,逐渐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中西力量对比迅速逆转。
二、承古萌新——明至清中叶文化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成果 特点与地位
小说 施耐庵 《水浒传》 章回体小说
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
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
吴承恩 《西游记》 神话小说
吴敬梓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
曹雪芹 《红楼梦》 长篇小说
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享誉世界的名著
戏曲 汤显祖 孔尚任 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昆曲、京剧
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新变化
思想:提倡个性,具有一定的平等及叛逆色彩;
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
文化:通俗小说适应壮大了的市民阶层的需要,
具有反封建色彩。
科技:传统科技集大成;部分融合西方的科技
知识,西学东渐。
探究4. 承古之旧束缚
材料一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四 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
——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思考:你如何认识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明至清中叶思想“黯然失色”的原因。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构成中国早期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的源头,具有解放思想和反封建专制斗争的历史进步性。但从内容看,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从地位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从影响看,未能使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的转型,影响有限。
明至清中叶
(1368—1840)
世界 中国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英、法、美)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提倡人性、理性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文化专制: 八股取士 文字狱
海外贸易 殖民掠夺 闭关锁国政策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内容
科技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医药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农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工艺学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 地理与地质学
农田实验
天文实测
总结性科技著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