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6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6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6 13:2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全民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理解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中共:1935 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同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7年九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一:御敌,我们万众一心——
这幅刊于1938年5月21日广州出版的《漫画战线》上的宣传画,此画构图简单,却寓意深刻,由抗日军人组成的强大阵容充满了整个画面。在军阵中,伸出一只巨大的手指引前进方向,上面写着“统一战线”四个大字,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夺取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在“凇沪抗战”期间,面对日军陆、海、空三个方面的疯狂进攻,以顽强抵抗毙伤日军4万人,显示了中国的抗战意志。这幅名为《全民抗战》的宣传画,唤起了全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和勇气。
1937年“八一三”抗战开始后,全国性的抗日战场形成。上海的漫画家成立了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于9月20日创办了会刊《救亡漫画》。这幅《全民抗战的巨浪》漫画,便出现在封面上。
此画将高举刺刀、手榴弹和拳头愤怒呐喊的中国抗日军民比作汹涌澎湃的巨浪,而头上长角的日寇势必被强大的巨浪所吞没。画面的左上角有一道闪电划破黑暗的长空,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的觉醒。这一作品生动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空前高涨的抗日热情和争取抗战胜利的坚强决心和信心,指出了侵略者必败、抗日军民必胜的必然前景。历史事实也证明,实行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战场 项目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共敌后战场
领导阶级 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阶级利益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战场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路线 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作战方式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
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联系 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应该割裂与对立起来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1.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
意义:粉碎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企图,为民族工业的内迁争取了时间。
2. 忻口会战 1937年9月,国共配合抗战
地位:这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徐州会战 1938年1—5月 李宗仁指挥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 1938年6—10月
地位: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5.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最终取得胜利。
正面战场的抗战 :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
正面战场的抗战 :
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为民族工业的内迁争取了时间。
忻口会战 1937年9月,国共配合抗战
地位: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正面战场的抗战 :
国民党正面战场第二战区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这次会战从1937年10月13日--11月 8日,历时近一个月。会战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和一二九师一部先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夜袭阳明堡战斗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正面会战。
徐州会战 1938年1—5月 李宗仁指挥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
正面战场的抗战 :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时间。
武汉会战 1938年6—10月
地位: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
正面战场的抗战 :
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忠义之士,彪炳千秋!
国民党
片面抗战路线
正面战场:较积极组织抗战
结果:节节败退
共产党
全面抗战路线
战果:抗击、 严重威胁
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两个战场:
国土大面积丧失,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①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阴谋,使抗战成为持久战;
②为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冯安邦中将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王凤山少将等32名少将。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军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的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指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建立的反抗日本占领军的统治而建立的根据地。
1937年11月聂荣臻在山西五台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开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主要包括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山东、苏南、皖东等,成为1938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抗日主要战场之一。
英雄母亲邓玉芬,为了支持抗日舍家纾难。
只一句“别惦记家,安心打!”
她把五个儿子送上了抗日战场,最终全部为国捐躯。
沂蒙“母亲”王换于,在抗战将士子女无人照顾的情况下,主动办起“战时托儿所”,1939年秋到1942年3年多时间里,四十多名孩子健康成长,帮助前线将士解除后顾之忧。
她是“人民子弟兵的母亲”,在反“扫荡”的艰苦岁月里,戎冠秀带领全村妇女,
给八路军做军鞋、送军粮、救伤员。在她的精心救护下,很多身负重伤的战士得以重返前线。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论证了坚持持久作战赢得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1940年秋,百团大战,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的作战目标,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方针,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集中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蒋介石也开始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投降阴影笼罩全国。
目的:为振奋全国人民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形势好转。
意义:打击了日军,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面对国民党的反共高潮(如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中共坚持三大方针,坚决予以反击,并坚持敌后游击战争,进行根据地建设。
二:长城,我们一起共筑——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
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1945年5月8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1945年5月9日凌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主要战事告终。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英语:Pacific War,日语:太平洋戦争、大东亚戦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日本帝国为首的轴心国和以英美国为首的同盟国于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间进行的战争,范围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
太平洋战争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先导,以日本投降结束,参战国家多达三十七个,涉及人口超过十五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六千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八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
孙立人,安徽省舒城县三河人,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毙敌2000余,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2000余 ,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 ,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众志成城——
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行动:
(1)1942年,派出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开辟国外战场,救出被围英军。
(2)1942年11月,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通过《开罗宣言》。
中国地位:中国战场抗击了亚太战场上60%以上的日军,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亦《阿卡迪亚会议宣言》,又称《二十六国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经与苏联磋商并告知有关国家后,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历时50天。大会总结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以及党的三大作风。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躁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三:胜利,我们历经水火——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的受降仪式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墩)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顺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与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在其近代历史上,中国的国际威望从来没有像此刻那样崇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躁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4)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从1840年到抗日战争,中国经历了哪几次重要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战争?结果如何?抗战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原因:
日本: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合作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国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有力配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中国重新确立大国地位: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五常”之一;成功收回台湾。(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再次回归祖国。10月25日被定为“台湾光复日”。)
此次受降典礼,于1945年10月25日上午九时,在台北市中山举行。依照受降书,台湾及澎湖列岛,全部交还中国。现在台湾业已光复,我们应该感谢历来为光复台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及此次抗战的将士,并感谢协助我们光复台湾的同盟国。从光复台湾的筹划到受降接收的历史昭示,台湾与祖国大陆命运相连,两岸同胞荣辱与共。今天,我们纪念台湾光复,回顾中华民族从屈辱中奋起的斗争历史,展望中华民族的未来,对于推动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摘编自李永梅《光复台湾之筹划与受降接收》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镌刻着这样一段话:“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来作战?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抗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的民族的最高赞誉。
——美国总统 罗斯福
1997年,《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在美国出版。她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日本政府从未为南京大屠杀作过认真的道歉;二是在过去几十年中,日本政府在教科书中从来就是掩盖、歪曲和淡化南京大屠杀。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被发现在旧金山自杀身亡,年仅36岁。
2001年9月,某报有读者投诉,在《时装》杂志2001年第9期上,赵薇赫然披着一块“日本军旗”方巾!12月4日,赵薇就“身穿日本军旗装”一事发表声明,但并未平息事件。
2001年12月5日,部分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给赵薇发出了一封公开信,要求赵薇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勇于道歉。
2001年12月10日、19日赵薇两次公开向全国人民道歉。
2001年12月28日赵薇在长沙演出时遭一名青年男子泼粪。
本课小结: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当外国入侵我国要把中国人当成没有人权保障的亡国奴,我们毫无疑问要奋起反抗,甚至为此而牺牲生命。爱国主义是对的,但是这个爱国必须能够落实到具体的百姓的利益。爱国主义绝不是极终真理。两个国家的爱国主义造成两国对立,挑起仇恨,最后倒霉的是两国的百姓。爱人民(中国的和外国的),这才是极终真理。
——茅于轼《再谈人民、国家和政治家的利益》
四、历史,我们仍在继续——
目前影响中日两国关系的三大因素: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钓鱼岛问题。(分别属于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领土争端问题。)
对中日两国关系的正确看待: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和平共处,友好交往;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我们铭记历史;我们反思战争;我们祝愿—世界和平……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2015胜利日大阅兵习主席讲话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