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一、材料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江泽民
(1)
①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②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什么?
③材料反映中国共产党代表谁的利益?
⑵就业制度的改革有什么意义?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规定凭票供应粮食。
材料二: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质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大到钢铁,煤炭、粮食、布匹,小到毛巾、肥皂,都是按计划生产和销售的。
材料三:1960年,粮票进入餐馆,到1962年上半年,北京……凭票证供应的商品达102种。……1983年,国务院发文宣布取消粮票,此后,各种票证陆续退出历史舞台。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跨越近40年的“票证时代”宣告结束。
⑴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我国实行粮票等票证供应的主要原因、目的分别是什么?
⑵1958年,我国许多省宣布粮食亩产万斤,但为什么还出现材料三中的“1960年,到餐馆吃饭要凭粮票才能供应”的状况?
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废除粮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二、选择题:
1、下列是五十年代人们的穿着习惯是( )
A、男知识分子穿中山装 B、青少年喜欢穿绿色的军装
C、成年男子穿夹克和西服为主 D、女性的款式日新月异
2、下列有关改革改革开放后人们饮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食消费的比例下降 B、肉食、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
C、饮食结构单一化 D、食品日益丰富。
3、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的表现是( )
①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②人均居住面积扩大 ③居民室内的设备和装修大大改观 ④城市人们普遍居住在漂亮的住宅小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当今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表现有( )
①上网 ②外出旅游 ③参加健身活动 ④歌厅唱歌、舞厅跳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就业制度发生变化包括( )
①企业打破了“铁饭碗” ②干部终身制正在废除 ③建立人才市场 ④大学毕业仍实行统分制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一、材料题:
(1)①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②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③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⑵引进了竞争机制,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增强了职工的紧迫感,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精简了机构,节约了开支,便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下岗职工推行再就业工程,逐步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1)原因:计划经济;目的:缓和供应紧张,保持物价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
(2)大跃进时期,出现“左”的错误,即“浮夸风”,其实粮食产量比现在低得多,粮食供应还很紧张。
(3)生产力提高,粮食市场供应充足,市场经济的推行导致粮票被废除了。
二、选择题:
1-5: A C D A D
第23课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单选题:
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对这一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B、吃饭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C、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
D、开私家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就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下列各项对我国目前的就业模式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政府“统包统配”
B、劳动者自主就业
C、市场调节就业
D、政府促进就业
3、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下列流行语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是( )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
C、红卫兵 D、网上购物
4、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开始于20世纪( )
A、七十年代末 B、八十年代初 C、八十年代末 D、九十年代初
5、35年前,张大伯结婚时,购买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今年,张大伯的儿子结婚时,购买的“四大件”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脑。和张大伯家一样,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应该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后
C、三大改造完成后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填空题:
1、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还保留着 时期的式样。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 、花色、 逐渐多样化。
2、改革开放以来,食品日益丰足,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主食消费的比例 ,肉食、 和 消费的比例逐渐增加。
3、在居住方面,居住面积比以前 了,室内的 和装饰大大改观。交通通讯方面,电话、 日益普及,坐飞机、买私车不再稀罕。
4、如今,人们日常消费开始进入追求 的阶段。人们的 生活进一步得到充实。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
5、企业打破了“ ”,职工不再吃“大锅饭”, 正在废除。
6、 和劳动合同制逐步实现。
7、大学毕业统分制度已经取消,建立了 ,采用 制度。
8、1998年,国务院颁布《 》,在全国城镇建立 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9、我国还建立了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兴办了各种 。
第23课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1、下列是五十年代人们的穿着习惯是( )
A、男知识分子穿中山装
B、青少年喜欢穿绿色的军装
C、成年男子穿夹克和西服为主
D、女性的款式日新月异
2、下列有关改革改革开放后人们饮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食消费的比例下降
B、肉食、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
C、饮食结构单一化
D、食品日益丰富
3、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的表现是
①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②人均居住面积扩大 ③居民室内的设备和装修大大改观 ④城市人们普遍居住在漂亮的住宅小区(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当今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表现有( )
①上网 ②外出旅游 ③参加健身活动 ④歌厅唱歌、舞厅跳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就业制度发生变化包括( )
①企业打破了“铁饭碗” ②干部终身制正在废除 ③建立人才市场 ④大学毕业仍实行统分制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开始于20世纪( )
A、七十年代末 B、八十年代初 C、八十年代末 D、九十年代初
7、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包括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
A、养老保险 B、义务教育 C、失业保险 D、医疗保险
8、小王今年大学毕业,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制度,他的就业方式可以是( )
①自主就业 ②市场调节就业 ③政府安排就业 ④政府帮助就业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变化较大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二、材料题:
材料一: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规定凭票供应粮食。
材料二:在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质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大到钢铁,煤炭、粮食、布匹,小到毛巾、肥皂,都是按计划生产和销售的。
材料三:1960年,粮票进入餐馆,到1962年上半年,北京……凭票证供应的商品达102种。……1983年,国务院发文宣布取消粮票,此后,各种票证陆续退出历史舞台。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跨越近40年的“票证时代”宣告结束。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中我国实行粮票等票证供应的主要原因、目的分别是什么?
(2)1958年,我国许多省宣布粮食亩产万斤,但为什么还出现材料三中的“1960年,到餐馆吃饭要凭粮票才能供应”的状况?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废除粮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23课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一、填空题:
1、日常生活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提高。特别是____________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到了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2、就业制度的变化
企业打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在废除,聘任制和____________逐步实现,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职工____________制度开始改革,我国还建立了____________保险、____________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兴办了各种社会福利院。
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____________制度的决定》,在全国城镇建立统账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大学毕业生统分制度已经取消,建立了____________市场,采用上岗资格制度。
二:简答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存在一些差距,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2、“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吃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三、选择题:
1、青少年喜欢绿色军装的时代是( )
A、新中国刚成立时
B、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
2、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后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食消费比例上升 B、肉食的比例逐渐增加
C、副食品的比例逐渐增加 D、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
3、解放初,城乡人民短途外出主要靠( )
A、骑自行车 B、步行
C、骑摩托车 D、坐公共汽车
4、改革开放后,我国就业制度的变化是( )
①企业打破“铁饭碗” ②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逐步实行 ③用人单位和应聘者双向选择④大学毕业生实行统招统分 ⑤建立人才市场,实行上岗资格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5、下列制度旨在打破“铁饭碗”的是( )
①劳动合同制 ②聘任制 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④养老保险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BP机、手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7、右图是绿色食品的标志,在以下几种关于“绿色食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食品外观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B、食品的外包装为绿色的食品
C、天然、安全、无污染的食品 D、各种肉类均不是绿色食品
8、王新的爸爸是一位下岗工人,在多次再就业碰壁的情况下,他发现人们购买海鲜讲究“鲜活”二字。于是他就卖起了海鲜,结果生意红火,成为市场经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件事告诉我们( )
A、再就业要更新观念 B、再就业要不怕苦不怕累
C、再就业要靠科学文化知识 D、再就业要以市场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