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人民解放战争
一
二
三
四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 ……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蒋中正哿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
毛泽东抵达重庆,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毛泽东为什么要去重庆?
一
二
三
四
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
知识拓展
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
二
三
四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易错提醒
内战的爆发具有必然性,因为蒋介石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了其必然反共反人民的面目。而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以实现民主政治,推翻国民党军事独裁统治为目标。二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
全面进攻
一
二
三
四
2.战略防御
(1)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①中共中央确定了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方针。
②1946年7—10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2)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①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②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③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指挥下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一
二
三
四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一
二
三
四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过程:1947年夏,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2)意义:各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2.战略反攻
(1)过程: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
(2)意义: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重
点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刘邓 大军挺进大别山
武汉
南京
一
二
三
四
3.战略决战
(1)过程
(2)意义: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一
二
三
四
知识拓展
战略决战的有利条件
(1)土地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解放区更加巩固。
(2)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举行战略反攻,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重大变化。
(3)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对于是否进行战略收缩,蒋介石举棋不定。
一
二
三
四
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时间:1949 年春。
(2)地点:河北平山西柏坡。
(3)内容
①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②毛泽东提醒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一
二
三
四
5.北平谈判
(1)背景
①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军事力量已全线崩溃。
②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引退,由李宗仁代理其总统职务。
③李宗仁表示愿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条件为基础进行和平谈判。
(2)过程: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3)结果:国民党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6.渡江战役
(1)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迅速突破长江防线。
(2)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
4月23日,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一
二
三
四
归纳总结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在南京的大事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2)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
(3)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5)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并实行了南京大屠杀。
(6)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一
二
三
四
7.胜利原因
(1)国民党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
(2)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故能领导人民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8.胜利意义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中华民国拉壮丁的告示
解放区人民积极支前
拉壮丁
积极支前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
“天意”??“民意”??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2、国民党腐败,军队作战不力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从国民党来看:
1、内战独裁,丧失民心
民众支持
失民心
得民心
逆民意
顺民意
五四运动
191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国民大革命
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
抗日战争
1937—1945
解放战争
1946—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请结合课本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
对中国: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对世界: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壮大了和平民主力量)
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然而,解放战争毕竟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内战,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创伤,更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埋下了重大阻碍,国共双方有数百万军人伤亡,而台湾也与大陆天各一方……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
史料实证
史料一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可做。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1945年8月)
史料二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解放战争全记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读史技巧 史料一反映了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的意图。可以提取“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可做”的信息概括蒋介石的真正目的。史料二再现的是战略决战之后国民党的战略企图。从“言和活动”“划江而治”“南北朝”等信息判断这应是北平谈判。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一,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蒋介石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2)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集中表现是什么历史事件 根据史料二,分析其真正目的是什么
提示(1)目的:拖延时间,为内战做准备。策略:假和平,真内战。
(2)事件:北平和谈。目的: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历史解释
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的不同之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例题1: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的,其目的主要都是( )
A.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B.在两党政治斗争中争取民心
C.共同商讨国内和平
D.以和谈换取部署内战的时间
题目立意本题通过对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的比较,认识国民党政府“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突出对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题指导
答案D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史料实证
史料 这位在重庆上飞机时只有油条吃的接收大员,到了北平,一下飞机立即被接去大吃二喝。看着鱼翅端上桌,金专员惊喜之余,心里还来了首四句联:“登机吃油条,下机吃鱼翅,日本不投降,怎能有此事?”不消多等,从“吃油条”变成“搬金条”的接收大员就伙同老北平汉奸开始强占民宅,或逼人贱卖或接管、转卖日本人的房子及其被没收的珠宝财物。
——长篇小说《五子登科》
读史技巧注意关键词“只有油条吃”“下机吃鱼翅”“搬金条”,进行对比得出国民党的腐败。
互动探究从史料中可以看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专员”的所作所为暴露了什么
提示国民党反动派的贪污、腐化、不得人心已经完全暴露。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历史解释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1)客观上: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统治腐败,贪官横行;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2)主观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例题2:下图是1946年廖冰兄创作的漫画《教授之餐》,以教授家庭吃书来表现国统区人民的饥饿状态,夸张的笔调让读者感到寒心,这反映了( )
A.国统区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
B.国民党发动内战造成经济混乱
C.内战消耗巨额财富而人民饥饿
D.战争使国内流通不畅物资匮乏
题目立意本题通过漫画的形式,考查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突出时空观念,强调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题指导
答案B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