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教案)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6 17:2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学目标】 1.时空观念:通过知识填空表格,梳理本课内容的知识线索,让学生掌握本节日本侵华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程。 2.史料实证:通过对本课史料的分析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运用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历史解释:注重相关历史概念的解读,绥靖政策、攘外必先安内、以华制华、三光政策等,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 4.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三十年代日本侵华的原因、西安事变的意义。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日本侵华罪行和全民族抗战下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运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日本侵华的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2.难点:分析西安事变能够实现和平解决的原因。
【教学方法】 1.讲述法、讲解法; 2.问题探究法; 3.分析归纳法 4.多媒体教学; 5.课堂小组讨论等。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PPT图片导入 展示三十年代日本侵华罪行,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中国将领等照片,到抗日战争胜利欢庆的场景。 设问:图片反映什么历史事件,普天同庆十四载是指哪十四年? 让学生整体把握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和学习重点。
一、日本侵华 (一)日本局部侵华 1.日本侵华的原因: (1)蓄谋已久 (2)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摆脱困境建立法西斯专政 (3)1927年6月东方会议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 (4)有利条件:国内:国共两党内战对峙;国民党抗战意图没有明确,没做好抗战准备。国际:欧美列强忙于应对经济危机,无法无暇顾及日本侵华;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2.日本局部侵华的过程 (1)开始:1931年,九一八事变 (2)1932年,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 (3)1932年3月,建立伪满洲国 (4)国民党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5)1935年,华北事变 讲解日本侵华过程,利用知识填空的表格,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线索,清晰地掌握本节内容。 (二)日本全面侵华 1.开始标志: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2.日本侵华的罪行: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重庆大轰炸;731细菌部队;慰安妇制度 3.日本侵华政策: 政治:以华制华,建立南京伪国民政府 经济:以战养战,对占领区经济掠夺 对战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1.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筛取有效信息能力。
二、中国抗战 (一)中国局部抗战 1.抗日救亡运动(杨靖宇) 2.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影响 3.东北抗日联军牵制大量日军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过程: (1)八一宣言,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 (3)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意义 PPT展示材料,分析西安事变的结果及意义,认识蒋介石坚持反共的根本立场。 材料一 宋美龄说:“这次事变(西安事变),决非中国既往一般称兵作乱之叛变可以比拟,而其关于国际与外交者,尤有特殊之形势,倘处理失当,即酿成民国以来空前之战祸。” ——《蒋介石传》 材料二 这次事变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的指示》 材料三 蒋介石说:“此次事变,为我国民革命过程一大顿挫。八年剿匪之功,预计将于两星期(至多一个月)可竟全功者,几全毁于一旦。” ——《蒋介石传》 设问: (1)材料一中,宋美龄所说“其关于国际与外交者,尤有特殊之形势”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共指出“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的含义是什么?为“处置得当”,中共采取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 (3)材料三中蒋介石的思想意识有无变化?为什么? (4)1937年,庐山谈话 (5)《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6)将中共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7)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中共提出国共合作抗战宣言。9月23日,蒋介石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 2.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3.意义: 1.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再现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重点分析西安事变,认识中共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感受国家危亡之际的民族大义。
【总结】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
【课后反思】 教材容量大、内容多、知识线索事件多,没有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讲解到西安事变结束。新教材增加一些史料,包括文字、图片、文物等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新教材中全面的通史知识体系,对于历史知识基础欠缺的高一新生而言,学习难度大,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内容的深度与宽度把握不好,重难点不突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