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社八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书社八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07 22:45:15

文档简介

第21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填空题:
(一)、教育事业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 教育制度。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制定了“ ”战略,确立了 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 、面向 、面向 。
(二)、文学艺术的繁荣。
4、文艺方针:“ ”、“ ”。文艺要为 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5、文艺成就:小说《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绘画《开国大典》、音乐舞蹈史诗《 》、电影《南征北战》、电视《四世同堂》。
(三)、中国成为体育强国
6、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 》,号召人们“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7、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是 。
8、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 举行。中国取得金牌总数 。
二、讨论题:
1、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是什么?
2、教育发展的成就有哪些?
3、邓小平“三个面向”指的是什么?哪个是最基本的?
4、建国以后,我国文艺发展的方针是什么?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文艺工作方面提出了什么政策?
6、文学艺术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7、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事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8、我国体育工作的成就有哪些?
三、单选题:
( )1、新中国成立后,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了
A、人民教育制度 B、义务教育制度 C、免费教育制度 D、平民教育制度
(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发展教育事业,党和政府制订了: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863计划 C、“五个一工程” D、科教举国战略
( )3、在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中,优先发展的领域是
A、教育 B、经济 C、文化 D、科技
( )4、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A、毛泽东 B、江泽民 C、邓小平 D、周恩来
( )5、建国后,党和政府的文艺方针是:
A、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B、去伪存真 百家争鸣
C、推陈出新 去伪存真 D、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 )6、1988年,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金熊奖的电影是
A、《南征北战》 B、《芙蓉镇》 C、《建国大业》 D、《红高粱》
( )7、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51金、21银、28铜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金牌榜首位。新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是
A、容国团 B、许海峰 C、姚明 D、刘翔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填空题:
二、简答题:
1、你认为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中那一个是最基本的?为什么?
2、建国以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文艺领域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岳麓版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是谁提出来的?这个方针被称为什么方针?
(2)列举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导下出现的三部著名的文学作品和芭蕾舞剧、绘画、大型音乐舞蹈作品各一部。
(3)作为这个方针的继承和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中央又提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三、课堂练习
1、新中国成立后,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了( )
A、人民教育制度 B、义务教育制度 C、免费教育制度 D、平民教育制度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发展教育事业,党和政府制订了:( )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863计划
C、“五个一工程” D、科教举国战略
3、在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中,优先发展的领域是( )
A、教育 B、经济 C、文化 D、科技
4、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是( )
A、毛泽东 B、江泽民 C、邓小平 D、周恩来
5、建国后,党和政府的文艺方针是:( )
A、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B、去伪存真 百家争鸣
C、推陈出新 去伪存真 D、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6、1988年,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金熊奖的电影是( )
A、《南征北战》 B、《芙蓉镇》 C、《建国大业》 D、《红高粱》
7、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51金、21银、28铜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金牌榜首位。新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是( )
A、容国团 B、许海峰 C、姚明 D、刘翔
四、材料分析: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51金、21银、28铜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金牌榜首位。北京奥运会成为了中国走向体育强国的重要里程碑。
请回答:
(1)20世纪90年代,我国是如何发展体育事业的?
(2)中国能举办2008年奥运会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人民教育 2、科教兴国 教育 3、现代化 世界 未来
4、“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人民 5、《青春之歌》 《东方红》
6、《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7、许海峰 8、北京 第一
二、简答题:
1、“三个面向”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方向和总方针。它要求从教育与现代化、与世界、与未来的相互关系部署教育工作,确定教育的方针、任务、目标。“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最基本的是“面向现代化”。只有面向现代化,才能更好的面向未来,才能处在世界的前列,才能更好面向世界。
2、(1)毛泽东;双百方针。
(2)《青春之歌》、《红岩》、《平凡的世界》等;《红色娘子军》;《开国大典》;《东方红》
(3)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促进了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文学艺术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三、选择题:
1、B 2、D 3、A 4、C 5、A 6、D 7、B
四、材料分析:
(1)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2)说明了中国经济实力(或“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全面提高。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单选题
( )1、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发展教育,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制定“八六三计划” B、恢复普通高校入学制度
C、实施“五个一工程”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 )2、2009年,湖南省炎陵县顺利通过“普九”复查。与此相关的我国法律是
A、《民法通则》 B、《环境保护法》
C、《义务教育法》 D、《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 )3、在科教兴国战略中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因有 ①教育发展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教育发展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教育能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知识分子 ④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的挑战,也是教育的挑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 )4、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中,哪一个是最基本的?
A、面向现代化 B、面向世界 C、面向未来
( )5、“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说明我国的教育将走向
①开放 ②封闭 ③科学化 ④专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6、下列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创办京师大学堂 ②废除科举制 ③恢复高考 ④颁布义务教育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 )7、有关新时期的教育事业说法不正确的有
A、国家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的推行有助于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C、高等教育“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大学
D、建立了人民教育制度
( )8、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走向繁荣的主要原因有
①新中国的诞生,使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②中华民族的独立,使作家焕发出创作的激情 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超过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9、有关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国家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号召人们“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B、毛泽东为体育事业的题词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C、中国排球队成为世界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排球队
D、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获得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
( )10、电影《一个人的奥运》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刘长春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奥运的凄惨景象。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成功举办。中国人参加奥运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说明了
①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 ②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
③旧中国的贫穷落后 ④所有的奥运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国的强项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1、(2010·福建福州)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保障中国“十亿人口”基础教育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C、863计划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12、(2010·鄂尔多斯)如果要你为“863”计划作个全面概括,你觉得最合适的是
A、教育发展计划 B、国企改革计划 C、人才培训计划 D、高科技发展计划
二、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年满六岁的儿童,不分性别、年龄、各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材料二:上图为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一张宣传画
材料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一部法律?现阶段我国规定是实行几年义务教育?
(2)材料二反映了国家实施的以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为宗旨的工程称为什么?请你给这一工程写一篇简单的评语。
(3)材料三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51金、21银、28铜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金牌榜首位。北京奥运会成为了中国走向体育强国的重要里程碑。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中国夺得第一枚世界冠军奖牌的体育健儿是( )
A、容国团 B、许海峰 C、刘长春 D、邓稼先
2、九年级甲班开展“品对联,颂国策”的主体活动。活动中挂出了“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的一幅对联。这幅对联赞颂的国策是( )
A、“一国两制” B、对外开放 C、“科教兴国” D、和平共处
3、许海峰为新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是在哪一个体育项目上夺得的( )
A、射击 B、乒乓球 C、体操 D、排球
4、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是( )
A、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全面普及高等教育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下列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创办京师大学堂 ②废除科举制 ③恢复高考 ④颁布义务教育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6、文艺的发展方向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1956年,我党提出的文学艺术创作方针是(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C、创作自由,百家争鸣 D、百花齐放,创作自由
7、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8、下列历史事件和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近几十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按时间前后顺序排列处在第一位的是( )
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B、网上学习 C、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D、“希望工程”启动
9、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中国获得了51块金牌,位居金牌数第一位。那么中国人实现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在( )
A、23届洛杉矶奥运会 B、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C、27届悉尼奥运会 D、28届雅典奥运会
10、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繁荣文艺的需要,我国提出文艺发展的方针有( )
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 ③文化专制 ④文艺为人民服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现在学校体育课已成为重点科目,而且很多地方已经把体育课作为中考考试科目,你认为这些举措出台的目的的是( )
A、提高中国竞技体育水平 B、增强学生体质 C、完善学校的课程设置 D、培养体育专业人才
12、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逐渐成为体育大国,主要是因为( )
A、“全民健身计划”效果明显 B、少数运动健儿的努力
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加 D、教练训练有方
13、中国共产党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在(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C、中共十三大 D、1956年
14、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突破,夺取15金并获得金牌第四是在( )
A、2000年悉尼奥运会 B、汉城奥运会 C、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 D、雅典奥运会
15、2004年第28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金牌榜的名次是( )
A、第四 B、第三 C、第二 D、第一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
A、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D、制定《863计划纲要》
2、电影《一个人的奥运》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刘长春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奥运的凄惨景象。2008年我国北京成功举办了29届奥运会。中国获得了51块金牌,位居金牌数第一。中国人参加奥运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说明了( )
A、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 B、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
C、旧中国的贫穷落后 D、所有的奥运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国的强项了
3、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A、新中国的诞生,使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B、中华民族的独立,使作家焕发出创作的激情
C、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超过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4、建国以来,文学领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小说( )
A、《青春之歌》 B、《红岩》 C、《芙蓉镇》 D、《平凡的世界》 E、《茶馆》
5、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文件包括(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