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26 19:4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课题 经过时间的计算 单元 第一单元 时、分、秒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上册
教材 分析 《经过时间的计算》主要让学生学会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学生之前已经初步认识钟表,在上一节课又认识了“秒”,知道1分=60秒,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安排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把先前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后续学习之中,又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新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其主要知识点是: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3.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重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难点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1.出示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同桌交流,复习回顾“时分秒”相关知识。 3.教师演示挂图,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猜谜语 自主复习回顾:“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等。 读出教师拨出的时间。 复习“钟面”“时分秒”等相关知识,为后续的时间换算和计算经过时间做铺垫。 引出课题。
讲授 新课 1.教学“例1”:2时=( )分。 (1)1时等于……?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你是这么想的?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组织订正时,重点关注“你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4.小结。 5.请几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并订正。 自主思考,回答并做记录。 探索交流讨论: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小结 预设: 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观察并说出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独立思考 尝试计算 汇报交流归纳小结 预设: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说自己的出门和到校时刻。计算经过时间。 结合刚才拨钟表时的复习回顾,自主思考探究“1时=60分”,并在交流碰撞中掌握时间换算。 巩固应用,内化知识,选择方法,形成素养。 在准确读出钟表上的时刻的基础上,通过观察钟面、计算等方法尝试准确计算出经过时间。 结合自己出门和到校时刻,准确计算经过时间,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堂 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 独立思考 完成练习 灵活应用 练习强化 巩固应用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课堂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谈收获 解疑惑 总结提升,学有所获。
板书 经过时间的计算 2时=120分 45-30=15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