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习目标】
1.对比春秋战国形势图,学生能够分别列出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描述田氏取齐、三家分晋的大致过程及其标志性意义。
2.阅读史料,能对列国争霸的实质及华夏民族的融合进行历史解释,加深民族认同感与家国情怀。
3.总结史料,描述春秋战国经济重大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其对变法的推动作用,得出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变革的唯物史观认识。
4.罗列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背景、具体措施、历史作用),简单了解其他国家代表性变法,对这一时期“大变革”的时代特征有所把握。
【学习重点】
1.西周与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诸侯争霸的实质与历史作用(华夏认同)。
2.经济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主要表现,特别是铁犁牛耕与货币通行的普遍。
3.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与前因后果,与秦统一的联系。
【学习难点】
1.诸侯争霸在造成社会大动乱的同时,对于民族融合的促进作用。
2.商鞅变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对秦统一后的政治经济影响。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诸侯纷争→华夏认同
东周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春秋争霸从公元前________年至公元前476年,一些大的________________势力扩张。
战国兼并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________年,一些诸侯国的________掌握实权。________
战国开端的标志性事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进入战国以后,与中原相邻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可以说诸侯纷争促进了________。
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纷争,周朝统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公元前________年,秦灭东周。
2.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进步促进________繁荣
________器________耕得到推广,兴建________。
________分工更加细密,________流通广泛,涌现出中心城市。
3.变法运动
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_,各国为了________,纷纷变法。其中商鞅变法________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时间________,涉及面________、改革最________的一次变法。
变法运动推动了________,逐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制度。
4.春秋时期孔子老子,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政治 其他
儒 孔子 春秋 核心观念是________;为政以________;主张恢复________。 创办________,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孟子 战国 ________政 人性________
荀子 战国 隆________重法 人性________
道 老子 春秋 主张________,小国寡民。 天地万物归结为“道”,天人合一 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
庄子 战国 ________自由
墨 墨子 战国 节俭、________、非攻、尚贤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利益
法 韩非 战国 以________管理国家,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
阴阳 邹衍 战国 五行________
二、春秋战国之大动荡大变革大争鸣
观变一:政治变动
以上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有何变动?
观变二:经济变动
材料:春秋时期,冶铁业兴盛起来,铁犁牛耕推广,替代人力,加上兴修水利,使得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粮食大幅增加。农业的发展和战争的频发,使得土地制度也发生了变革。土地开始由公田转为私田,向私人手里集中。新兴的地主和有少量土地的农民逐渐增加,向私人土地征收赋税的税亩制也随之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开始确立。
——《中国通史故事》
这段材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有何变动?
应变: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商鞅变法
必然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鞅变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旧制度 变法内容 目的/作用
经济 井田制 ①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与百姓 确立了
②
政治 世卿世禄制 ③
分封制 ④ 实行中央集权
法律 ⑤什伍连坐,纠察告发 稳定
社会 习俗 宗法家庭 集体劳作 ⑥ 增加
思想变化:百家争鸣
史料“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概括史料中的三种主张。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背景及这一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意义。
【课堂总结】
【达标检测】
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2.春秋时期,郑国在泰山下有一块封地,叫作祊(beng)田,原为周王封给郑国作为祭祀泰山的费用;鲁国在许国有一块封地,公元前715年,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化
B.诸侯国交往更注重现实利益
C.诸侯国封地所有权观念淡漠
D.礼法制度已失去普遍约束力
3.《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4.春秋晚期孔子特别推崇周公“制礼作乐”的创造性贡献,常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推崇西周礼乐制度的主要原因是礼乐制度( )
A.推动西周社会的经济发展
B.打击了诸侯割据势力
C.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
D.有利于分封制的推行
5.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6.商鞅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实行“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的治国政策,以取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治国政策。这表明
A.集权行政体制建立
B.“礼治”逐步让位于“法治”
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商鞅治国立足普通民众利益
7.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
A.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
B.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
C.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
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
8.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知识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A.表明分封制逐渐崩溃
B.推动了当时社会思想解放
C.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
D.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9.表1信息出自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该表反映出
时期 诸侯国数量变化(个) 战争爆发频率(次) 战争爆发次数(年均) 没有战争的年份(年)
春秋 123—2 203 1.859 90
战国 27—1 150 1.527 105
A.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
B.和平发展占据主流
C.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
D.战争规模不断扩大
【参考答案】
一、课前预习
1.春秋、战国
770,诸侯国
221,卿大夫
田氏代齐,三家分晋
华夏认同
256
2.农业,工商业,铁,牛,水利工程,手工业,货币
3.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富国强兵,顺应,最长,最广、彻底,社会转型,君主专制
4.仁、德、周礼、私学
仁、善
礼、恶
无为而治
逍遥
兼爱、下层平民利益和新兴地主阶级
法
相生相克
二、春秋战国之大动荡大变革大争鸣
观变一:礼崩乐坏,战争激烈,分封制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观变二:
应变:变法运动的必然性: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法
王室衰微,诸侯兼并战争剧烈,各诸侯国需要富国强兵
思变: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大变动: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阶层上,士阶层崛起
诸侯国招揽人才。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基础,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阶段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争鸣、大发展时期。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变法改革。
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小农经济发展。
文化上,礼崩乐坏,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私学兴起,民族走向融合、国家走向统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