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40分)
1. 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想让漂浮在盐水中的鸡蛋沉底,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向杯子中加盐 B. 向杯子中加水 C. 倒出部分盐水 D. 轻轻摇晃杯子
2. 以下估计你同意的是( )
A. 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为千克
B.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C. 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高的水柱
D. 某中学生估计自己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的压强大约为
3. 下列有关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夹菜时使用的筷子属于费力杠杆
B. 图:纸条向上飘起时,纸条上方比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 图:用吸管从杯子里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
D. 图:铁轨下面铺放枕木,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4. 星期天,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登九嶷山娥皇峰。小明用了登上峰顶,爸爸用了登上峰顶,爸爸的体重是小明的倍,则小明与爸爸登上峰顶时所做功及做功的功率之比是( )
A. : : B. : : C. : : D. : :
5. 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镜头两倍焦距之内
C. “刷脸时”面部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
D.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像
6.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期间,某市举办了赛龙舟和趣味运动会,如图所示,下列比赛项目中相关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在水球比赛中,水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B. 图中,龙舟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C. 图中,充气龙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图中,运动员夹球前行,为保证不掉球,前后的运动员必须保持相对静止
7. 墨经最早记述了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所示。把物品挂在挂钩上,将秤砣拨到合适位置,待秤杆平衡后,根据秤砣绳所对应的刻度就可得出物品的质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物重时,应把“權”向左端移
B. 增大物重时,应把“權”向右端移
C. “權”小于物重时,右端一定上扬
D. 若“權”发生磨损,则测得的物重偏小
8.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浮力与压强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均匀的柱状积木沿竖直方向切割,剩下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 图:奶茶杯上大下小,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杯内液体的重力
C. 图:圆柱形桥墩受到的浮力大小随着河流水位下降而减小
D. 图:密度计漂浮在液面,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小说明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小
9. 如图所示,水面下同一深度有两艘完全相同的潜艇,其中一艘正在上浮,另一艘正在下潜,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正在下潜的是甲潜艇 B. 浮出水面前,上浮潜艇所受浮力不断增大
C. 正在下潜的潜艇,所受的水的压强不变 D. 浮出水面前,两艘潜艇所受的浮力相同
10. 如图所示,小州分别使用甲、乙、丙三种机械匀速提升物体绳长不变,测得物体所受重力和拉力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甲、乙、丙图中的三种机械时,丙图中机械最省力
B. 使用甲、乙、丙图中的三种机械时,乙图和丙图中机械都能省力
C. 使用甲、乙、丙图中的三种机械时,他们的机械效率均相等
D. 使用甲、乙、丙图中的三种机械时,甲图中的机械效率最大
二、非选择题(60分)
11. 保护视力对青少年十分重要,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 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
大”的实像;近视眼需戴______ 透镜来矫正视力。
12. 苏轼在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苏轼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如图。弓如“满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因为箭具有______ ,箭离开弓会继续向前运动,箭最终会落回地面是因为它受到了______ 的作用。
13. 三峡大坝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__;三峡大坝建成后蓄水深度可达,大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可达________;如图是某水渠跨路面两侧的截面示意图,两侧水渠和中间的涵洞可以看作是一个________取,
14. 小明学了简单机械后,用如图甲所示为支点的杠杆自重和摩擦不计,在处挂一重为的物体,在中点处沿______ 选填“”、“”或“”方向施加一个最小的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偶然看到工人用木板搭建了一个斜面如图乙所示,从斜面的底端将货物匀速推到顶端。若货物的质量为,到水平地面的高度为,的长度为,沿的推力大小为,则克服重力做的功为______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取。
15. 小明利用家中的衣服挂、矿泉水瓶、小卡片、细线、水等物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如图甲所示,他将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的运动状态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改变,本实验中的衣服挂起到了改变拉力方向的作用,它类似于简单机械中的______ 。小明利用衣服挂组装的机械可以将水瓶平稳搬运到高处,如图乙所示,当细线被拉下时,水瓶上升______ 。
16. 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无人潜水器如图所示,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米,在下潜的过程中,海水对它的压强将逐渐______ 。已知海水的密度,在米深处,海水对潜水器的压强大小为______ 。“海斗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抛载上浮,假定潜水器在上浮的过程中体积保持不变,则未露出水面前,它所受浮力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 完成图中经过凸透镜后的两条折射光线。
18. 如图是小明用力将倒在路边的垃圾桶扶起来的示意图,图乙是其简化图,此过程垃圾桶看作是一个以点为支点的杠杆。请在图乙画出垃圾桶所受到的重力点为重心和力的力臂。
19. 请完成下列填空。
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液体压强计。在使用压强计之前,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无论是轻压还是重压,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______ 。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甲、乙都是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表面。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的______ 关系。若将甲图中的拉力增大到,使木块运动的速度加快,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 。
20.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如图甲所示,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
安装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 。
如图乙所示,将蜡烛放在光具座刻度线处,凸透镜放在刻度线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______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该原理工作。
在中成清晰的像后,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1. 小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 有关。
分析图甲、丁、戊,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 有关。
分析图______ 三次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内的深度无关。
分析图中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丙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 。
本实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关系的图像是______ 填序号。
22.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______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若改为调节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则向______ 调节也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图乙中,在点挂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点挂______ 个相同的钩码;杠杆平衡后,在、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 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原状”。
如图丙所示,若不在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从图丙位置转到图丁位置时,其示数会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_____ 。
23. 如图甲所示是一辆起重车的图片,起重车的质量包含滑轮组为,有四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的面积为,提升货物时起重车的轮胎是离开地面的。如图乙所示是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在某次作业中将质量为的货物匀速提升的示意图,钢丝绳的拉力为,货物上升过程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求提升货物的过程中:
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拉力的功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4. 如图所示,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它可以承担大型灭火、水上救援等任务。其最大起飞质量为,可在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投水灭火,单次最大汲水量为。取试问:
若“鲲龙”以最大起飞质量在空中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机翼产生的最大升力是多少?
“鲲龙”在机翼两侧下方各装有一个浮筒,设计要求单侧浮筒的在水中,至少要产生的浮力才能防止侧翻,机翼才不会被巨浪卷入水中,则每个浮筒的体积至少是多少?
“鲲龙”投水灭火后所汲水全部喷出,回到水面畅游,“鲲龙”所受浮力是多少?若此时将“鲲龙”浸没在水中的体积看作一个长方体,其底面积为,则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漂浮在盐水中的鸡蛋,说明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想让漂浮在盐水中的鸡蛋沉底,则鸡蛋受到的浮力应小于其重力,由于重力不变,所以,应减小鸡蛋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知,应向杯中加水,减小液体的密度,以减小鸡蛋所受浮力,当浮力减小到小于鸡蛋的重力时鸡蛋会沉底,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漂浮在盐水中的鸡蛋受重力、浮力作用,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作答。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要使下沉的物体上浮,就要增大浮力或减小自重;减小浮力可以通过减小液体密度或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答案】
【解析】解:、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由可知,教室内空气的质量,故A符合实际;
B、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故B不符合实际;
C、一个标准大气压约,能够支持的水柱高度在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3.【答案】
【解析】解:、使用筷子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筷子是费力杠杆,这样可以省距离,故A正确。
B、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纸条向上飘起时,纸条上方比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B正确。
C、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吸走了管内的空气,大气压把饮料压入了口中,故C正确。
D、铁轨下面放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错误。
故选:。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用吸管吸饮料,实际是大气压把饮料压入口中;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杠杆的分类、减小压强的方法、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难度中等,综合性强,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理念。
4.【答案】
【解析】解:小明与爸爸所爬山的高度相同,即上升的高度相等,小明与爸爸登上峰顶时所做功之比:
;
做功的功率之比:
。
故选:。
根据得到两人登到山顶做的功之比,再根据得到两人的功率之比。
本题考查了功率公式的运用,是一道求比的题,此类题一般的处理方法是:把要求比的物理量的表达式写出来,然后进行数学运算即可。
5.【答案】
【解析】解: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刷脸时”应位于镜头两倍焦距之外,故B、D错误;
C.“刷脸时”面部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C正确。
故选:。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时,凸透镜才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6.【答案】
【解析】解:、在水球比赛中,水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作用,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错误;
B、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B、充气龙受到的重力、人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故重力和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运动员夹球前行,为保证不掉球,两个之间的距离不能改变,则前后的运动员必须保持相对静止,故D正确。
故选:。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本题考查了对平衡力的辨别、惯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了解与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
7.【答案】
【解析】解:增大物重时,阻力变大,由于动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应把动力臂变大,即把“權”向右端移,故A错误,B正确;
C.“權”小于物重时,动力小于阻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知,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可能在水平位置平衡,所以右端不一定上扬,故C错误;
D.若“權”发生磨损,动力变小,阻力不变,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动力臂变大,即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故D错误。
故选:。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逐项分析即可。
此题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
8.【答案】
【解析】解:、沿竖直方向切割时物体的密度不变,高度不变,根据知剩下部分对桌面压强不变,故A正确;
B、奶茶杯上宽下窄,有一部分奶茶压在杯子壁上,有一部分奶茶压在杯子底上,所以杯底受到的奶茶压力不等于杯内奶茶的重力,故B错误;
C、桥墩下部埋入泥中很深,下部没有水,所以桥墩的下部不受浮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入体积越小,则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说明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
根据判断出沿竖直方向切割,剩下部分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只有直壁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的作用,这个压力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仪器,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
本题考查压强的大小比较、浮力、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9.【答案】
【解析】解:
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水舱中的水的重力来改变自身重力的,要使潜水艇上浮,应使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所以水舱中水较少时潜水艇上浮,故甲图为上浮时的情景,乙图为下潜时的情景,故A错误;
B、根据知,在浮出水面前,上浮潜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的浮力不变,故B错误;
C、根据知,正在下潜的潜艇,深度变大,所受的水的压强变大,故C错误;
D、两艘完全相同的潜艇,其体积相同;浮出水面前浸没,潜艇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所以两潜艇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可知它们所受的浮力相等,故D正确。
故选:。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上浮或下沉的,根据模型中水的多少判断出潜水艇的运动情况;
上浮潜艇在没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分析浮力的变化;
正在下潜的潜艇,深度变大,根据分析压强的变化;
根据分析两种情况下浮力的关系。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特点、潜水艇的原理的应用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涉及到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但总体难度不大。
10.【答案】
【解析】解:、从图中信息可知,甲不省力,乙和丙所使用的拉力相同,故乙和丙图中机械省力效果相等,故A错误。
B、使用甲、乙、丙图中的三种机械时,由表中数据可知,在乙图和丙图的机械应用中并没有省力,选项错误。
、使用甲、乙、丙图中的三种机械时,;;;故甲的机械效率最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之比,从图示可看出,甲图使用的是定滑轮,乙图使用的是动滑轮,丙图是斜面,对它们的机械效率进行比较。
本题考查了机械效率,属于基础题。
11.【答案】凸 倒立 放大 凹
【解析】解: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故答案为:凸;倒立;放大;凹。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以及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
12.【答案】形状 惯性 重力
【解析】解:弓如“满月”说明了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弓发生弹性形变是因为弓受到了力的作用,力改变了弓的形状;
射出去的箭离开弓以后能够继续向前运动就是由于惯性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箭最终会落在地上,是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形状;惯性;重力。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拉弓的力改变了弓的形状。
射箭时,箭由于受到弓施加的动力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箭离开弓后还能继续运动就是因为箭保持了原来的向前的运动状态;射出去的箭最终落在地面上是由于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
这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和重力,是一道基础题。
13.【答案】增大 连通器
【解析】解:三峡大坝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强;
三峡水库水面下米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两侧水渠和中间的涵洞底部是相通的,上端开口,相当于是一个连通器。
故答案为:增大;;连通器。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知道水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液体压强大小;
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仪器。
本题考查了连通器的应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4.【答案】
【解析】解:
要在点施加最小的动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根据力臂的概念和图示可知,、的力臂小于,的力臂等于即的力臂最长,所以在中点处沿方向施加的力最小;
货物重力,
克服重力做的功有用功:
;
推力做的总功:
;
斜面的机械效率:
。
故答案为:;;。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利用求货物重力,利用求克服重力做的有用功;利用求推力做的总功;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本题考查了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以及使用斜面时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杠杆的最省力问题关键是找出最长的动力臂。
15.【答案】会 定滑轮
【解析】解:小明将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松手后,小卡片的运动状态会改变;本实验中的衣服挂起到了改变拉力方向的作用,它类似于简单机械中的定滑轮。小明利用衣服挂组装的机械可以将水瓶平稳搬运到高处,如图乙所示,当细线被拉下时,此时滑轮组的绳子的段数,水瓶上升的高度为:。
故答案为:会;定滑轮;。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平衡的。
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有几段绳子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就是重物上升高度的几倍,即。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定滑轮和滑轮组的基本特点。
16.【答案】增大 不变
【解析】解:海水的密度不变,潜水器在海水中的深度增加,根据可知,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是增大的;
海水对潜水器的压强为:
;
海水的密度不变,潜水器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海水对潜水器的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增大;;不变。
根据判断出海水压强随深度的增加的变化,并求出深度为处海水的压强;
潜水器未露出水面前,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潜水器的体积,根据可判断出潜水器所受的浮力。
本题主要考查液体压强的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是一道综合题。
17.【答案】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来作图。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18.【答案】解: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垃圾桶的重心画一条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有向线段,用表示,即为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反向延长拉力的作用线,从支点作拉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拉力的力臂,如图所示:
【解析】先确定重力作用点,然后从力作用点表示重力的方向即竖直向下。
已知支点和动力的方向,从支点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力臂。
本题考查了重力示意图和力臂的作法。关键是要作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掌握作图的基本方法,并且作图要规范。
19.【答案】慢 漏气 压力大小
【解析】解:从毛巾、棉布、到木板粗糙程度变小,根据图可知,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在使用压强计之前,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无论是轻压还是重压,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漏气;
观察实验,分析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中压力大,测力计示数大,滑动摩擦力大,故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图中,拉力增大到,使木块运动的速度加快,由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二者都不变,所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等于图甲中测力计示数。
故答案为:慢;漏气;压力大小;。
从毛巾、棉布、到木板粗糙程度变小,根据图甲得出结论,据此推理回答;
压强计使用前要检查气密性,轻压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形管中的液面高度都没变化,说明压强计漏气,若液面高度升降明显,则装置不漏气;
分析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找到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分析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变化量的关系;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本题探究的三个实验,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0.【答案】 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凹透镜
【解析】解: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是焦点,焦点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焦距,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为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需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置跟烛焰中心的位置大致在同一高度;
将蜡烛放在光具座刻度线处,凸透镜放在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像距将减小即光屏左移才能得一清晰的像,由于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即像距不变,因此需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发散透镜--凹透镜。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凹透镜。
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是焦点,焦点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焦距;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成像性质;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应用。只要告诉这四个方面中的一个,就可以确定其余的三个方面。
21.【答案】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甲、丙、丁 控制变量法
【解析】解:由图甲、乙、丙所示实验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由图甲、丁、戊所示实验可知,液体的密度不同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说明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密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可选用图甲、丙、丁所示实验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
比较甲、丙图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
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在圆柱体浸没前,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随圆柱体浸水后下表面到水面距离的增大而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圆柱体受到的浮力随圆柱体浸水后下表面到水面距离的增大而变大,由称重法,测力计示数变小,物体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不变,测力计示数不变,在如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和圆柱体浸水后下表面到水面距离关系的图像是。
故答案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甲、丙、丁;;控制变量法;。
分析图甲、乙、丙,根据控制变量法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分析图甲、丁、戊,根据控制变量法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密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据此选择分析的图示,即可解答;
根据称重法可求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当一个物理量跟多个影响因素有关时,我们通常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的所以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圆柱体浸没前后,圆柱体受到的浮力随圆柱体浸水后下表面到水面距离的变化,结合称重法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要掌握称重法测浮力和应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
22.【答案】平衡 右 右 左端下沉 变大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
【解析】解: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偏高,应将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若每个钩码重,每个小格长,如图乙所示,杠杆左边处挂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解得,即应在杠杆右边处挂同样的钩码个;
当杠杆平衡后,在、两点下方同时增加一个钩码,则有,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右侧,故左端下沉;
保持点不变,当弹簧测力计从丙位置转到丁位置时,此时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
故答案为:平衡;右;右;;左端下沉;变大;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设一个钩码重为,杠杆一个小格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在点挂钩码的数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是否平衡;
当拉力向右倾斜时,保持点不动,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向右倾斜,这时杠杆右侧的动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此题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考查了杠杆的调平,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都是杠杆平衡条件中的常见知识。
23.【答案】解: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
受力面积:
,
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由图乙可知,滑轮组钢丝绳的有效股数,
由图丙可知,货物在内上升的高度,则钢丝绳移动的距离:
,
拉力做的功:
,
拉力的功率:
;
拉力在内所做的有用功:
,
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答: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拉力的功率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解析】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起重车和货物的重力之和,受力面积等于个支撑脚的面积之和,利用求出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根据图乙读出滑轮组钢丝绳的有效股数,根据图丙读出货物在内上升的高度,利用求出钢丝绳移动的距离,利用求出拉力做的功,再利用求出拉力的功率;
根据求出拉力在内所做的有用功,利用求出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做功公式、功率公式以及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要注意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
24.【答案】解:飞机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受重力和升力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即:;
根据知,单个浮筒排开水的体积:
;
单侧浮筒的体积为:,每个浮筒的体积至少是;
“鲲龙”单次汲水最大为吨,投水后“鲲龙”的质量为,
“鲲龙”号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鲲龙”排开水的体积为:;
“鲲龙”下底面平均入水深度为:;
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
故答案为:机翼产生的最大升力是;
每个浮筒的体积至少是;
“鲲龙”所受浮力是;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
【解析】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据此求出最大升力;
根据算出排开水的体积,进而求出每个浮筒的体积;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鲲龙”排开水的体积,根据体积公式求出“鲲龙”下底面平均入水深度,最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判断、重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熟练运用,是一道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