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文档属性

名称 (教案)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6 17:2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
【教学目标】 通过时间线索梳理和地图的运用,培养时空观念;通过对文字和文物史料分析,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培养史料实证观念;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明朝专制集权的强化、郑和下西洋、倭寇与西方殖民者侵犯、明朝经略边疆的史实,并学会历史解释;通过明朝经略边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措施的了解,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明朝专制集权的加强、郑和下西洋、倭寇与西方殖民者侵犯、明朝经略边疆的措施。 2.难点:如何理解明朝面临的统治和世界形势危机,以及明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
【教学方法】 1.讲述法、讲解法 2.多媒体教学 3.课堂小组讨论等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用课标要求导入: 1.了解明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2.了解明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让学生整体把握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和学习重点。
一、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问题:明朝政治体制变化的前提是什么呢?是明朝的建立,让学生在书中找出明朝建立的史实。 (一)前提:明朝的建立 时 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都 城:应天府 国 号:大明 (二)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1.废除宰相制度 措施:废除宰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用动态图示演绎中央管制的变化) 史料:“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皇明祖训》 说明明太祖不仅废除了宰相,还废除了宰相制度。 问题: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呢? 史料:“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皇明祖训》 根据史料,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你认为他的理由充分吗?其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根本原因: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2)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对以后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设立内阁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平均一天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1)背景: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2)内阁出现:明成祖时期 (3)职能: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 (4)问题:内阁大学士等同于宰相吗? 史料: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明史》卷72《职官志》 从史料中得出结论: 内阁性质:秘书咨询机构,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三)后果: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明朝君主专制过度集中的后果就是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表现:批红权利;负责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 实物史料:明代宦官俑、东厂腰牌、锦衣卫印 1.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筛取有效信息能力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史料: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1.目的: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概况(1405~1433年) 结合地图、船只复原图、郑和雕像讲解郑和下西洋的规模、人数、到达范围、次数等概况。 3.评价: 实物和图片史料:三宝庙、榜葛剌进麒麟图,表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和平友好往来。 积极: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局限: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未能持续。 (二)戚继光抗倭 史料:“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活)日促(艰难),转而从盗。” ——(明)赵文华 1.背景:明中期,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倭寇与中国商人、海盗相勾结。 图片史料: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倭寇抢劫放火 2.戚继光抗倭:结合地图,分析抗倭形势和步骤 结果:经过长期战斗和逐渐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 (三)西方殖民者东来 用地图展示1553年葡萄牙入侵濠镜澳(澳门)、1623年后荷兰、西班牙入侵台湾,中国的海防局势严峻。 问题:为什么郑和下西洋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而西方殖民者却侵占我国领土呢? 对比:郑和下西洋与西欧航海家航行的比较 从规模、目的、方式、影响等方面去比较,注意指出中西方在经济、政治上的根本不同点 以史为鉴:中国要关注海防问题,重视海洋权利,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1.培养学生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在对比中感受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面临的危机。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民族关系) (一)经略边疆(列表总结) 地区措施影响蒙古修筑长城、订立和议 册封、互市贸易(影响) ㏒ 琰茞 藏族地区封授;设立宣慰司、元帅府等机构 ㏒ 琰茞 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 封授女真部落首领官号 ㏒ 琰茞
展示明朝地图全图,感悟明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 (二)明清易代 满洲兴起 清朝入关 女真发展史: 16~17世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1616:努尔哈赤称汗,国号金 1635: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 1636: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1644:顺治帝时期,清军入关 图片:山海关 培养学生筛选相关教材信息的能力。
【总结】 小组讨论汇报:明朝经略边疆的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如何理解明朝的海防危机? 学会合作学习,培养表述能力。
【课后反思】 教材容量大、内容多,勉强完成课堂教学;增加了一些史料,包括文字、图片、文物等等,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课堂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不过因为是新教材,内容的深度与宽度把握不好,重难点不突出,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