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六单元 想象之翼
21
女娲造人
一
课前预习篇
课中研学篇
二
1.激发想象力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
2.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
3.学会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语文要素
人物形象(学习目标3)
人物形象是人物通过外貌、言谈、行为举止等具体元素,向他人展示的有关个人性格、特点等抽象元素在他人内心中的具体反映。很大程度上,人物形象有旁人的主观成分,也有特定人物的客观成分,可以说它是主观元素和客观元素的集合体。
「本课链接」文中的女娲既有神的神通广大,也有人的慈爱温和、灵巧智慧,是个生动而立体的形象。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huānɡ liánɡ( ) jì mò( ) 。
(2)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shén tōnɡ ɡuǎnɡ dà( )的女神。
(3)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mǎnɡ mǎnɡ zhēn zhēn( )的原野上。
荒凉
寂寞
神通广大
莽莽榛榛
(4)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pénɡ bó( ) 起来才好。
(5) chénɡ chè( )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
(6)她忽然línɡ jī yī dònɡ( )。
(7)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chān huo( )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
(8)女娲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méi kāi yǎn xiào( )。
蓬勃
澄澈
灵机一动
掺和
眉开眼笑
(9)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fēi fán( )的 qì ɡài( ) 。
(10)她一心想把这些 línɡ mǐn( )的小生物布满大地。
(11)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 ní tán( )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
(12)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 mián yán( )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非凡
气概
灵敏
泥潭
绵延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B.《西游记》给人们塑造了一个神通广大、斩妖除魔的大英雄孙悟空的形象。
C.看到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里约奥运会上拿了那么多金牌,大家都眉开眼笑。
D.5月 20日,我市各级部门认真落实救灾应急预案,有条不紊地开展灾后救助工作。
A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部电视剧凭借匠心独运的制作,曲折动人的情节,男女主角更是受到众多观众的追捧。
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五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B
4.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据《张家界日报》讯 站在100 多层楼高的玻璃上往下看是什么感觉? 明年上半年,一座长 365米,距地面高达近 400米的世界最高最长玻璃桥将飞架张家界大峡谷。届时,你就可以去体验那种让人心跳的感觉,还可以在上面体验“世界第一”蹦极呢!这个旅游项目将在张家界第七届中博会旅游投融资合作洽谈会上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第一”玻璃桥项目将签约(或张家界将建世界最高最长玻璃桥)
1.文脉梳理
通读全文,完成本文的结构图。
孤独寂寞
揉泥捏人
挥藤洒泥
男女配合
女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
又是一位勤劳智慧、关爱子女、
具有人的情感体验的母亲
2.问题与思考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传女娲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原型,创造出人类的。
B.女娲用黄泥捏出了第一个人,人的相貌和举止有些像神。
C.女娲安排男女婚配,使他们自己创造后代,人类就这样绵延下去。
D.女娲接连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捏泥人,从此,大地上布满了人类的足迹。
D
比较阅读《女娲造人》(节选)和《风俗通》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女娲造人》(节选)
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风俗通》选段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①黄土作人。务②剧,力不暇供③,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④人也。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注释】①抟(tuán):捏成团。②务剧:工作繁多。③力不暇供: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④絙(ɡēnɡ):粗绳索。
1. 关于女娲造人的方法,两文有相似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用简洁的文字填写下表。
《女娲造人》 《风俗通》
揉泥成团造人 ①“__________”
挥藤洒泥造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男女配合造人 ③ “________”
抟黄土作人
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
因置婚姻
2.说说加点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系列的动词写出动作的干脆利落,表现了女娲想造出大量小人儿的急切心情,与手捏小人儿方法对比,突出该方法的快捷巧妙。
3.女娲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她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②她更像一个普通的“人”,她有人的孤独感和喜怒之情。③她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④她是一个喜爱孩子的母亲等。
1.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走进神话,追寻人类起源”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仿照示例再策划两项活动。
项目一:搜索神话资料
项目二:______________
项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人类进化表
探讨人类起源新学说(或编写人类起源故事)
(2)我国开展的月球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你知道这个命名跟哪个神话故事有关吗?这个命名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嫦娥奔月。好处:寄托了中国人民千年来的飞天梦;表达了中国人对登上月球的向往;具有中国特色,表明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工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