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4.3 氧气(第2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4.3 氧气(第2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26 15:5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 氧气(第2课时)
一、选择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氧气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B.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
D.收集完毕,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开始收集氧气;③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按要求连接好装置;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⑦熄灭酒精灯;⑧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放在水槽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⑤④①③⑧②⑦⑥ B.⑤④①⑧③②⑦⑥
C.⑤④①③⑧②⑥⑦ D.⑤④①⑧③②⑥⑦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要立即收集,避免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C.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要先熄灭酒精灯,然后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D.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4.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取用高锰酸钾时将其送入试管底部,目的是防止药品打破试管
B.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药品进入导管
C.等到导管排出的气泡均匀时再开始收集,目的是使收集的氧气更纯净
D.反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目的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的操作目的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该项操作是
A.加热前先将试管外壁擦干
B.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
C.加热高锰酸钾时先均匀预热,后固定药品部位加热
D.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后再用冷水洗涤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7.如图表示加入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在受热分解过程中,某变量y 的变化趋势,则y可以表示
A.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 B.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C.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D.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8.某同学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将高锰酸钾固体与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发现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使用催化剂,氯酸钾受热也会分解
B.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有三种
C.高锰酸钾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D.氯酸钾中加入高锰酸钾加热后氧气的总质量会增加
9.某同学在做加热氯酸钾抽取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加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D.很难反应,几乎收集不到氧气
10.下列对高锰酸钾和锰酸钾两种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A.都是氧化物 B.化学性质相同
C.锰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组成中锰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相同
11.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法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
①没有使试管均匀受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没有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⑥⑦ C.④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2.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如图。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B.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同时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D.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标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
(3)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
(4)图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能用此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5)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
1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对相关物质进行回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根据以上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__________。
(2)实验室收集无色气体 A 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
(3)固体 B 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4)已知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锰酸钾可溶于水,则操作 I 的名称是__________,回收到黑色固体 D,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学习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时,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探究:
(1)他们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其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固定装置;④加热;⑤收集气体;⑥撤酒精灯;⑦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2)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产生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______。
(3)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他们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发现集气瓶炸裂了,其原因是______。F装置可用来测定制得氧气的体积,对进入量筒里的水读数时,我们的视线应______。
(4)小组成员小慧同学想用氯酸钾制取一瓶氧气,误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热时氯酸钾的反应速率也很快。于是她惊奇地告诉同学舒展:高锰酸钾也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小明经过思考后,认为小慧的结论不科学。你认为高锰酸钾能加快氯酸钾分解的原因是___。高锰酸钾是否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呢?______(填“是”或“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6.C 7.B 8.C 9.B 10.D 11.D 12.B
二、非选择题
13.(1)酒精灯; 铁架台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将试管横放,把盛有高锰酸钾粉末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4)排水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
(5)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14.(1)2KMnO4K2MnO4+MnO2+O2↑
(2)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3)KMnO4、K2MnO4和MnO2
(4)过滤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
15.(1)②①③④⑤⑦⑥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装置中有空气,会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试管底部没有放入水或细沙 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平衡
(4)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时生成了二氧化锰 否
PAGE
1