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2.1我们的地球模型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单元主题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地球上有水、空气、岩石、生物等。我们也观察过一些自然现象,比如太阳的东升西落、四季的变化。
这些现象是怎么产生的?这些现象和地球的运动有关系吗?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地球的运动又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呢?
地球的运动
单元教学设计
提出假设
模拟实验:出现4种解释
两大观点:地心说 日心说
模拟验证
地球的运动
地球模型
地球结构模型
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地球自转模型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现象解释
方式:围绕地轴转
地球自转描述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24小时
——推测地
球自转
地球公转
方式:绕太阳转动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一年
特点:转动时,地轴倾斜角度和方向不变
现象 影长四季变化(夏至冬:逐渐变长 冬至夏:逐渐变短)
四季变化(春、夏、秋、冬)
生物影响
昼夜对生物影响(昼行性动物、夜行性动物)
四季对生物影响(换毛、冬眠、落叶……)
依据:
傅科摆、天体东升西落
单元课时规划
课时 课型 课时内容 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分配) 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一般1-2个)
1 实践课 我们的地球模型 通过制作和观察各种地球模型,识别和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结构、海陆分布、运动),应用模型建构到地球知识的学习。 ①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中,能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已有认知并进行合理分类。在交流讨论中,能完善思维导图并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②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能利用不同材料把抽象的地球知识准确地表达到实物中。
1 实验课 昼夜交替现象 ①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②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有关。 利用画图方式来表示各种假说,并且进行模拟实验验证;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证据;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假说。
1 实验课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知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①在阅读过程中学会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关信息;
②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能依据正确的地球运动信息改进地球模型,并利用模型认识到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1 实验课 谁先迎来黎明 知道地球的东边比西边早迎来黎明。 ①在模拟实验中能通过手拉手围成一个“地球”的模拟实验来探究“谁先迎来黎明”。
②通过“地球椅”、地球模型等模拟实验的体验,结合生活实践来理解相对运动的特点。
1 实验课 影长的四季变化 ①知道同一地点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会随着季节改变呈有规律的变化。 ②了解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 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创新性地完成圭表的制作,在模拟实验中能用自制圭表模拟测量同一物体在四季的影长。
1 实验课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认识到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①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
②通过分析研讨,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无关。
1 讨论课 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知道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认识到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 ①能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②能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
(1)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中,能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已有认知并进行合理分类。
(2)在交流讨论中,能完善思维导图并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3)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能利用不同材料把抽象的地球知识准确地表达到实物中。
我们的地球模型
新知讲解
情境导入
清晨,你一定见过日出,但一定没见过“地出(地球从地平线上升起)”。1968年,美国执行“阿波罗8”号任务的宇航员在其围绕月球背面飞行时拍下了珍贵的“地出”照片。这就是太空中看到的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
新知讲解
◆你知道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吗?
◆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地球的知识?
◆关于地球你又有哪些疑问?
新知讲解
活动一:写下“我知道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
(1)填写活动手册气泡图,展示自己知道的地球知识
(2)提出想知道或感兴趣的地球知识或疑问
(3)交流各自认知,并修改自己气泡图
①在填写气泡图时,可根据需求自行添加气泡。
②在提出问题时,问题下方可以留出空白便于以后把自己的解释填写此处。
提示
活 动
我的地球知识
我知道的地球知识 我感兴趣的地球知识
新知讲解
昼夜是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夏季白天的时间比冬季长呢
新知讲解
我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了已知的地球知识,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感兴趣的地球问题。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我们能否制作一个地球模型来表达所知道的地球知识呢?
新知讲解
自主评价表
项目 评价标准 得星
我知道的地球知识 写出一个方面得1星,每多一项加1星 ( )星
我感兴趣的地球知识 提出一个问题得1星,每多一个加1星 ( )星
新知讲解
活动二: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①阅读教材,讨论准备制作什么样的地球模型
②选择材料和工具,设计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制作方案
③动手制作模型,从这个模型中学到哪些地球知识
小 组 活 动
新知讲解
材料和工具
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
抹油的小刀
泡沫球
宽笔头彩色笔
橙子
勺子
吸管
新知讲解
①一边制作一边对照阅读教科书中的地球模型示意图的数据信息;
②剖开地球结构模型时,注意保留剖面的完整性;
③进行地球海陆分布模型的涂画时,可以先勾画出陆地的区域的线条,然后再上色,这样能缩短绘画时间,提高准确性;
④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准备抹布、纸巾、小垃圾袋等物品,保持制作时工作桌面整洁有序。
活动要求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地球模型,介绍自己制作过程和模型中所体现的已有的地球知识。
新知讲解
(1)地球结构模型
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地核最厚,地壳最薄。然后剖开地球结构模型。
制作过程
新知讲解
地球结构是从内到外分别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平均半径为3500千米,地慢厚度为2900千米。地球三个圈层中,地壳最薄,且横向变化大,各处厚度不一,平均厚度为17千米。
地球知识
新知讲解
(2)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根据世界地形图,在一个塑料球体上先勾画出陆地的区域的线条,涂上绿色,其余部分涂上蓝色。
制作过程
新知讲解
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约71%,约为3.61亿平方千米;陆地约29%,约为1.49亿平方千米。
地球知识
新知讲解
(3)地球自转模型
①横切桔子
②去果肉
③将吸管穿过橙子
制作过程
新知讲解
地球知识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新知讲解
对比不同的模型,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不同:
①表达的地球知识不同
②选择的材料、制作方法不同
③适用的范围不同
相同:
不同的模型都有着地球的基本特征——球体
新知讲解
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
①怎样可以使模型更加精确地表达地球知识
②怎样使模型更美观
③怎样可以方便实验
新知讲解
添加底座
用胶带把两个橘皮固定
涂色再均匀些
新知讲解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建构模型可以帮助学习地球知识
新知讲解
自主评价表
项目 评价标准 得星
制作前 确定一个地球模型得1星 选择合适材料和工具得1星 设计合理的制作方案得2星 ( )星
制作步骤 制作步骤完整、正确得5星 制作步骤每少一步扣1星 ( )星
展示与介绍 能用模型解释地球知识得5星 ( )星
其他 研讨积极回答得1星 爱惜实验材料和工具得1星 实验后材料和工具有序归放得1星 讲究实验卫生得1星 ( )星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时,可以用不同______表示海陆分布情况。将吸管穿过橙子,使橙子绕吸管转动可以模拟地球_______。
(2)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_____,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
颜色
自转
模型
课堂练习
2.判断题
(1)地球模型的制作方法很多,材料容易取得。( )
(2)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 )
3.选择题
(1)1.用橙子制作地球模拟自转时,橙子最合理的切法是( )
A.纵向切开 B.横向切开 C.随意切开
√
√
B
课堂练习
(2)小巫小组同学分别制作了3种地球模型,做法合理的是( )
A.小海:地球结构模型可以先做外面的地壳,再做里面的地核
B.小科:横切橙子,去果肉后,将筷子穿过橙子做成地球自转模型
C.小学:用泡沬球做海陆分布模型,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一些
(3)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是为了研究( )
A.地球自转 B.海陆分布 C.地球圈层
B
C
作业布置
观察常用的地球仪,说说我们可以从这个模型上获得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结构模型
我们的地球模型 海陆分布模型 某一类地球知识
自转模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